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农作物新品种选育;品种资源收集保存与研究;农业生物技术研究;分析测试;优质粮经作物种子研究;种苗生产繁育技术研究;农业工程咨询设计。
下属机构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
研究主题:作物种质资源研究;农作物生物技术育种研究;应用植物病毒研究。
简介: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以下简称“生物所”)建于2004年6月,其前身是创建于1986年的云南省遗传工程研究室(“遗传室”)、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分析测试中心(“测试中心”),以及1988年建立的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品种资源站(“品资站”)。1992年,遗传室与测试中心合并成立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同年,经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依托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在所内建设云南省农业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1994年建成并通过验收,是我国地方农科院系统最早成立的农业生物技术研究机构之一。1998年底,经云南省人民政府省院省校合作办公室批准,与北京大学植物基因工程与蛋白质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合作共建“北京大学--云南省农业生物技术联合实验室”。2002年经考核评估,被命名为“农业部南方高原农业生物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2004年,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进行学科结构调整,生物技术所与品资站合并成立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 研究所和重点实验室不断凝炼优化学科方向,目前主要有作物种质资源、农作物生物技术育种、应用植物病毒三大学科方向,建设农业生物资源与农业生物技术两大平台,是我国南方高原地区特色农业生物资源的生物技术研究、开发、国内外合作交流及人才培养基地。建有国家人事部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与云南大学等单位合作的国家生命科学和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共建云南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博士点和硕士点。与云南大学植物学、细胞生物学、微生物学、生物工程专业,云南农业大学作物遗传育种专业,昆明理工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微生物、植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华中农业大学、大理学院等联合招收硕士研究生,与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所联合培养博士及硕士研究生。与美国内华达州立大学Jeff Shen实验室合作共建联合实验室,与明技科技有限公司共建美国Backman Culter公司基因测序联合实验室,与美国阿拉斯加大学、康奈尔大学、德州农工大学,意大利国际植物遗传资源研究所,法国国际农业研究中心(CIQAD),法国联邦作物科学中心,韩国农村振兴厅(RDA),越南国家农业科学院等机构开展了合作研究项目。 “十一五”以来,全所共主持承担NSFC-云南联合资助重点项目、国家“973”子课题、“863”重点项目子课题、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国家转基因专项、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科技攻关、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以及企业委托的横向科技项目及国际合作项目150余项;发表论文400余篇,其中SCI收录70篇,出版专著16部;获国家发明专利20项,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11项,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通过审定、登记农作物新品种8个,植物新品种保护6个;成果累计示范推广600多万亩,新增产值6亿元,为云南省农业生产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目前,全所在职职工112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97人,拥有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20人,副高级专业技术人员30人,中级专业技术人员33人,博士研究生21人,硕士研究生42人;云南省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和技术创新人才12人,云岭优秀人才1人,入选省、部级创新团队3个。