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李淑斌(精确检索)
40条记录
现代月季品种间杂交亲和性评价

分子植物育种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现代月季品种间杂交亲和性的影响因素和选配优良的种质资源,本研究以110份现代月季品种为研究对象设计312个杂交组合,进行倍性测定、花粉活力检测及杂交亲和性实验。结果显示,67份现代月季种质资源中,二倍体、三倍体、四倍体和五倍体数量分别为2、4、60和1。花粉生活力大于60%的品种有11个,其中活力最高的为‘安琪儿’,其花粉活力为70.73%。杂交组合中有74对存在结实,平均结实率为21.52%。通过对杂交组合结实率进行分析,发现亲本倍性对现代月季杂交亲和性虽具一定的影响,但并非关键因素;花粉活力与杂交亲和性有一定的相关性,但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亲本品种的特性及其亲和性是影响杂交亲和性的重要因素。本研究筛选出9个适宜的母本材料、9个适宜的父本材料及15对亲和性高(结实率≥60%)的杂交组合,为现代月季杂交育种、亲本选择及杂交组合选配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现代月季 倍性 花粉活力 亲本 杂交亲和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57份现代月季种质资源表型性状及综合评价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以57份现代月季种质资源为研究对象,对其13个表型性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及主成分分.结果表明:57份现代月季种质资源表型性状变异丰富,13个表型性状的变异幅度为14.01%~79.91%,多样性指数变化范围为0.254~1.844;皮刺与顶端小叶形状、刺状态、刺颜色以及刺状态与刺颜色之间呈现极显著正相关;前5个主成分因子(皮刺因子、花头数因子、叶边缘锯齿因子、花香因子、花色因子)的特征值均大于1,累计贡献率达64.37%,可作为月季种质评价的重要指标;在欧氏距离为10处,可以将57份月季种质资源聚为3大类群,花色和刺性状是表型聚类的主要依据.

关键词: 月季;表型多样性;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综合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月季花部性状表型多样性研究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为研究月季花部性状的遗传多样性,从73份月季资源中选定了 9个花部性状进行相关分析、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月季各品种间存在显著不同,遗传多样性变异丰富.其中,6个定量性状的变异系数均值为64.00%,花头数的变异系数最大;定量描述性状的多样性大于定性描述性状的多样性,花瓣数的多样性指数最大.73份月季品种中存在极显著相关的性状有15对;在欧氏距离为10处可将73份月季品种划分为3组;前3个主成分能够表现出9个花部性状的多数信息,累计贡献率为71.19%,贡献率最大的为第一主成分,达44.50%.73份月季资源中'绯扇月季'的综合得分最高,'无刺野玫瑰'的综合得分最低,结合逐步回归分析筛选出花朵直径、花瓣长、花瓣宽、花瓣面积和花头数可作为月季花部性状的综合评价指标.

关键词: 月季 表型性状 多样性 综合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47份月季品种表型多样性分析及综合评价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分析47份月季品种11个表型性状指标,旨在探明不同月季种质资源表型性状的遗传多样性,为月季种质资源的选育和高效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以47份月季品种为材料,对花色(FC)、瓣型(PT)、花类型(FT)、花头类型(NFT)、花形(FS)、花香(FF)、小叶数(LN)、顶端小叶形状(ALS)、刺状态(TS)、刺颜色(TC)和品种类型(VT)等11个表型性状进行观测分析,计算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并进行聚类分析和相关性分析,最后对47份月季品种进行综合评价。【结果】47份月季种质资源表型性状存在丰富的变异,11个表型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指数变化范围在0.46~1.67,变异系数的变化范围在18.48%~63.32%,变异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刺状态(63.32%)、刺颜色(55.60%)、品种类型(54.00%)、花色(54.00%)、花形(46.10%)、花香(43.62%)、瓣型(39.61%)、顶端小叶形状(33.05%)、花头类型(31.40%)、花类型(20.85%)和小叶数(18.48%),其中小叶数的变异系数最低,刺状态的变异系数最高。相关性分析表明,刺状态(TS)和刺颜色(TC)呈极显著正相关水平(P<0.01),相关系数为0.870。品种类型(VT)与瓣型(PT)、花类型(FT)呈显著正相关,与刺状态(TS)呈显著负相关,花色(FC)和花类型(FT)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346、0.312、0.330和0.348。聚类分析表明,在欧式距离为20时,可将47份月季资源划分成三大类。第Ⅰ类包含40个月季品种,可进一步划分为2个亚类,第Ⅰ-1类包含30个品种,主要特征:花色以粉色、红色为主,主多头,重瓣,斜直状、红色刺为主,品种类型以切花月季、灌木月季、藤本月季为主。第Ⅰ-2类包含10个品种,主要特征:花色以粉色、黄色为主,主单头,重瓣,无刺,切花月季或灌木月季。第Ⅱ类包含4个月季品种,主要特征:花色以复色为主,主多头,重瓣,红色、斜枝刺为主,品种类型以切花月季和微型月季为主。第Ⅲ类包含3个月季品种,主要特征:花色白色,主单头,单瓣,钩刺或弯刺,紫色刺,品种类型以野生种为主。主成分分析表明,前5个主成分的特征值均大于1,累计贡献率为70.73%,特征向量为刺状态、刺颜色、花形(俯视)、花类型、花香、花头类型、瓣型、小叶数等,代表了前5个主成分能较好的解释所有变量所包含的全部遗传信息。【结论】47份供试月季材料中‘甜蜜漂流’的综合评分最高,其次是‘月月红’‘,粉红雪山’的综合评分最低。

