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云南干热区十字花科蔬菜育苗确保出苗率的关键技术
《长江蔬菜 》 2020
摘要:云南干热区零星分布于金沙江、元江、怒江、澜沧江四大水系的沿岸和流域,耕地面积有833 200 hm2,多为山地、半山地、台地.四大水系自西北向东南呈扫帚状分布,受河谷地带特殊地形地貌的影响,干热区形成热带、亚热带的特殊气候类型,表现为干燥炎热,干湿季节分明,降雨量少且分布不均,年均气温19.0~23.7℃[1].目前十字花科蔬菜生产面积逐年增大,提供优质而充足的生产用苗,是蔬菜产业发展的关键基础环节.
云南花椰菜F1制种气温异常时花期调节处理措施
《长江蔬菜 》 2020
摘要:云南花椰菜F1制种时,气温正常的情况下,花蕾发育也正常,花期调节按常规方法处理即可;气温异常的情况下,有的组合中亲本的花蕾发育往往较正常偏快或偏慢,花期调节的方法要作相应调整及改变.经过25年生产实践,总结出气温异常时花期调节处理措施,能有效把花期调节到一起.
云南花椰菜制种组合特性差异大花期调节简易方法
《长江蔬菜 》 2019
摘要:导读:在云南花椰菜F1代制种中,组合之间的特性差异大,花期调节的常规方法是:开花较早品种采用延后播种,开花前若还快再采用割薹处理。但该操作繁琐,农民不易掌握,有时还会出现早熟品种花量不足的问题。经过多年的生产实践,采用早熟品种适时播种,然后根据早熟品种的花球发育程度和较晚品种割球后的抽薹高度再进行相应处
云南花椰菜F_1制种中硬花球亲本快的花期调节逆向思维
《长江蔬菜 》 2018
摘要:导读:在云南花椰菜F1制种中,若硬花球亲本快,花期调节的常规方法是:快的亲本先采用压球或割边留心处理,待慢的亲本花球长到一定程度时,快的亲本花球再作割心留边或挑心处理,调节后往往还是难使花期相遇。经过多年的生产实践,发现硬花球亲本快要及时割心留边处理,然后,抽薹后再作相应打薹处理,这样,一般都能有效地使花期相遇,该技术对云南花椰菜F1制种产业的发展有一定的促进意义。
云南青花菜杂交制种蜜蜂种类的有效选择
《长江蔬菜 》 2017
摘要:在云南青花菜制种中,花期授粉对蜜蜂种类的选择很重要,目前主要用中蜂和意蜂(西洋蜜蜂),经观察,意蜂较中蜂授粉好,对产量和质量有相应的促进作用。在租用意蜂时,应选择无病及健康的蜂,若有病需及时防治;租放时,应放在安全、卫生;开花授粉时,尽量不喷农药。
云南西兰花F_1制种割球后调花GA_3和微肥的有效使用
《长江蔬菜 》 2017
摘要:在云南西兰花F_1制种过程中,割球后父、母本花期调节相遇程度对纯度和产量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目前,若自然割球后花期相遇不理想,大多生产者习惯喷GA_3来进行调节,有的稍有作用,有的无效果,有的甚至还会产生副作用。笔者及相关人员经过20年的生产实践,把GA_3与相应的微肥配合喷施,效果十分显著,对花期调节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云南花椰菜杂交制种产业发展的瓶颈及解决措施
《长江蔬菜 》 2016
摘要:在云南花椰菜杂交制种中,基本上是120天以下的组合,多年来,虽然80天以下的组合产量不错且相对稳定,但80~120天的组合生产困难,总体产量不乐观。自2008年以来,特别母本是80~120天组合的种植面积占比越来越大,其产量偏低已成为制约云南花椰菜杂交制种产业发展的瓶颈。近几年,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区生态农业研究所和云南思农蔬菜种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着手相关的试验、示范及推广,归纳总结,从品种试验成功后才能推广、提高种植者的生产积极性、加强生产技术服务、合理追肥及促进抽薹处理、提高蜜蜂授粉率、预防种皮破裂及种子萌芽6个方面进行综合改进,能有效提高产量。
不同欧洲型黄瓜苗期耐热性综合评价
《热带作物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欧洲型黄瓜幼苗对高温的适应性,准确鉴定和筛选耐热种质,加快欧洲型黄瓜耐热性育种进程。以20份欧洲型黄瓜的高代自交系为材料,在人工高温(42℃)胁迫处理下,研究欧洲型黄瓜芽期和幼苗在高温胁迫过程中的形态、生理及生化指标的变化,应用隶属函数、主成分分析等方法进行系统的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高温胁迫下,不同欧洲型黄瓜幼苗形态指标和生理指标对高温胁迫反应差异显著;通过主成分分析结果,将9个单项指标转成4个相互独立的综合指标,并结合聚类分析法将供试20份种质划分为3类;通过逐步回归建立欧洲型黄瓜苗期的耐热性评价数学模型D=0.517 49-0.001 13 RL-0.000 53 MDA+0.000 19 POD,估算精度大于92.11%,可用于对不同欧洲型黄瓜幼苗的耐热性评价和预测,从而避免单一指标的片面性和不稳定性。
20份欧洲型黄瓜种质资源的半致死温度与耐热性研究
《长江蔬菜 》 2016
摘要:为探讨不同欧洲型黄瓜种质资源对高温的适应性差异,为耐热种质资源筛选及耐热机理的深入研究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以20份欧洲型黄瓜的叶片为材料,设置6个高温处理,以室温为对照,测定浸提液电导率值并计算相对电导率,通过拟合Logistic方程,计算半致死温度(LT50)。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温度升高,相对电导率呈"S"型曲线,且相对电导率与处理温度存在显著的直线相关关系,通过计算"S"型曲线拐点求得20份欧洲型黄瓜的半致死温度在45~51℃,其中33-2的半致死温度最高,达到50.09℃,37-1的半致死温度最低,为45.82℃。20份欧洲型黄瓜的耐高温能力由强到弱依次为33-2>75-2>32-2>33-1>11-2>31-2>09-2>36-2>76-1>36-1>37-2>10-1>35-2>76-2>11-1>43-2>35-1>75-1>32-1>37-1。因此,半致死温度可作为评价欧洲型黄瓜耐热性的一个可靠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