所党支部下设党小组5 个,共有党员50人。 研究所将按照现代科研院所建设的要求加强机制创新,努力争取进入全国百强农业科研所。重点实验室按照“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机制,大幅度提高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能力,加强推进农业生物技术成果在生物产业发展中的转化应用,努力争取成为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培养对象。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资源研究所
研究主题:农业环境资源
简介:研究所以农作物主要有害生物可持续防控、入侵有害生物预警与防控、生物源新型农药研发及应用、主要农作物抗病性状发掘与应用、环保型和专用肥研发、水肥高效利用、山地综合开发与节水农业、低碳农业和循环农业、农业面源污染防控、信息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等为研究重点,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加强农业生态体系及农业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研究,为云南农业生产发展和农业产业结构服务,推进农业区域经济的发展。现有职工143人。其中:正高24人,副高40人;博士14人,硕士36人;省级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才7人,省技术创新人才及培养对象3人;国家香蕉体系岗位科学家1人,国家香蕉体系试验站站1人,省级水稻产业体系岗位科学家1人;高端引进人才1名。“十一五”期间,全所科研项目216项,到位经费6400万元;获各类科技成果10余项;发表论文325篇,其中SCI收录18篇,核心期刊发表185篇,出版专著12部;获3个发明专利,5项软件著作权;科技成果转化示范面积5065.06万亩,为烟草等省内外20余家涉农龙头企业提供了技术支撑。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蚕桑蜜蜂研究所
研究主题:家蚕、桑树及蜜蜂资源保护、种质创新、遗传育种、饲养(栽培)技术、加工技术研究以及新品种(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研发。
简介:一、单位概况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蚕桑蜜蜂研究所是云南省专业从事蚕桑蜜蜂研究的唯一科研机构,是由原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和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合并而成,简称蚕蜂所。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始建于1939年4月,是在原“云南省草坝蚕业新村股份有限公司”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成立于1979年10月,是在原云南省委第三“五七”干校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1990年蚕桑所和蜜蜂所统一管理,对外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对内简称为蚕蜂所。2004年,农科院统一为一个法人,蚕桑所和蜜蜂所正式合并。2011年,按照农科院统一要求,蚕蜂所恢复为独立法人单位。 (一)宗旨和业务范围 蚕蜂所主要开展蚕桑蜜蜂科学研究,促进科技发展。从事家蚕、桑树及蜜蜂资源的收集、保护、评价、遗传育种研究,家蚕、蜜蜂饲养技术、桑树栽培技术、蚕丝及蜂产品加工技术研究,新品种、新技术的示范、产业化开发,相关科技培训及科普宣传。 (二)主要社会功能定位 开展蚕、桑、蜜蜂遗传改良、养殖(栽培)和加工技术研究示范等公益性农业科技工作,为云南省蚕、蜂产业发展提供全程科技支撑。 (三)人员结构 现有职工689人,其中在职职工258人,离退休职工431人(含离休3人)。在职职工中,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66人,工勤人员92人;高级职称以上46人(研究员8人),中级职称77人,初级职称43人;硕士34人,博士6人,在读博士3人;云南省省级技术创新人才3人,院级学术学科带头人1人。 (四)党组织现状 蚕蜂所党委下设7个党支部,其中,5个在职党员党支部,2个离退休党员党支部。全所现有党员203人,其中,在职党员126人,离退休党员77人。 (五)内部机构设置 蚕蜂所现有内设机构8个,即党政办公室、财务科、行政科、科技管理科、蚕桑研发中心、蜜蜂研发中心、丝产品研发中心和科研试验基地。群团组织有所工会、所团委和所女工委。 (六)主要资源情况 蚕蜂所有桑园面积1200亩,固定资产原值3500万元,其中有科研开发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各类科研仪器设备1100余台(件)。拥有两套专用蚕种冷库浸酸设备、催青室、蚕种保护室;拥有设施完备的科研中心试验室和蚕种质量检验中心,能进行蚕桑科研生产的各项测试分析。 另外,经过多年的收集保存,蚕蜂所现拥有家蚕种质资源231份和野生桑树种质资源245份,能生产商品蜜的蜜源植物75种,收集保存了全国6个种的蜜蜂标本、全省28个种的熊蜂标本和蜜蜂、熊蜂等授粉昆虫标本7700余份,并配有资源分布地理信息和图片资料11200余份;建有云南省蜜蜂资源标本室、中蜂和西蜂保种场各1个,保存中、西蜂资源11个品系。 (七)科技成果 近年来,蚕蜂所在蚕、桑、蜂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方面都有重大突破,建立起了国内最为完善的蚕桑产业研发体系,取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先后育成桑树品种“云桑1号”、“云桑2号”、“云桑3号”和“云果1号”等7个优良叶用和果用桑树品种;育成了“云蚕7×云蚕8”、“云夏1×云夏2”、“云松×云月”、“蒙草×红云”等14对优良家蚕品种;拥有先进的家蚕伴性平衡致死系,建立了云南雄蚕饲养技术体系。获云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4项,全国农牧渔业丰收三等奖1项,专利8项,注册商标5个,其中省著名商标1个,州知名商标2个;发布地方标准12个,科研成果在生产中推广应用率达80%以上,科技服务和科技成果覆盖全省30多个蚕桑基地县市。 (八)科技服务 建立完善了云南省蚕蜂产业科技服务体系,每年派出专家和科技人员100多人次到全省各蚕桑基地县开展科技服务和培训,建立完善了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使科研与科技成果转化工作融入蚕蜂产业发展之中,有力地推动了全省蚕蜂业的发展。“十二五”以来,推广优质家蚕原种8万张、家蚕普种130万张、优质桑苗3000万株,推广中蜂新法饲养技术8万群;派出科技人员800人次,开展科技培训2万余人,促进农户增收4亿多元。 (九)资质及荣誉 云南省省级文明单位,农业部蚕桑产业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的定点单位,全国蚕种生产先进集体,全国农业科普先进集体,云南省科普教育基地,云南省现代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依托单位,云南蚕桑育种与高效生产工程研究中心,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蚕桑、蜜蜂综合试验站建设单位,中国蚕学会和中国茧丝绸协会的理事单位,云南省蚕学会挂靠单位,向仲怀院士工作站建设单位。 二、历史沿革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日本帝国主义对江浙地区的蚕丝业大肆破坏,为了中国蚕丝业复兴,蚕丝界人士遂考虑与西南大后方谋求出路,意图复兴。1938年,中国蚕丝公司总经理葛敬中等历经中国西南多处查勘后认为,开蒙垦殖局经营的草坝地区地理环境得天独厚,适宜栽桑养蚕。1939年4月21日, 云南蚕业新村股份有限公司成立,缪云台为董事长,总经理葛敬中,副总经理杨文波、何炜昌,总技师夏钟珩,经营栽桑、养蚕、制种、缫丝及其副业生产。抗战胜利后是全国最大的蚕种生产供应基地,对中国主产区江浙在抗战胜利后蚕桑生产的恢复和发展起了巨大作用,成为云南省蚕桑事业的心脏,被誉为蚕桑之天府。 1939-1951 云南蚕业新村股份有限公司 隶属云南省经济委员会 1951-1952 云南省农林厅草坝农场 隶属云南省农林厅 1952-1956 西南蚕丝公司草坝制种场 隶属西南蚕丝管理局 1956-1970 云南省农业厅草坝蚕种场 隶属云南省农业厅 1970-1974 红河州草坝蚕种场 隶属红河州革委会 1974-1976 云南省蚕桑科学研究所 隶属云南省农业局 1976-1990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 隶属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1979-1990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 隶属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1990-2004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蜜蜂研究所 隶属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2004-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蚕桑蜜蜂研究所 隶属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研究主题:两系杂交水稻研究;稻属种间杂交育种研究;陆稻遗传育种研究;栽培与生理研究;玉米遗传育种研究;麦类遗传育种研究;麦类杂种优势利用的研究;食品豆类遗传育种研究;大豆遗传育种研究;种子标准化研究;大豆多花菜豆研究。
