科研产出
云南水稻品种原生质体培养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 2001 CSCD
摘要:采用KPR和R2 培养基进行水稻原生质体培养。日本晴、楚粳 8号、云粳 9号、大白谷和元江普通野生稻先后获得了原生质体培养的成功 ,除日本晴外 ,其余品种均为首次报道。品种间绿苗再生率有显著差异 ,日本晴最高 ,大白谷最低。同一品种不同的愈伤组织间 ,分化率有很大差异 ,有的愈伤组织极易分化出绿苗 ,有的不能再生出绿苗 ,说明分化前的预培养非常重要。N6分化培养基的再生绿苗率极显著地高于MS。配方为N6+葡萄糖 2 0 g/L +蔗糖 30 g/L +IAA0 2mg/L + 6 BA0 5mg/L +Agarose 110 g/L的培养基 ,分化率最高 ,按初次接种的愈伤组织块计 ,每块平均再生绿苗 1 4苗。酶解原生质体量的多少 ,与愈伤组织在N6+ 1mg/L 2 ,4 D的液体培养基中悬浮培养时间的长短有关 ,悬浮时间较长则易于获得较多的原生质体。日本晴的再生植株中 ,有两株从移栽到抽穗仅 4 5d ,有可能是极早熟的变异株 ,有些植株的粒型和稃毛也有明显变异 ,对鉴定和利用变异的植株具有现实意义。
利用雌性单株建立蓖麻雌性系的三种方法比较
《西南农业学报 》 2000 CSCD
摘要:比较了三种由雌性单株建立蓖麻雌性系方法:(1)利用环境高温处理 NES型雌性单株诱导雄花建立雌性系,是比较成熟的方法,但对日均温要求较高。 (2)利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 NES型雌性单株诱导雄花建立雌性系,该法成功的 可能性较大,对环境条件要求也不高,如积极探索有望早日成为比较成熟的方法, 目前已有一定的进展。(3)利用组织培养无性繁殖N型雌性单株建立雌性系,该 法也有一定的可能性,值得进一步探索。
酯酶酶带籼粳分类法及稻种籼粳分类体系的讨论
《西南农业学报 》 1998 北大核心
摘要:回顾了近10年来作者对酯酶酶带籼粳分类法及籼粳分类体系的研究结果。对于稻种酯酶同工酶进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发现了籼稻、粳稻、普通野生稻、非洲稻的标志酶带,以程氏分类法为基础,建立了酯酶酶带分类法,实现了形态分类向实验分类的转化。在处理难分类的品种时,酶带分类和形态分类结果出入10%左右,处理普通品种时,出入5%左右。从典型籼到典型粳,各种分类性状都是连续变异的;在连续变异的某个环节上,应该有籼粳中间型,具体表现为某些品种很难精确分为籼稻或粳稻。建议籼粳中间型与籼、粳并列,为第三个亚种。普通野生稻一向被认为是独立于栽培稻之外的一个种。普通野生稻和籼或粳杂交,后代纯合可育,没有生殖隔离;14A仅仅反映了普通野生稻和栽培稻在生理或调控方面的差异;用测交结实率和形态分类来分析,普通野生稻难分籼或粳。普通野生稻是籼粳中间型。认为可由普通野生稻和某些原始的栽培品种组成籼粳中间型。
一条新发现的水稻酯酶同工酶酶带的遗传分析
《西南农业学报 》 1998 北大核心
摘要: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酯酶同工酶,分离胶浓度为8.5%,浓缩胶为4%,实验材料为萌发的单粒去壳水稻种子。一条新的酯酶酶带1E被发现。1E在非洲栽培稻、普通野生稻、籼稻、粳稻中,显色深浅的频率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对稻的分类及演化的研究显示出重要意义。1E的显色可分为A型(十十)、B型(十)和C型(-)。A型显色极深,与对照品种日本晴一致,C型不显色,与对照品种IRGC102321一致,B型的显色居于A型和C型之间。对7个杂交组合及其F1进行调查,发现1E的A型对C型是不完全显性。用A型及C型的材料作亲本,对4个杂交组合F2代三种类型进行x2测验,表明A型:B型:C型符合1:14:1的设想。1E的显色由两个自由组合的基因位点所控制,显性等位基因间表现出加性效应,与以前发现的酯酶同工酶带均由单个基因位点控制完全不同。A型是两对显性等位基因的纯合体,C型是两对隐性等位基因的纯合体。B型为杂合体,这与实验中观察到B型显色居于A型和C型之间,有种种变化的事实相一致。
水稻原生质体培养与品种改良
《西南农业学报 》 1998 北大核心
摘要:原生质体培养在作物改良工作中,国内外目前有如下几方面的应用:(1)原生质体融合:利用该技术转移细胞质基因控制的农艺性状,如细胞质雄性不育,这在水稻(Yang1988,Akagi1989,Kyozuka1989,ToshiroK.1995)、油菜(Pe...
关键词: 水稻,原生质体,培养,植株再生
一条新发现的水稻酯酶酶带及其应用
《西南农业学报 》 1996 北大核心
摘要:一条新发现的水稻酯酶酶带及其应用张尧忠,杨桂芬,徐宁生,袁平荣,陶大云关键词新酶带,籼稻,粳稻,分类,演化ANEWLYFOUNDESTERASEBANDANDITSAPPLICATION¥ZhangYaozhong;YangGuifeng;XuNin...
关键词: 新酶带,籼稻,粳稻,分类,演化
关于亚洲栽培稻演化的探讨
《西南农业学报 》 1995
摘要:分析酯酶粳酶带10A、籼酶带11A和普遍野生稻酶带14A在各品种的表现,可以认为现存的普通野生稻,有一部分已有了籼或粳的分化,分化的主要成因应是渐渗杂交.根据计算作出的品种定位平面(座标)图,把有14A酶带的栽培稻形象地和野生稻联系起来,利于理解籼和粳亚种经历了籼粳分化不明显到分化明显的过程,表明籼和粳独立地从野生稻演化而来.亚种下的演化主要讨论了镰刀谷.镰刀谷的地理分布跨距极大,酶带分类上籼、粳并存,没有特别的酶带或酶谱.它不应该是一个生态类群,其遗传背景也是混杂的.从不典型镰刀谷到典型镰刀谷,酶谱变异估计值(Est值)逐渐变小;推测镰刀谷基因型较为简单,并不是原始的栽培稻.
关键词: 稻种演化 普通野生稻 籼稻 粳稻 镰刀谷 酯酶酶带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