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三七种植适宜区的分布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作物学报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探究气候变化背景下三七种植适宜区的时空变化特征可为三七引种栽培、规模生产以及产业发展提供理论参考。基于云南省131条三七地理分布数据和15个环境变量,利用MaxEnt模型分析影响三七分布的主导因子,划分云南省三七种植适宜区,明确1961—2020年间云南省三七种植适宜区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影响三七分布的主导因子和对应的最适宜区的阈值分别为平均气温日较差(小于10.0℃)、最高气温≥33℃天数(少于5 d)、坡向(北向)、≥10℃年积温(4708.0~5331.9℃d)、年日照时数(1636.7~1963.3 h)和降水季节性差异(92%~96%)。(2)三七种植适宜区主要集中在云南省东南部,包括文山、红河、昆明、玉溪和曲靖等地,约占云南省国土面积的4.8%。(3) 1961—2020年间的气候变化提高了云南三七的种植适宜性和适宜区面积,适宜性提高的区域约占全省的18.1%。(4) 60多年间,云南省三七最适宜区界限呈向北扩张趋势,适宜区呈向高海拔、高纬度区域迁移的趋势。本研究对于制定合理的云南省三七产业布局和降低气候变化对三七生产的潜在风险,以及农业土地资源管理利用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
关键词: 三七 MaxEnt模型 气候变化 主导因子 种植适宜区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