简介:“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成立于1979年。其使命是立足云南,面向国内外,从事稻作、玉米、麦类、豆类等粮食作物新品种、新技术的研发及应用基础、配套技术研究,为云南省粮食安全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全所设置3个管理机构;5个科研开发中心;12个科研开发课题组;2个科研服务和保障机构。4个课题组进入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近年来共获得各类科技奖励40项,发表论文130多篇,出版著作6部。审定品种32个,获授植物新品种保护17件,为全省农业生产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全所在职职工143人,其中研究员13人,副研究员30人。博士6人、硕士25人,在读博士11人,在读硕士11人;省级后备人才4人,省技术创新人才5人、院级后备人才8人;国突1 人、国贴3 人、省突4人、省贴3人;省先进工作者3人、省“五一”劳动奖章1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人;云南省推进种子产业发展先进工作者1人、何梁何利基金科学技术创新奖1 人、农业部国家粮食生产先进个人1 名,已成为云南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科技骨干力量。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
研究主题:蔗种质资源研究;甘蔗遗传育种研究;甘蔗农艺研究;甘蔗有害生物防控研究;蔗糖深加工与副产物综合利用研发。
简介: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始建于1956年,全所占地350亩(其中开远300亩,瑞丽50亩),是云南甘蔗产业中心科研单位,国家甘蔗产业主要科研机构,国家农业科研百强所之一。 全所任务:根据云南和全国蔗糖生产发展对甘蔗科技的要求,以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为主,积极开展相关的应用基础和高新技术应用研究,重点解决不同发展时期云南和全国甘蔗生产发展中全局性、关键性的重大科技问题,为蔗糖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全所设甘蔗种质资源研究中心、甘蔗遗传育种研究中心、甘蔗农艺研究中心、甘蔗有害生物防控研究中心、蔗糖深加工与副产物综合利用研发中心等5个研究机构;在云南瑞丽建有瑞丽甘蔗杂交甘蔗育种站;全所设有党政办公室、财务科、科研管理科、行政科、科技开发中心等管理机构。 目前,云南省农科院甘蔗研究所建有国家甘蔗种质资源圃、国家糖料改良中心云南分中心、国家内陆甘蔗杂交育种基地、国家甘蔗良原种繁育基地及农业部甘蔗种质野外科学观测实验站等5个国家级科研平台;建有云南省甘蔗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云南省甘蔗产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云南甘蔗产业技术研发中心、云南省农科院滇南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等4个省部级研发平台。此外,中国甘蔗学会云南省分会、云南省甘蔗协会、云南省蔗糖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挂靠单位。 全所职工98人,其中研究员12人,副研究员24人;硕士40人,在读博士和博士5人,硕士生导师10人,具有国际进修与研究背景的科技人员15人;拥有国家甘蔗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3人,国家综合试验站长1人;云南省甘蔗产业体系首席科学家1人,岗位专家4人;全所有中国糖业专家1家;农业部甘蔗品种审定委员1人;云岭产业领军人才1人,云南省突出贡献专家2人,省政府特殊津贴1人,省委联系专家1人。云南省中青年学科学科带头人和云南省技术创新人才10人。 建所以来,甘蔗研究所承担完成了省部级重点科研开发项目20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两项,省部级科技奖励65项。“十二五”以来,甘蔗研究所承担国家、省级重点科研项目50余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项。在甘蔗种质创新和优异基因发掘利用、高产高糖新品种选育,甘蔗脱毒健康种苗技术、甘蔗生理和轻简技术、有害生物防控及蔗糖新技术新产品等研发上取得重大成果,主持获得省部级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8项,出版国家级专著15部,获国家发专利40件,计算机软件著作权8件,科技成果在我国蔗区大面积推广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云南省农科院甘蔗研究所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与美国农业部甘蔗研究中心、澳大利亚联邦科学院、昆士兰甘蔗试验总局、泰国甘蔗研究所、法国国际农艺研究中心等国外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开展紧密的科技合作研究,一批批国外学者来所交流和合作,大批科研骨干到国外进修和进行合作研究。 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我们将始终秉承勤奋创新,开拓进取的精神,坚持创新立所、人才强所、开放兴所的方针,打造中国甘蔗科技领军工程,把云南省农科院甘蔗研究所建成立足云南、服务全国、全国一流、国际知名的现代甘蔗研发中心。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所
