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李金见(精确检索)
作者:黎永谋(精确检索)
10条记录
云南省现行品种“云蚕7B”白死卵发生原因分析

云南农业科技 2013

摘要:以2011年秋季生产发生白死卵的云蚕7B原原种卵圈(试验区1)、同批生产的无白死卵发生的云蚕7B原原种卵圈(试验区2)以及同期其他批次的无白死卵发生的云蚕7B原原蚕种(对照区)为试验材料,按蚕种繁育技术规程进行催青、收蚁、饲育、制种、保种处理,调查后代白死卵的发生情况。结果表明,试验区1和试验区2的白死卵卵圈发生率分别为50%和19.08%,卵粒发生率分别为8.01%和3.26%,且随着蚕种保护时间的延长,白色卵发生率持续增加,而对照区无白死卵发生,表现出云蚕7B发生的白死卵具有一定的遗传特性。

关键词: 家蚕 云蚕7B 白死卵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形势下云南蚕桑产业发展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介绍了云南省的自然条件,分析了云南蚕桑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归纳总结了云南蚕桑产业建设现状,指出了蚕桑产业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结合云南蚕桑产业发展规划及相关政策,对当前形势下云南蚕桑产业发展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 蚕桑产业 发展 探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省桑园间作马铃薯免耕栽培技术

现代农业科技 2012

摘要:介绍了云南省桑园间作马铃薯免耕栽培技术,主要包括品种选择、选地整地、种薯处理、适期播种、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适时收获等内容,以供种植户参考。

关键词: 马铃薯 桑园间作 免耕 栽培技术 云南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蚕饲养关键技术

云南农业 2012

摘要:在云南省广大农村、蚕桑产业现已成为蚕区广大蚕农增收致富的主要途径,做好蚕种处理及提高小蚕饲养科技水平,对蚕农收入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根据多年蚕桑生产实践,总结小蚕饲养关键技术,仅供同行和广大蚕农参考使用。

关键词: 小蚕饲养 消毒防病 看蚕给桑 眠期处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春用蚕品种越年种超期冷藏保护技术探讨

中国蚕业 2011

摘要:在实验室条件下,采用3次冷藏法对春用蚕品种秋制越年夏用种延长保护期限作中秋用种和晚秋用种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春用蚕品种秋制越年夏用种经3次冷藏后,于次年中秋蚕期饲养,养蚕成绩仍接近正常蚕种的水平。试验结果可为生产上越年蚕种的余缺调节提供借鉴。但是,本方法冷藏的蚕种在农村大面积的饲养情况,还有必要进一步进行试验。

关键词: 春用蚕品种 秋制越年种 复式冷藏 延长保护期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除草剂在桑园管理中的应用

北方蚕业 2010

摘要:概述了云南蚕区桑园杂草的种类、分布和危害情况,介绍了现行除草剂的种类以及几种常见除草剂在桑园管理中的技术事项,探讨了化学防除的应用效果。

关键词: 除草剂 杂草 桑园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提高克蚁制种量 降低制种成本

云南农业科技 2008

摘要:由于蚕种市场的激烈竞争和生产中零工工价越来越高,使蚕种生产中单张成本逐渐增高,要解决这个问题仅依靠增加投入加大产出是不够的。因此,提高单产(克蚁制种量)就成为降低制种成本行之有效的措施。所谓提高单产就是在不增加或少增加投入的情况下,加强管理,依靠科学技术进步来获取更多的产出,而克蚁制种量的增加就意味着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实践证明蚕种单产的高低不仅是量的问题,而且与质紧密相关,克蚁制种量高的品种、批次,蚕种质量相对来说也是好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省桑园红蜘蛛的发生及防治方法

云南农业科技 2008

摘要:危害云南省桑园的红蜘蛛在分类学上属蛛形纲,蜱螨目,叶螨科。其危害种类主要有杉并始叶螨(Eo-tetranychus suginamensis Yokoyama)和朱砂叶螨(Tetrany-chus cinnabarinus Boisduva)l,在云南省大部分地区均可发生,1年可发生多代,危害严重,尤其春蚕期较干旱,红蜘蛛危害更猖獗。下面以杉并始叶螨为例,就桑园红蜘蛛的发生及其防治谈一些看法,供参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补催青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

云南农业科技 2008

摘要:补催青是指蚕种从催青室领到小蚕饲养室后,继续将蚕种保护在适当的温湿度及黑暗的环境下直至孵化的过程。具体做法是:蚕种从催青室领回后,在小蚕饲养室内立即摊放并保护在温度25~26℃、相对湿度80%~85%,同时进行遮光处理,孵化当天早晨4~5时感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加强催青技术处理 提高实用孵化率

云南农业科技 2008

摘要:蚕种催青是养蚕过程中的一个首要基础环节,其质量好坏直接影响蚕种孵化率的高低,蚁体的整齐度、强健度,以至影响蚕茧的产量质量。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全面实行,广大蚕农对蚕茧的质量意识和效益意识日益增加。因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