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西部民族地区跨域生态环境协同共治的逻辑理路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1
摘要:西部民族地区跨域生态环境问题往往出现在不同的行政区划中,既表现出生态环境问题的共性,也表现出西部民族地区跨域生态环境问题的特殊性,造成西部民族地区生态环境"属地治理"的失灵,亟待革新生态环境治理模式.协同共治是一种旨在超越单一治理主体与破解跨区域范围的新型治理模式,与西部民族地区跨域生态环境治理诉求高度契合,能够协调和平衡各方利益,凝聚利益相关者的思想共识,增强利益相关者的内部合法性.因此,将协同共治嵌入西部民族地区跨域生态环境治理全过程,从理念构筑、法律规制、组织保障、制度安排四个维度进行路径探索,大力推进西部民族地区跨域生态环境的协同共治,进一步增强西部民族地区人民群众源自良好生态环境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论习近平绿色发展理念的整体性逻辑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0
摘要:新时代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任重道远,急需发挥习近平绿色发展理念的指引作用。当代生态环境问题整体性、生态文明建设整体性提出了习近平绿色发展理念整体性建构的理论和实践诉求。在整体性生态治理视阈下,习近平绿色发展理念在内涵上是生态战略观、生态民本观、生态环保观、生态全球共建共享观的有机统一。在价值上具有重大的创造性理论贡献和多维性实践意义,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在新时代的原创性成果,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的基本遵循,是新时代经济发展转型的方向指引,是全球生态治理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论习近平绿色发展理念的重大理论创新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0
摘要:新时代中国人民的绿色生态向往呈现出生态、经济、社会等立体需求的复合叠加,出现了生态发展需求的集体升级,优质生态环境成为最具时代感的政治符号.习近平绿色发展理念是一种全新的发展理念,打破了以"资源换取发展"的思想窠臼,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生态循环理论""自然先在性理论""人与自然的实践辩证统一理论",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的重大创新;基于生产力理论和生态文明语境,以"生态生产力""两山论"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重大创新;承袭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合力论、马克思主义社会有机体论、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主体论,探寻到了解答人类社会发展问题的"钥匙",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重大创新.因此,习近平绿色发展理念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重大创新,集中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对生态环境的管控和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强烈意愿,厘清、认识和把握这些理论创新,有助于我们全方位理解习近平绿色发展理念,将人类与自然界的共荣共生、人类的全面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的目标,将持续改善生态环境作为新时代的重大民生问题,对科学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和建设美丽中国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