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陈辉(精确检索)
作者:范源洪(精确检索)
11条记录
甘蔗细茎野生种(S.spontaneum)在杂交育种中的利用

中国糖料 2006

摘要:对甘蔗栽培种与细茎野生种及其F1、BC1杂交获得的细茎野生种的F1、BC1、BC2杂交后代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甘蔗与细茎野生种及其F1、BC1之间的杂交容易成功,其亲和力强、结实率与杂交真实率都比较高,容易获得它们的真实杂交种,并通过抗性、糖分、产量鉴定,获得一些抗旱、抗寒、抗黑穗病、高产、高糖的优良创新种质,为选育抗逆性、抗病性强、高产、高糖的优良亲本和优良品种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甘蔗 细茎野生种 利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国外甘蔗品种主要病害的分子和血清学检测初报

中国糖料 2005

摘要:利用分子和血清学技术,对国外引进甘蔗品种进行了主要病害的检测,初步建立了规范化的国外甘蔗品种主要病害的检测技术体系。

关键词: 国外甘蔗品种 主要病害 分子和血清学检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法国甘蔗分子生物技术研究进展

甘蔗 2004

摘要:介绍了当前法国甘蔗分子生物技术所取得的最新进展,并阐述了目前正在进行的有关研究内容及其今后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法国 甘蔗 分子生物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APD分子标记技术及其在甘蔗育种上的应用

中国糖料 2004

摘要:论述了RAPD分子标记技术的产生、特点、基本原理及目前RAPD分子标记技术在甘蔗遗传育种研究中所取得的成就及应用情况,对今后甘蔗RAPD标记技术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甘蔗 RAPD分子标记 育种 应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从核糖体DNA ITS区序列研究甘蔗属及其近缘属种的系统发育关系

作物学报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测定了甘蔗属及其近缘属的 13个种共 4 3个个体和 1个橡草 (Pennisetum schumach)外群的核糖体 DNA中的内转录间隔区 (ITS)及 5 .8S r DNA基因的序列。结果表明 :甘蔗属及其近缘属种的 ITS区 (含 ITS1,5 .8S r DNA和ITS2 )序列的长度范围为 5 89~ 5 91bp,变异位点为 14 0个 ,信息位点为 6 0个 ;其中 ,ITS1和 ITS2的长度范围分别为 2 0 5~ 2 0 8bp和 2 16~ 2 2 0 bp,变异位点分别为 6 4和 6 8个 ,信息位点分别为 33和 2 4个 ;5 .8S r DNA长度范围为 16 4 bp,变异位点为 8个 ,信息位点为 3个。以狼尾草属的橡草 (P.schumach)作为外群 ,运用 PAUP4 .0 b软件构建的系统发育 NJ树表明 :浙江果蔗 (R4 5 )应属于热带种 (S. officinarum ) ;河王八属与蔗茅属的亲缘关系较近 ,各自的金猫尾种与蔗茅种、河王八种与滇蔗茅种分别交叉聚在 2个不同的小分支中 ;斑茅 (S.arundinaceum或 E.arundinaceum)具有其他属不同的特异位点 ,是距甘蔗属较远的一个独立分支 ,从分子水平上提出了斑茅并不属于甘蔗属的观点 ,但其是否属于蔗茅属 ,还是应当立为单种属则需进一步的研究论证。

关键词: 甘蔗属及其近缘属种 ITS 系统发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蔗种质资源杂交利用研究进展

甘蔗 2003

摘要:报道了云南甘蔗研究所1998-2002年甘蔗种质资源杂交利用研究进展状况。经过几年的研究,了解掌握了不同亲本材料诱导开花所需的株龄和甘蔗种质资源的光周期诱导技术,不仅使热带种开花率逐年提高,还促使开花迟的F1花期提早,难开花的F1、BC1能够开花,且提高了花粉发育率。同时,通过不断完善杂交技术,降低成本,提高了花穗杂交有效率,并从热带种、地方种、常用亲本与野生种的杂交组合中选育出一批含热带种和野生种血源的F1、BC1优异创新种质材料。

关键词: 甘蔗 种质资源 杂交利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蔗遗传多样性的分子检测

分子植物育种 2003 CSCD

摘要:本文论述了甘蔗遗传多样性的几种主要检测方法 ,着重讨论了甘蔗分子标记、遗传图谱和比较基因组研究的最新进展 ,重点介绍了几种常用分子标记技术的基本原理、特点及其在甘蔗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广泛应用。

关键词: 甘蔗 遗传多样性 分子标记 遗传图谱 比较基因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蔗细茎野生种云南不同生态类型的RAPD分析

云南植物研究 200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 2 5个随机引物对来自云南不同生态类型的 82份甘蔗细茎野生种 (Saccharumspon taneumL .)和 4份国外种材料进行RAPD标记 ,结果表明 :云南甘蔗细茎野生种不同生态类型的遗传变异较大 ,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低纬度类型的遗传多样性明显高于高纬度类型 ,在相同的纬度范围内 ,随着海拔的升高 ,其多态性逐渐减少 ;基于分子聚类分析 ,86份材料被划分为 8个不同群体 ,表现出明显的地理分布的特点。结果初步证明了云南甘蔗细茎野生种可能起源于云南南部低海拔、低纬度地区 ,而后逐渐向高海拔、高纬度的西北和东北部演化、扩散 ;提出了云南南部可能是野生甘蔗起源中心之一的观点。

关键词: 甘蔗细茎野生种 生态类型 RAPD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蔗细茎野生种(Saccharum spontaneum L.)的遗传多样性和系统演化研究

作物学报 200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 RAPD技术 ,采用 2 5个随机引物对来自中国不同生态环境的 195份甘蔗细茎野生种材料进行了地理群体结构的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 :甘蔗细茎野生种的种内遗传变异较大 ,各地理类群的遗传分化明显 ,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基于分子聚类分析 ,推论中国甘蔗细茎野生种的起源演化方式为 :起源于云南 ,然后由云南→四川→贵州→广西→广东→海南→福建→江西 ;进一步证明了云南为野生甘蔗的起源中心之一的可能性

关键词: 甘蔗细茎野生种 RAPD分析 遗传多样性 系统演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蔗属割手密(Saccharum Spontaneum),近缘属斑茅(Sclerostachya)及河八王(Narenga)的染色体数目研究

甘蔗糖业 2001

摘要:本文对来自云南、四川、福建、广东、贵州、江西的106份甘蔗野生种割手密无性系,以及甘蔗近缘属斑茅无性系28份与河八王无性系3份的染色体进行观察计数。发现割手密染色体数目类型十分丰富有2n=60、64、70、72、78、80、90、92、96、104、108,11种类型,其中以2n=64、80、96,3种类型出现频率最高,说明我国的割手密资源十分丰富。斑茅与河八王的染色体数目较为固定,分别为2n=60,30各1种类型。

关键词: 甘蔗野生种 近缘植物 割手密 斑茅 河八王 染色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