研究主题:花卉
简介: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所(原云南省农科院园艺所花卉中心), 是从事花卉新品种选育、野生及特色花卉资源利用、花卉优良品种种苗(球)开发的专业研究所。下设切花研发中心、球根花卉研发中心、月季研发中心、花卉生物技术研究室(含花卉细胞生物学及分子生物学研究的现 代化实验室)、成果转化及产品开发中心部等部门。拥有花卉选育种基地600余亩,各类设施大棚20余万平方米,组培室3000 平方米,冷库3000 立方米。 在十年的建设和发展历程中,花卉所立足于云南花卉产业的资源优势 ,与荷兰、以色列、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及国内诸多研究单位和企业开展了广泛的合作。在野生花卉的研究开发、花卉新品种选育、花卉标准化栽培技术、采后处理技术及花卉产品质量检测技术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现科研工作正在向花卉遗传多样性及分子定向育种等前沿领域延伸。 花卉所十年来先后承担了多项国家、省部级及国际合作研究项目,荣获多项省部级成果奖励,尤其是在种苗脱毒、规模化繁育技术、云南主栽花卉规范化栽培技术、花卉产品保鲜及质量检测技术等方面跻身于国内先进行列。在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花卉新品种方面,已有近10个香石竹和非洲菊自育新品种,申报我国的植 物新品种权保护。规模化生产的“云科”牌商标的种苗(球),推广进入生产后,年销售量达2000余万株(粒),带动花卉种植面积上万亩,农户千余户,形成了良好的市场形象,社会经济效益上 亿元。 花卉所始终坚持打造自己的花卉品牌、技术品牌、人才品牌,已形成传统技术和现代生物技术相结合,科研、开发和经营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先后被国家林业局和中国花卉协会授予为“全国花卉生产示范基地”,国家计委评定为“国家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云南省政府 授予“全省花卉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
研究主题:
简介: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成立于2004年9月,立足于云南丰富的药用植物资源优势和得天独厚地理优势与区位优势,围绕云南生物医药战略性产业发展需求,主要从事药用植物资源保 护、品种选育、引种驯化、规范栽培、采收加工、质量管理和综合利用等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创新。全所现有在职职工49人,其中高职10人、省级技术创新人才3人,博士4人,硕士20人,硕士研究生导师4人,并组建了“云南药用植物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院科技创新团队。“研究所下设3个研究室:(1)药用植物资源与育种研究室:以云南中药和民族药资源保护为核心,主要从事中药资源普查与监测、药用植物种质资源收集与评价、珍稀濒危药用植物保护与繁育技术研究、珍稀濒危药用植物驯化栽培与野生抚育技术研究、道地药材生理生态基础研究、道地药材生态适宜性评价及种植区划研究、道地药材仿生栽培技术研究、药用植物遗传基础与育种技术研究、药用植物新品种选育和良种繁育技术研究,并负责所药用植物种质资源基地和育种基地的建设与管理等工作。(2)药用植物栽培研究室:以中药和民族药种植生产为核心,主要从事药用植物种植模式和种植制度研究、中药材平衡施肥技术研究、中药材病虫草害综合防控技术研究、药用真菌优良菌株选育与标准化生产,并负责中药栽培和新技术在中药农业上应用研究与示范推广。(3)药用植物化学研究室:药用植物化学为核心,主要开展中药与民族药化学与有效成分研究、中药与民族药活性成分提取工艺研究、中药与民族药分析方法与质量标准研究、中药与民族药中有害污染物检测及方法学研究、中药和民族药采收加工与仓储技术研究、中药新药、保健食品、化妆品、绿色农药、饲料添加剂、环境保健剂等新产品开发研究。十一五”以来’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中国药学会三等奖1项,授权发明专利14 项,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13篇()SCI/EI收录31篇),出版专著3部,颁布标准5项,建立了近5000余份云南药用植物提取物的提取物库。“十二五”期间,将建立集中药和民族药资源保存、研究、开 发应用为一体的中药农业科研平台与科技服务体系,提高云南中药与民族药科研和生产整体水平, 支撑“云药”产业的健康发展。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园艺作物研究所
