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李继娅(精确检索)
15条记录
家蚕素斑品种菁松的茶斑限性定向转育

浙江农业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在家蚕现行素斑品种菁松的幼虫发育早期进行雌雄性别鉴别,实现雌雄分养分缫差异化利用目的,用普斑限性品系云蚕7A的雌与茶斑品系Cb的雄杂交后,再分别与现行素斑品系菁松A、菁松B杂交,其后代连续数次回交素斑亲本后自交,结合分类选择进行个体和蛾区选择淘汰,将云蚕7A的普斑限性基因和Cb的茶斑基因转入现行素斑品种菁松中,定向转育得到菁A茶限和菁B茶限。结果表明:转育过程中,幼虫斑纹分化成颜色与形状易于分辨的茶斑与非茶斑2种类型,转育得到的菁A茶限和菁B茶限幼虫在3龄初期就会呈现茶斑颜色深浅明显不同的分化,能准确分辨雌雄,其虫蛹率分别为96.91%和96.40%,全茧量分别为1.62 g和1.56 g,茧层率分别为23.78%和23.26%,经济性状与其轮回亲本的差异较小,表现出健康好养、茧质优良等特性。研究结果可为创建特殊性状的育种材料、差异化利用雌雄蚕,以及降低雄蚕种繁育成本奠定基础。

关键词: 家蚕品种 普斑限性 素斑 茶斑限性 定向转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僵蚕生产技术

蚕桑茶叶通讯 2024

摘要:概述了白僵菌的分类和球孢白僵菌的浸染途径,结合饲养前准备、接种前饲育、接种、接种后饲育、采收及僵化等环节,重点介绍了僵蚕的饲养技术,提出了在僵蚕生产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关键词: 僵蚕 侵染途径 饲养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苏红*明草和云夏3*云夏4饲料效率调查试验初报

中国蚕业 2024

摘要:苏红×明草是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蚕桑蜜蜂研究所与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近几年合作选育的抗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NPV)病家蚕新品种,云夏3×云夏4是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蚕桑蜜蜂研究所选育的强健性夏秋用家蚕新品种,为了深入了解苏红×明草和云夏3×云夏4的经济效益指标,以菁松×皓月为对照蚕品种,调查了2对品种的饲料效率。结果表明:相同饲养条件下,苏红×明草4~5龄龄期经过最短,为11 d 3 h,云夏3×云夏4次之,为11 d 9 h,都比菁松×皓月短。4~5龄桑叶食下量云夏3×云夏4最少,为每头蚕22.684 g,苏红×明草次之,为每头蚕23.089 g,都比菁松×皓月少。基于全茧量的饲料效率和基于茧层量的饲料效率苏红×明草都比其它2对家蚕品种高,分别为9.182%和2.006%,云夏3×云夏4的基于全茧量的饲料效率和基于茧层量的饲料效率分别为8.688%和1.891%,也都比菁松×皓月高。因此,苏红×明草和云夏3×云夏4的饲料效率比菁松×皓月高,经济效益相对较高。

关键词: 苏红×明草 云夏3×云夏4 菁松×皓月 饲料效率 叶丝转化率 全茧量 茧层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5份抗BmNPV家蚕育种素材对人工饲料育的适应性

中国蚕业 2024

摘要:为选育出对人工饲料育适应性优良的抗BmNPV家蚕品种,对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蚕桑蜜蜂研究所保存的25份抗BmNPV家蚕育种素材进行了人工饲料育适应性研究,调查分析了这些家蚕育种素材24 h疏毛率、2眠蚕体质量及3龄蚕存活率。结果表明:供试的25份家蚕育种素材中,24 h疏毛率在90.10%~100%之间的有18份,在80.10%~90.00%之间的有5份;人工饲料育2眠蚕体质量多数低于桑叶育,但是其中有5份高于桑叶育,明8C高出桑叶育43.08%;3龄蚕存活率在90.10%~100%之间的有6份,在80.10%~90.00%之间的有13份,在60.10%~80.00%之间的有6份;24 h疏毛率在80.00%以上且与3龄蚕存活率差距在10个百分点以内的有11份,对该11份家蚕育种素材的24 h疏毛率和3龄蚕存活率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它们的相关系数为0.634,呈显著相关。通过本试验,筛选出24 h疏毛率高和3龄蚕存活率高的家蚕育种素材,为选育出对人工饲料育具有良好适应性的抗BmNPV家蚕新品种打下基础。

