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程侃声(精确检索)
作者:张尧忠(精确检索)
作者:王象坤(精确检索)
作者:才宏伟(精确检索)
3条记录
栽培稻和普通野生稻酯酶同工酶带的初步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1994

摘要:实验材料来自亚洲各国,共1270份,其中112份为普遍野生稻。每个品种先获得其聚丙烯酰胺电泳的酯酶带。用程(侃声)氏形态分类法把随机取样的栽培品种分为籼和粳,分析各酯酶带在它们中的频率,认为识别粳稻的主酶带是10A,辅助带2A、4A、6A;识别籼稻的主酶带是11A,辅助带5A、7A。把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酯酶带和中川原氏的琼脂胶酯酶带作比较,在籼粳分类上10A、11A似乎与12B(粳)、13B(籼)有一定对应关系,在分类结果上两法出入不大。14A在栽培稻中出现的频率极低,在野生稻中的频率高,是普通野生稻和栽培稻的区别酶带。这条酶带仅出现在聚丙烯酰胺电脉的酯酶中,在琼脂胶电泳的酯酶里未见有类似的酶带。中国野生稻的14A频率(76.20%)比外国野生稻(43.20%)高,在形态上表现更为原始。野生稻和栽培稻杂交后代中14A的频率很低,表明14A和野生稻的野生性有密切联系。

关键词: 酯酶同工酶带,普通野生稻,粳稻,籼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亚洲稻(Oryga Sativa L.)分类的酯酶同工酶研究——兼论水稻酯酶同工酶基因表达的时空性

西南农业学报 1992

摘要:对1270多份亚洲栽培稻各生态型地方品种及普通野生稻的分析表明,鉴别籼、粳及野生稻用萌动期种子检测酯酶同工酶效果较好,可出现16条酶带,其中10A为粳稻主特征带,11A为籼稻的主特征带,13A为Aus及一部分西南亚籼的主特征带,14A为普通野生稻的主特征带。10A、11A、13A、14A与栽培稻起源及籼粳分化密切相关,可作为区分籼粳的指标。本文还对国内外各研究者的酯酶同工酶分析结果进行了对比。

关键词: 亚洲栽培稻 酯酶同工酶分析 籼粳分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从部分Aman和深水稻看粳稻的起源

西南农业学报 1991

摘要:栽培稻由野生稻演化而来是稻作学者所公认的,由于野生稻的性状大都偏近籼稻,对籼稻起源于野生稻也没有争议,对粳稻的起源则有不同的看法.丁颖认为粳稻是由籼稻演化而来,周拾禄认为巢湖的粳型野稻是粳稻的先祖.Second根据同工酶研究,推定粳稻是由中国的野生稻演化来的.冈彦一与程侃声先后通过杂交试验,认为野生稻本身同时有直接分化为籼稻和粳稻的可能;王象坤等则进一步推测粳稻是野生稻在旱地上驯化的结果.冈彦一在其《栽培稻之起源》一书中对上述各种假设都有简要的叙述.籼稻和粳稻在地理分布上,虽然从低到高、由南至北,前者渐次减少而后者渐次增多,但这一过渡现象并不能确证粳

关键词: 粳稻 起源 Aman 深水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