研究主题:低纬高原果蔬资源研究、品种选育、高效栽培、质量控制等领域研究。
简介: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园艺作物研究所始建于1978年,是一所专业从事低纬高原果蔬资源研究、品种选育、高效栽培、质量控制等领域研究的省级非营利性、社会公益性研究机构。 现有在职职工68人,其中,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48人。云南省技术创新人才4人。现为中国园艺学会、中国园艺学会热带南亚热带果树分会等专业学会理事单位,云南省园艺学会常务理事单位。 建有国家果树种质云南特有果树砧木圃、国家蔬菜改良中心云南分中心、农业部云贵高原果树科学观测实验站、云南省蔬菜种质创新与配套产业技术工程研究中心等一批国家与省级研究平台。拥有便携式光合测定仪、DNA荧光快速测定仪等价值800多万元的科研仪器设备50余台(套)。 经过近四十年的科研积累和历练,形成了云南省温带水果产业技术省级创新团队、蔬菜种质资源评价与利用等果蔬技术研发团队,先后有苹果、梨、桃、大宗蔬菜等果蔬研究进入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参与完成的“南方砂梨产业升级关键技术研究与推广”获2011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主持完成的“云南外销蔬菜可持续发展关键技术集成创新与应用” 获2012年度云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选育出云茄系列、云椒系列、云白菜系列、云红梨系列、云苹果系列等果蔬新品种50余个。研究提出的高山夏秋冷凉蔬菜高效栽培、果树可持续发展技术、果树高光效树形改造技术在低纬高原果蔬产业发展中发挥出了重要的作用。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区生态农业研究所
研究主题:生态保育与抗旱节水研究;特色作物资源收集、保存、评价及开发利用研究;蔬菜新品种选育及开发。
简介: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区生态农业研究所(简称热区所),成立于 1987 年,现有职工95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77人;高级职称18人;硕士20人,博士研究生2人。省技术创新人才4人;硕士生导师4人。下设党政综合办公室、科技与成果转化科和计划财务科。 热区所立足热区,面向西南,以发展高原特色农业和生态文明建设为思路,依托生态与环境、特色作物资源和蔬菜三个重点学科建设,以生态保育与抗旱节水,特色作物资源收集、保存、评价及开发利用和蔬菜新品种选育及开发为主要研究方向,培育了退化生态系统功能调控与植被恢复、农田环境及抗旱节水、特色水果资源研究及开发、罗望子(余甘子)种质资源保护、葡萄品种资源创新与高效生产技术、蔬菜种质资源创新与良种繁育、辣木种质资源创新与开发利用、热带牧草品种资源研究及草地生态和热区生物质能源种质资源开发利用9个科研团队。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建设成为西南热区特色生态农业科研、示范和技术推广中心,服务(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 建所以来,通过实施国家、省和州项目200余项,收集保存特色作物资源2000余份,获省、州科技成果奖30余项,发表科技论文400余篇,出版专著14部,获专利10项,制定地方标准13项,制定热带作物品种审定规范1项,作物技术规程20余套,作物保护品种5个,林木品种认定9个。科研实验楼6810㎡,科研实验仪器100余台(套),建立了分子生物学、植物育种、土化分析、植物生理生化、植物组织培养等功能实验室。科研基地5060亩,搭建了热带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作物品种选育与开发利用、生态系统监测与作物抗旱节水、作物良种繁育和国家草品种区域试验等科研与基地平台。与国内外科研院所、企业、政府和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围绕科研创新、产业培植和区域经济发展建立了良好的科技合作与服务关系。 多年来,热区所把科研、示范、培训和技术推广有机结合,为生态综合治理与保护、资源开发利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服务。以县所合作、科企合作等方式,将科技成果与技术覆盖西南地区,促进了地方农业经济发展。先后被评为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省级文明单位、省科普教育基地、省环境教育基地、省绿色社区、省园林单位等。 热区所将始终不渝的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认真按照国家区域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和产业创新体系建设思路,紧紧围绕省、院发展目标,努力提高科技创新与综合服务能力,积极为高原特色农业、生态文明建设和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