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王长秘(精确检索)
作者:李婕(精确检索)
作者:张荣跃(精确检索)
作者:王晓燕(精确检索)
作者:单红丽(精确检索)
作者:仓晓燕(精确检索)
作者:尹炯(精确检索)
作者:罗志明(精确检索)
作者:黄应昆(精确检索)
4条记录
甘蔗新品种及主栽品种对褐锈病抗性与Bru1基因分子检测

作物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近年我国各甘蔗育种单位育成的新品种及各蔗区主栽品种对甘蔗褐锈病的抗性,筛选抗褐锈病优良新品种供生产上推广应用,本研究结合全国甘蔗新品种联合区域试验,选择甘蔗褐锈病高发的云南临沧、云南普洱、云南玉溪和广西宜州蔗区,在田间自然发病下,对我国近年来选育的60个新品种和34个主栽品种进行抗性评价,并对抗褐锈病基因Bru1进行分子检测.结果表明,94个新品种及主栽品种中,66个表现高抗到中抗,占70.21%;28个表现为感病到高感,占29.79%.分子检测结果显示,共54个抗病新品种及主栽品种含有抗褐锈病基因Bru1,频率为57.45%.目前大面积种植的桂糖29号、桂糖44号、德蔗03-83、柳城03-1137、粤糖60号、桂糖46号等主栽品种高度感病,而粤甘48号、福农09-2201、桂糖08-120、柳城09-15、中蔗1号、云蔗08-1609、云瑞10-187、中糖1201等31个新品种抗病性强.建议多雨湿润褐锈病高发蔗区,应加大淘汰感病主栽品种和推广应用抗病新品种力度,以期达到品种合理布局,从根本上控制褐锈病暴发流行,为甘蔗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安全保障.

关键词: 甘蔗 主栽品种 褐锈病 抗褐锈病基因Bru1 抗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蔗黑穗病研究进展

中国糖料 2021

摘要:甘蔗黑穗病是一种世界性的重要真菌病害,严重影响甘蔗的产量和品质,可使甘蔗产量损失10%~50%,糖分下降0.5~1个百分点,威胁到甘蔗产业的稳定和发展。本文综述了甘蔗黑穗病的发生及危害、病原、症状、遗传多样性及其检测方法,从甘蔗不同组织、防御酶系统、基因方面阐述了对黑穗病菌的胁迫响应,其防治方法最根本的是选用抗黑穗病甘蔗品种,其次是农业防治、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并对甘蔗黑穗病的深入研究提出了展望:(1)进一步明确生理小种分布;(2)探索不同轮作方式;(3)抗黑穗病基因应用;(4)新型生物农药研发。

关键词: 甘蔗 黑穗病 病原 胁迫响应 防控对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蔗新品种及主栽品种对褐条病的抗性评价

植物病理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褐条病是为害甘蔗叶部的重要真菌病害,严重发病田块,一眼望去似"火烧状",一般减产18%~35%,蔗糖分降低15%~30%[1]。该病于1924年在古巴首次发现[2],至今已有20多个国家报道发生此病,常造成不同程度经济损失[3]。在中国,尤其近年,感病品种加上多雨高湿导致褐条病在云南及广西等主产蔗区大面积暴发流行,减产减糖严重[1]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低纬高原甘蔗白叶病植原体传播方式测定分析

植物病理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甘蔗白叶病(Sugarcane white leaf,SCWL)是由16SrXI组植原体引起的甘蔗重要病害[1],主要通过带病蔗种传播,还可在田间通过叶蝉自然传播[2,3]。该病1954年首次在泰国发现[4],现已在印度、巴基斯坦、斯里兰卡、菲律宾、缅甸、越南等国普遍发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