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矾根主要品种的叶色表型性状分析
《中国农学通报 》 2020 CSCD
摘要:通过目测进行分类的方式很难准确界定矾根品种叶色.为建立一套更为科学的基于叶色表型的矾根品种分类体系,笔者利用色差仪对72个矾根品种共计432个样品的叶色进行测定,对获得的L、a、b3个色度值进行聚类分析,将72个矾根品种分为褐色系、深绿色系、黄色系、灰绿色系、浅绿色系5类色系.对矾根品种各色系的L、a、b值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叶片正面的L值与a值、a值与b值呈负相关,L值与b值呈正相关,但相关性不明显;叶片背面的L值与a值、a值与b值呈负相关,L值与b值呈显著正相关.从多重比较的结果中可以看出,矾根品种各色系之间的L、a、b色度值差异显著,尤其是各色系间叶正面的颜色差异较大,在矾根品种选育工作中,叶片正面的颜色将作为主要参考.
关键词: 矾根 叶色表型 聚类分析 相关性分析 多重比较分析 品种选育
不同高山杜鹃品种花粉活力测定及贮藏方法研究
《山西农业科学 》 2016
摘要:以大白花杜鹃、XXL、亮叶杜鹃、马缨花杜鹃和黄杯杜鹃为研究对象,采用花粉离体培养,比较不同的贮藏条件下花粉活力随贮藏时间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不同杜鹃品种花粉培养基琼脂均为0.7%,大白花杜鹃最适萌发培养基为:蔗糖50 g/L,硼酸50 mg/L,氯化钙50 mg/L;马缨花杜鹃最适萌发培养基为:蔗糖100 g/L,硼酸30 mg/L,氯化钙30 mg/L;黄杯杜鹃、XXL和亮叶杜鹃最适萌发培养基均为:蔗糖100 g/L,硼酸0 mg/L,氯化钙30 mg/L;不同品种的杜鹃花新鲜花粉萌发率差异较大,按花粉萌发率从大到小排序为黄杯杜鹃>亮叶杜鹃>大白花杜鹃>XXL>马缨花杜鹃;黄杯杜鹃花花粉在4个不同温度贮藏条件下花粉萌发率均比XXL和马缨花杜鹃高,说明黄杯杜鹃花花粉的活力较强,在杂交育种中可以优先考虑。
锈叶杜鹃授粉花柱的显微观察与自交亲和性分析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锈叶杜鹃为研究对象,利用荧光显微镜观察其自交花粉的萌发、花粉管在花柱中的生长动态,并统计自花授粉后的坐果率。结果表明,锈叶杜鹃自花授粉后2 h花粉开始萌发,授粉后8 h后花粉管伸入花柱,授粉后48 h花粉管进入子房,76 h后花粉管进入胚珠。在锈叶杜鹃花粉管萌发和生长过程中,从柱头乳突细胞开始到花粉管、花柱通道细胞、子房引导组织、胚珠的胚囊等都伴随出现一系列的胼胝质反应等异常现象;而自花授粉的花朵坐果率仅为19.89%。结果表明:锈叶杜鹃自花亲和,但其自身存在抑制自交亲和的机制。
关键词: 锈叶杜鹃 自花授粉 荧光显微镜观察 自交亲和性分析
高山杜鹃与大喇叭杜鹃种间杂交过程的观察研究
《西北植物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高山杜鹃‘Nova Zembla’为母本,大喇叭杜鹃为父本进行人工杂交授粉,利用荧光显微镜对杂交组合花粉萌发及花粉管生长过程进行观察,并统计其杂交的田间坐果率。结果显示:(1)授粉后1d花粉开始萌发形成花粉管,其萌发率在授粉后1~5d内显著增长,其后增长缓慢,到第12天萌发率最高达37.36%。(2)花粉萌发后花粉管生长速度由慢变快,授粉后2d花粉管进入花柱,7d进入子房,10d进入胚珠;实验中杂交花粉管与胚珠虽有结合,但与胚珠结合率低,授粉后12d仅7.42条花粉管进入胚珠。(3)在花粉管生长过程中,伴有大量异常现象,表现为授粉后柱头细胞、花粉管、花柱引导组织、子房组织、胚珠中的胚囊等部位依次出现胼胝质沉积反应,花粉管生长中出现的膨大、先端沉积胼胝塞而中途停止生长、螺旋扭曲、粗细不均、杂乱生长或螺旋膨大且逆向生长等异常。(4)该实验杂交的田间坐果率为零。研究表明,高山杜鹃‘Nova Zembla’与大喇叭杜鹃杂交不亲和,杂交后花粉管生长的异常行为可能是种间杂交不亲和的主要原因,且受精前障碍与受精后障碍可能同时存在。
关键词: 高山杜鹃‘Nova Zembla’ 大喇叭杜鹃 种间杂交 花粉管生长 坐果率 亲和性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