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土壤养分与云当归根干重及阿魏酸含量的相关性
《江苏农业科学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土壤养分与云当归根干重及阿魏酸含量之间的相关性。测定了9个土壤因子含量以及云当归根干重和阿魏酸含量,并进行了主成分和相关分析。从土壤因子中提取了3个主成分(总方差贡献率88.2%),其中土壤中全氮、有效氮、有效磷、有效钾、有机质、腐殖酸含量等养分因子和第1主成分有较强的相关性;而全钾含量与第2主成分有较强的相关性。云当归根干重与土壤中全氮和有效磷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相关系数分别为0.575、0.548。云当归阿魏酸含量与土壤中腐殖酸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相关系数为0.772;与土壤中全氮、有效氮、有效磷、有效钾和有机质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相关系数分别为0.651、0.596、0.533、0.555、0.634;与土壤pH值呈显著负相关(P<0.05),相关系数为-0.540。结果表明,提高土壤中全氮、有效氮、有效磷、有效钾、有机质含量,对于云当归根干重和阿魏酸含量的增加有促进作用,而碱性土壤不利于阿魏酸在云当归中积累。
云南滇龙胆居群表型多样性及其与环境关系研究
《西北植物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揭示滇龙胆天然居群表型变异程度和变异规律,以云南省5个区域天然分布的20个野生居群400个单株20个表型性状指标为调查研究对象,并用变异系数、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和巢式方差分析对滇龙胆居群间和居群内的表型变异进行分析,用相关性分析对滇龙胆表型性状与地理气象因子间的变异格局进行分析,用类平均聚类法对20个滇龙胆居群进行分类.结果表明:5个区域的滇龙胆以楚雄地区变异最大,变异系数为39.8%,变异最小的是昆明地区,为31.4%;不同居群的20个表型性状变异程度差异明显,变异系数在14.4%~91.8%之间,平均为40.4%,20个居群的平均变异为26.8%~37.0%;滇龙胆地理居群的表型分化较高,20个性状居群间的分化系数平均为73.14%,变化范围为36.03%~91.94%,居群间变异高于居群内;滇龙胆20个表型性状的总的多样性指数平均为2.547,5个不同分布区域多样性指数存在差异,最大为楚雄(1.271 4),最小为玉溪(1.266 7);表型性状变异受经度和降雨量影响较大,与纬度、海拔和温度相关性不显著;通过UPGMA聚类,滇龙胆被分成3个组,性状的表型特征并没有依地理距离而聚类.研究发现滇龙胆表型变异式样丰富,对其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滇龙胆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及通径分析
《中国中药杂志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滇龙胆植株根部产量与各农艺性状间的相关性,为滇龙胆优良种源的筛选及培育提供重要参考依据。方法:以云南26个野生种群的滇龙胆种质资源为研究对象,对其12个性状(根粗、根长、根数、根干重、茎粗、株高、一级分枝数、叶长、叶宽、叶长宽比、花萼长、花萼裂数)进行相关性、多元回归及通径分析。结果:相关性分析表明,地上部分多个性状均与根长、根粗、根数、根干重有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的正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根粗、根长、根数、株高、分枝数及花萼裂数是影响根干重的主要因子。通径分析结果表明,根粗、根长、根数对根干重的直接正影响较大。地上性状中,株高、一级分枝数对根干重直接正影响较大。结论:在实际生产及良种选育过程中,应关注植株较高大、主茎粗壮、一级分枝数多,植株呈丛生状的材料。
滇龙胆种子萌发特性研究
《中国中药杂志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温度、不同光照、不同贮藏方式和贮藏时间以及不同赤霉素浓度处理对滇龙胆种子萌发的影响。方法:观测滇龙胆种子在不同处理条件下的发芽率。结果和结论:25℃为种子最适宜萌发温度,发芽率可达76.33%。光照对种子萌发影响显著,黑暗条件下种子发芽率极低。在自然条件下,干藏为种子最佳贮藏方式,可促进种子后熟作用,保持种子活力,但不能超过6个月。100~1 000 mg.L-1赤霉素处理可明显缩短滇龙胆种子萌发时间,其中500 mg.L-1赤霉素处理可使种子发芽率提高至95.00%。
流动注射-氢化物发生-ICP-AES测定滇龙胆中的有害元素