关键词: 月季资源 表型性状 表型多样性 综合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古老月季品种远缘及品种间杂交亲和性评价

北方园艺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以5份中国古老月季品种、3份野生蔷薇和22份现代月季品种为试材,采用常规人工授粉杂交方法,同时结合花粉活力及倍性测定情况,研究了古老月季远缘和品种间的杂交亲和性,筛选出了高亲和性的杂交亲本,以期为中国古老月季的杂交育种、亲本选择提供参考依据.结果 表明:古老月季品种间杂交亲和性最高,所配组合的杂交成功率达87.50%,古老月季与野生蔷薇、现代月季的远缘杂交亲和性也较高,所配组合的杂交成功率均高于50%,说明古老月季远缘和品种间的杂交亲和性均较好,因此,在杂交工作中,选用古老月季作为亲本材料有较好的杂交亲和效果;古老月季杂交亲和性与花粉活力、亲本倍性,正反交等因素相关,选择月季亲本时要综合考虑各因素,以提高月季杂交的成功率;结合远缘杂交、品种间杂交以及人工授粉结实情况,筛选出适合做母本的古老月季品种为"大花香水""小花香水""月月红",适合做父本的月季品种为"金樱子""可爱的绿".

关键词: 古老月季;杂交;亲和性;亲本选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古老月季'月月粉'FT/TFL1基因的鉴定与表达分析

西北植物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该研究以中国古老月季品种‘月月粉’(Rosa chinensis ‘Old Blush’)为试材,根据拟南芥和草莓FT/TFL1基因家族成员的保守结构域设计引物,对‘月月粉’基因组DNA进行克隆和测序,结合数据库序列和双单倍体基因组信息进行序列比对,结果共获得了8条月季的FT/TFL1基因家族序列,且8条序列分别注释为2个FT基因(RcFT1和RcFT2)、1个BFT基因(RcBFT)、1个ATC基因(RcATC)、2个MFT基因(RcMFT1和RcMFT2)和2个PEBP基因(PEBP1和PEBP2);进化树分析结果将这8个基因分为3个亚组;结构分析显示8个基因的内含子为1~5个不等.qRT-PCR分析显示,RcFT1、RcPEBP、RcMFT1、RcMFT2和RcBFT在‘月月粉’的叶片中表达量最高,茎尖中次之;RcFT2在茎尖中的表达最高,叶片中次之;RcA TC在茎尖中的表达量高于其他组织;除RcPEBP在根组织中有表达外,其他基因在根组织中几乎没有检测到.进一步表达分析显示,RcFT1和RcFT2在‘无刺光叶蔷薇’(R.wichuriana‘Basye’s Thornless’)生殖生长期的叶片、茎尖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营养生长期.研究推测,具有连续开花性状的中国古老月季‘月月粉’可能具有多个开花时间(FT)基因位点,FT有可能可以作为月季生殖转换的标记基因.

关键词: 中国古老月季 FT/TFL1基因 开花时间 基因表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月季组学及其开花习性和花香性状研究进展

园艺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综述了蔷薇属植物核基因组、叶绿体基因组、转录组和表观组学等方面的重要研究进展,结合中国古老月季‘月月粉’全基因组测序的最新研究成果,重点对连续开花和花香2个性状的研究进行了概述,对蔷薇属植物中亟待阐明的几个关键科学问题进行论述,并对今后蔷薇属植物组学研究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展望,以期对蔷薇属植物重要生物学问题的解答和新种质的创制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蔷薇属 月季 组学 连续开花 花香 驯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峨眉蔷薇Ro-DREB1C的克隆与生物信息学分析