关键词: 家蚕 抗BmNPV 育种素材 人工饲料 疏毛率 3龄蚕存活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人工饲料蚕品种"9211·9215*川58·川62"在云南的试验调查

四川蚕业 2024

摘要:2023年,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蚕桑蜜蜂研究所对人工饲料蚕品种“9211·9215×川58·川62”(正反交)采用“1~2龄人工饲料育,3~5龄桑叶育”形式,进行粉体蒸煮饲料摄食性、适应性、饲育效果等指标的实验室调查。结果显示,“9211·9215×川58·川62”平均24 h疏毛率96.4%,虫蛹统一生命率98.91%,全茧量2.12 g、茧层率22.70%,粒茧丝长1270 m、洁净94分。在云南低纬度高海拔气候条件下,该品种表现出发育整齐、抗逆性强、茧丝质量优等特点,达到生产实用化水平。

关键词: 家蚕 人工饲料 品种 9211·9215×川58·川62 云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饲育方式对家蚕产卵量及卵黄蛋白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山东农业科学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为探究人工饲料与桑叶不同搭配饲育方式对家蚕产卵情况及卵黄蛋白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本研究采用全龄桑叶育(Mul1-5)、1~2 龄人工饲料育+3~5 龄桑叶育(Art1-2)、1~3 龄人工饲料育+4~5 龄桑叶育(Art1-3)、1~4 龄人工饲料育+5 龄桑叶育(Art1-4)4 种饲育方式饲养菁松×皓月,调查不同饲育方式下的造卵量、产卵量、百粒卵重及卵黄蛋白基因Vg、30Kc19、ESP、VgR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Mul1-5 的 24h产卵量、造卵量及百粒卵重均最高,造卵数量和百粒卵重都随人工饲料饲喂龄期延长呈现下降趋势;Mul1-5 和Art1-2 的造卵量显著高于Art1-3 和Art1-4,Mul1-5 的百粒卵重显著高于其他3 个组合.利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测定了 4 种饲育方式下卵黄蛋白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Vg从 5 龄第 7 天开始到整个蛹期结束持续表达,整体表现为Art1-3 的表达量最高,Art1-2 的次之,Art1-4 的最低;30Kc19 在 5 龄第 7 天及上蔟第 1天表达量较高,并分别以Art1-2 和Art1-3 方式下最高,蛹期基本不表达;ESP和VgR在整个蛹期都有表达,但以第5~8 天的表达量较高,且第5~7 天以Art1-4 的最高,第8 天以Art1-3 的最高.综合来看,人工饲料育替代桑叶育的龄期越长,家蚕产卵数量和百粒卵重下降越明显,卵黄蛋白相关基因的表达受影响越大,这可能与人工饲料的配方、家蚕对人工饲料的吸收利用程度及人工饲料育后家蚕的体质有关,具体影响机制还需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 家蚕 人工饲料 饲育方式 产卵量 造卵量 卵黄蛋白相关基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硬质塑料蚕网在家蚕人工饲料育中的应用

蚕桑茶叶通讯 2023

摘要:针对家蚕人工饲料易发霉变质问题,结合人工饲料育生产实践,总结了硬质塑料蚕网在家蚕人工饲料育中的应用优势,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和注意事项,旨在进一步提高人工饲料的养蚕成绩和生产效率.

