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交互抗性(模糊匹配)
3条记录
抑霉唑、咪鲜胺与指状青霉CYP51的结合模式及交互抗性机制分析

植物保护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解析指状青霉Penicillium digitatum对抑霉唑和咪鲜胺的抗性机制和交互抗性机制,基于指状青霉甾醇14α-去甲基化酶(sterol 14α-demethylases,CYP51)CYP51A和CYP51B的氨基酸序列,采用同源建模的方法构建其三维结构,根据已报道的可能与抑霉唑抗性相关的突变位点CYP51A-Y308H及与咪鲜胺抗性相关的突变位点CYP51B-Y136H、CYP51B-Q309H和CYP51BF506I构建突变模型,采用分子对接法分析其突变前后与抑霉唑、咪鲜胺的结合模式,并进行氨基酸序列保守性分析。结果显示,抑霉唑和咪鲜胺与指状青霉CYP51的结合无特异性,两者均能与其CYP51A和CYP51B结合。指状青霉的CYP51A-Y308氨基酸残基及CYP51A-Y308H突变体氨基酸残基均不能与抑霉唑和咪鲜胺形成相互作用力,说明该突变与指状青霉对抑霉唑和咪鲜胺的抗性无关。指状青霉的CYP51B-Y136H突变导致其与咪鲜胺和抑霉唑的亲和力下降;指状青霉的CYP51B-Y136氨基酸位于CYP51B蛋白的保守区域,其产生的与咪鲜胺和抑霉唑抗性相关的随机突变在药剂选择压力下的分布频率可能逐渐上升。表明指状青霉CYP51B-Y136氨基酸突变可能是其对咪鲜胺及抑霉唑产生抗性及交互抗性的原因之一。

关键词: 指状青霉 甾醇14α-去甲基化酶(CYP51) 抑霉唑 咪鲜胺 交互抗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乙唑螨腈在桑园红蜘蛛防治中的应用前景

中国蚕业 2022

摘要:乙唑螨腈是一种新型丙烯腈类杀螨剂,对朱砂叶螨(Tetranychus cinnabarinus)、二斑叶螨(Tetranychius urticae)等桑园主要红蜘蛛的各发育阶段都有很高的毒杀作用,其对朱砂叶螨和二斑叶螨雌成螨毒力分别是炔螨特的171.14倍和615.89倍.田间使用有效成份含量在50~100 mg/L时可有效防治各种作物上的害螨,且对家蚕具有很高的安全性,对家蚕皓月B的3龄起蚕连续添食用3 000.00、1 500.00、750.00、375.00、187.50、93.75 mg/L乙唑螨腈药液浸渍处理的桑叶至上蔟结茧,其间家蚕无中毒死亡,除了 3 000.00、1 500.00、750.00 mg/L乙唑螨腈药液处理的全茧量和茧层量显著低于对照外,其他各处理的结茧性能不受影响.因此,乙唑螨腈在桑树红蜘蛛的防治上具有非常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乙唑螨腈 桑树 朱砂叶螨 二斑叶螨 交互抗性 降解性 安全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菜蛾对阿维菌素B_1抗药性选育及交互抗性

植物保护学报 200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用阿维菌素B_1(abamectin)对小菜蛾敏感种群在室内进行抗性品系选育。经过25代连续汰选,获得抗性种群Laba-R,与选育前比较,抗性提高100倍。Laba-R种群在不接触任何药剂条件下饲养20代,抗性逐渐下降,很难恢复到选育前的敏感状态。抗性汰选前后分别测定10种药剂的剂量-死亡率毒力回归线,发现Laba-R抗性种群对乙酰甲胺磷、锐劲特、灭多威、敌敌畏不存在交互抗性;对溴氰菊酯、氯氰菊酯、杀虫双、巴丹和Bt的敏感性略有下降,但无明显交互抗性。活体增效剂试验表明,增效醚(PBO)和磷酸三苯酯(TPP)对阿维菌素B_1均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其中PBO的增效活性尤为显著,它能使对阿维菌素B_1产生100多倍抗药性的小菜蛾完全恢复其敏感性。说明多功能氧化酶解毒代谢增强可能是小菜蛾对阿维菌素B_1产生抗性的主导因素之一。

关键词: 小菜蛾 阿维菌素B_1 抗性选育 交互抗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