西南农业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丰富月季CBF基因研究的基础数据库,对峨眉蔷薇原变种(Rosa omeiensis Rolfe f. omeiensis) CBF/DREB基因进行克隆和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设计特异引物克隆Ro-DREB1C基因的完整CDS区及部分5'端和3'端UTR区序列,使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该基因编码蛋白的理化性质、二三级结构和预测亚细胞定位,构建系统进化树确定Ro-DREB1C隶属的基因家族.[结果]获得峨眉蔷薇Ro-DREB1C基因CDS区603 bp,Gen Bank登录号为KX397104,编码200个氨基酸.蛋白质分子式为C968H1539N263O299S11,其中丝氨酸、亮氨酸和丙氨酸的频率较高,分别占11. 5%、11. 0%和9. 5%,属于不稳定类、弱酸性、亲水蛋白;二级结构以无规则卷曲(71. 5%)为主,不能被归入明确的二级结构如折叠片或螺旋的多肽区段;三级结构预测模板为d1gcca,识别预测序列范围为59~119,识别长度61 bp;该蛋白质无跨膜区和信号肽的存在,亚细胞定位Ro-DREB1C分布在细胞核中的分布最多.与RhCBF比较:Ro-DREB1C的编码区没有单碱基的缺失或插入,共存在21个潜在SNP位点,导致10个差异氨基酸.系统进化分析表明Ro-DREB1C隶属于AP2家族DREB亚家族A-1亚组成员.[结论]峨眉蔷薇可作为优秀的月季耐寒育种材料加以保存和利用.

关键词: 峨眉蔷薇 DREB/CBF 基因克隆 生物信息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蔷薇科植物MLO蛋白家族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MLO基因家族是一类重要的植物抗病基因,MLO蛋白的突变体对白粉病真菌表现出广谱抗性,且能特异性调控细胞死亡,利用自发的细胞死亡来应答发育或非生物刺激。为了分析蔷薇科植物MLO蛋白的结构特征、系统进化及潜在功能,本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在Gen Bank中已登录的来自于蔷薇科的7个物种共计82条具有完整ORF的MLO基因进行了分析。分析显示这82条蛋白的氨基酸数量、碱基数、分子量差异较小,平均亲水系数为-0.191~0.253,绝大多数具有内含子结构;亚细胞定位主要分布于质膜中,包含5~8个跨膜结构;共有15个保守基序,长度在15~50个氨基酸之间。其中,等电点小于7的仅有1条,6条蛋白具有信号肽。系统进化关系揭示了这些物种间具有较高的同源性和保守性;将其与其它物种中已鉴定的MLO基因进行聚类分析,筛选出32个可能与抗白粉病相关的候选基因;进一步序列比对分析,发现仅有17条基因具有MLO型白粉病基因所有的典型结构。因此,本研究表明,所选用的82条蔷薇科MLO基因中,仅有17条基因可能参与寄主-白粉病菌的互作过程。本研究为进一步研究蔷薇科及其他植物MLO基因的抗病遗传机制提供了一些参考依据。

关键词: 蔷薇科 MLO基因 抗白粉病 系统进化 生物信息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甸刺玫的系统位置及杂交起源研究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中甸刺玫(Rosa praelucens Byhouwer)是云南特有的高山花卉和耐低温的月季种质资源,也是蔷薇属唯一有报道的10倍体的野生种。然而,中甸刺玫的系统位置存在较大争议,其起源也不清楚。本研究利用5S rDNA和4个叶绿体DNA(cpDNA)片段(psbA-atpH、rbcL、rpl16和trnL-F)来构建蔷薇属的系统关系,明确中甸刺玫的系统位置;通过与近缘物种的序列比对,推测中甸刺玫的原始亲本。结果表明:蔷薇属50个种(变种)的5S rDNA序列长度为498~573 bp,变异程度随物种表现出明显差异。cpDNA片段中psbA-trnH变异较大,4个片段联合分析的矩阵长2969 bp,其中变异位点153个。基于5S rDNA的分子系统树和4个cpDNA片段联合分析的分子系统树中,中甸刺玫均与桂味组的物种聚在一起,与小叶组的刺梨亲缘关系较远,其系统位置应从小叶组移至桂味组。中甸刺玫的十倍体起源很复杂,细梗蔷薇、华西蔷薇、尾萼蔷薇、西南蔷薇和西北蔷薇是与其关系最近的野生近缘种,其原始母本最可能是尾萼蔷薇、西南蔷薇和西北蔷薇的其中之一或共同母本,细梗蔷薇和华西蔷薇极可能是其父本,而尾萼蔷薇、西南蔷薇和西北蔷薇也可能以父本的身份参与了中甸刺玫的杂交物种形成。

关键词: 中甸刺玫 蔷薇属 5S r DNA cp DNA 系统位置 杂交起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234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