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元谋干热河谷膜下滴灌农田土壤水分分布特征
《灌溉排水学报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明晰元谋干热河谷膜下滴灌农田土壤水分分布特征,采用大田膜下滴灌试验,连续定位监测大了豆、豌豆和玉米生育期0~60 cm土层土壤水分变化。结果表明,根系活动层土壤含水率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增加,随作物生育期延续逐渐降低。大豆生育期土壤相对含水率为100%~107%,开花前0~40 cm土层土壤水分变化幅度较小,灌溉前后土壤含水率变化不明显,开花后其变化幅度增大。豌豆生育期土壤相对含水率为77%~86%,整个生育期0~40 cm土层土壤水分变化幅度较明显,灌水前后土壤含水率发生明显变化。玉米生育期土壤相对含水率为100%~113%,玉米拔节前0~60 cm土层土壤水分变化幅度均不明显,灌溉前后土壤含水率变化不显著,拔节后其变化幅度明显增大。可见,当地大豆和玉米单次灌水量偏多或灌水周期较短,土壤中始终保持充足的水分,导致灌溉水资源浪费,而豌豆的单次灌水量和灌水周期较为合理。
干热河谷不同灌溉方式对甜玉米农田土壤水分分布和水分生产率的影响
《灌溉排水学报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优化元谋干热河谷膜下滴灌灌溉制度,通过大田灌溉试验,定位监测不同灌溉方式下甜玉米0~60 cm土层土壤水分分布,并分析了水分生产率的变化。结果表明,整个生育期内,单次灌水量378.45 m~3/hm~2+灌水周期5 d的灌溉处理下,20~60 cm土层土壤水分超过土壤田间持水率,0~40 cm土层土壤水分变化幅度较大,40~60 cm土层土壤含水率基本保持稳定,玉米产量最高,但是水分生产率最低。单次灌水量378.45 m~3/hm~2+灌水周期10 d的灌溉处理下,0~50 cm土层土壤含水率均低于土壤田间持水率,0~60 cm土层土壤水分变化幅度较大,比当地传统灌溉节水45.58%,产量没有显著差异,水分生产率最高。单次灌水量216.75 m~3/hm~2+灌水周期5 d的灌溉处理下,0~60 cm土层土壤水分均低于田间持水率,且变化幅度较大,水分生产率较低。当地甜玉米适宜灌水量为378.45m~3/hm~2,灌水周期为10 d。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