《光谱实验室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使用流动注射-氢化物发生-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联用技术同时测定中药滇龙胆中微量有害元素砷、铅、镉和汞的含量。对影响分析信号的主要工作条件进行了选择和优化。砷、铅、镉和汞的检出限分别为0.46、1.41、0.29μg/L和0.31μg/L;其回收率分别为99.0%、105.0%、100.0%和108.0%。本法用于中药滇龙胆中微量有害元素的分析,结果满意。
关键词: 流动注射 氢化物发生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滇龙胆 有害元素
云当归挥发油化学成分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
《时珍国医国药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对云当归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云当归挥发油,并通过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其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鉴定。结果通过计算机检索,鉴定了其中的54个化合物,占挥发油色谱峰总面积的99.21%。主要成分为顺-罗勒烯(45.20%)、α-蒎烯(21.61%)、Z-双氢藁本内酯(14.10%)、6-丁基-1,4-环庚二烯(2.34%)、双环大香叶烯(2.06%)、E-双氢藁本内酯(1.36%)等。检出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99.26%。结论为进一步开发利用云当归资源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云当归 挥发油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
ICP-AES测定滇龙胆中的硼
《药物分析杂志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借鉴石墨炉原子吸收基体改进剂的原理,在样品干灰化中加入适量的Mg(NO3)2或者CaCl2溶液,可使灰化温度从500℃提高到700℃而硼不挥发损失,采用电感藕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ICP-AES)测定。方法:在选定的实验条件下,以工作曲线法测定了滇龙胆(Gentiana rigescens Franch.)样品中硼含量,国家标准物质茶叶样品[GBW10016(GSB-7)]及圆白菜样品[GBW10014(GSB-5)]验证结果与推荐值一致。结果:硼的工作曲线在0~100mg·mL-1范围内线性良好,线性回归方程为A=0.843+0.0228C,相关系数为0.9999,检出限为0.0032mg·mL-1,RSD小于3%,加标回收率为96.1%~102.3%。结论:本法用于中药滇龙胆中硼含量的分析,结果满意。
关键词: 电感藕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 滇龙胆 硼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滇龙胆中的镉和铅
《光谱实验室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滇龙胆中重金属元素Cd和Pb,比较了干灰化法和湿化法2种样品处理方法对分析结果的影响,并测定了云南一些地区滇龙胆中的Cd和Pb含量。结果表明: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检测滇龙胆中的Cd和Pb,最低检出限(DL)分别为1.43ng·mL-1和1.16ng·mL-1;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4.37%和4.05%;回收率分别为96.25%和92.25%。利用湿法消解样品,精密度好,回收率高,优于干灰化法。干灰化法适合测定滇龙胆中Pb,但不适合测定Cd,其回收率仅为0.2%。用湿法消解样品,测定不同产地滇龙胆的Cd和Pb含量,结果表明:所测地区滇龙胆的Cd,Pb含量大大低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规定的中药材重金属含量标准,符合GAP生产的要求。
关键词: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滇龙胆 镉 铅
云南当归软腐病的危害性及病原鉴定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云归受软腐病危害严重,为了解生产受损情况并明确其病原,调查了田间受害情况并对病原进行鉴定.田间调查发病株率,采集病害标本,观察植株病害症状,实验室分离、镜检鉴定病原.该病造成当归根部软腐,调查田块发病面积100%,发病株率20%左右,造成至少10%的产量损失或近20%的经济损失.病原为线虫,其形态与腐烂茎线虫的重要鉴别特征相符,且形态测量数据在原定种的范围内.结果显示云南当归软腐病由腐烂茎线虫(Ditylenchus destructor)引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