关键词: 家蚕 人工饲料 养蚕用具 硬质塑料蚕网 饲育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影响家蚕对人工饲料摄食性的因子及提高摄食性的途径

中国蚕业 2023

摘要:结合国内外学者有关家蚕摄食性的研究成果,围绕家蚕摄食性机制及其分子机理,系统综述了影响家蚕对人工饲料摄食性的因子,包括胚胎期人工蚕卵处理、滞育性、交配方式、性别、饥饿程度、发育阶段及人工饲料的理化性质、饲育环境和饲育技术等.提出了通过调整优化选育手段,推进人工饲料配方技术与生产工艺的深入研究,重视并落实开展家蚕人工饲料育过程中涉及到的每个环节的各项技术,加速推进家蚕人工饲料育相关领域的攻关,提高家蚕对人工饲料的摄食性.同步进行人工饲料适应性品种、人工饲料配方、配套饲养技术及饲育环境等的研究,并系统推进,相互促进,积极推进家蚕人工饲料育的发展与普及.

关键词: 家蚕 人工饲料 摄食性 机制 分子机理 途径 基因 蛋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省人工饲料共育商品化小蚕的思考

中国蚕业 2023

摘要:围绕云南省蚕桑产业发展进程与发展态势总结了云南省蚕桑产业发展的状况,并叙述了云南省蚕桑产业基础良好、发展前景广阔.从人工饲料共育商品化小蚕对云南省蚕桑产业发展的重要性、人工饲料共育商品化小蚕的特色与优势、人工饲料共育商品化小蚕在云南省适度规模化示范情况等方面分析了人工饲料共育商品化小蚕是云南省商品化小蚕未来发展趋势.针对云南省人工饲料共育商品化小蚕提出了加强政府的规划与扶持、因地制宜打造典型示范、加快科技创新、加强科技服务与技术培训、制定相应标准规范等建议措施,以期推动人工饲料共育商品化小蚕新技术新模式在云南省的推广应用,推进云南省蚕桑产业提质增效,促进云南省蚕桑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家蚕 人工饲料 商品化小蚕 典型示范 科技创新 科技服务 标准规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家蚕1~3龄不同温区和4~5龄自然温度条件下的饲育成绩调查

中国蚕业 2023

摘要:为了解家蚕生理适温下1~3龄在不同温区、4~5龄在自然温度条件下饲育的可行性,对苏·红×明·草(YS)(苏·红×明·草原种1~4龄人工饲料育5龄改桑叶育制成的杂交种)、苏·红×明·草、菁松×皓月进行了低温区、中温区、高温区的饲养试验,研究了在不同温区饲养的家蚕幼虫发育情况及强健性、产茧量等生产性能表现。结果表明:在家蚕生理适温下,在3个温区饲养对家蚕生长发育均影响不大,1~3龄各龄期及不同品种影响稍有不同,不同温区间食桑期1龄相差2~9 h, 2龄相差0~4 h, 3龄相差0~2 h;温度对苏·红×明·草系列比对菁松×皓月影响大;对各项经济指标影响无显著差异(苏·红×明·草的全茧量和茧层量除外);秋蚕期苏·红×明·草(YS)及苏·红×明·草的小蚕不同龄期最适饲育温度分别为1龄食桑期26.5~27.5℃、眠期25.5~26.5℃,2龄食桑期25.5~26.5℃、眠期25.0~26.0℃,3龄食桑期25.0~25.5℃、眠期24.5~25.0℃。菁松×皓月的小蚕不同龄期最适饲育温度分别为1龄食桑期27.0~28.0℃、眠期26.0~27.0℃,2龄食桑期26.0~27.0℃、眠期25.0~26.0℃,3龄食桑期25.0~26.0℃、眠期24.0~25.0℃。期望本试验能为云南省小蚕最适温共育大蚕自然温养蚕提供参考。

关键词: 家蚕 生理适温 生产性能 经济指标 最适温共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