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金耳栽培技术研究进展
《中国食用菌 》 2018
摘要:金耳(Tremella aurantialba)是珍稀的食(药)用菌之一,该野生资源较稀有且呈逐年减少趋势。为了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人们从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对金耳进行驯化栽培,随着研究的逐步深入,金耳的栽培技术日趋成熟,但产业化栽培过程中遇到较多的问题。鉴于此,对金耳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介绍,对栽培技术进行回顾和综述,对栽培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对金耳产业化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云南玛咖产业发展现状及促进对策分析(英文)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 2013
摘要:药食植物玛咖是重要的保健品原料,近年来云南省玛咖产业发展迅速,但由于起步较晚、基础薄弱,种植、加工与国外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从玛咖生产基地、加工企业、优势区域布局、种植与初加工技术体系、经济效益等方面阐述了云南省玛咖产业发展现状,并对制约其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最后提出了加强组织领导,抓好宏观调控;加大财政投入,拓宽投融资渠道;加快原料生产加工基地建设;加强现代科技研发工作,建立科技支撑体系;加快培育龙头企业;构建市场营销体系;促进集聚发展,严格质量标准等促进对策。


蓝莓种植模式的思考及建议
《安徽农业科学 》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发展蓝莓产业具有十分重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生态效益。目前蓝莓栽培比较突出的一个问题是人工种植土壤改良成本太高,这严重制约蓝莓产业化发展,建议采用一种效率较高的种植模式,即林下种植模式。这种种植模式可以有效解决蓝莓人工种植成本太高的问题,对我国蓝莓产业化发展有积极意义。


云南玛咖产业发展现状及促进对策分析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 2012
摘要:药食植物玛咖是重要的保健品原料,近年来云南省玛咖产业发展迅速,但由于起步较晚、基础薄弱,种植、加工与国外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本文从玛咖生产基地、加工企业、优势区域布局、种植与初加工技术体系、经济效益等方面阐述了云南省玛咖产业发展现状,并对制约其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应加强组织领导,抓好宏观调控;加大财政投入,拓宽投融资渠道;加快原料生产加工基地建设;加强现代科技研发工作,建立科技支撑体系;加快培育龙头企业;构建市场营销体系;促进集聚发展,严格质量标准等促进对策。


云南省生物农业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与对策
《安徽农业科学 》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在对云南省生物农业产业发展进行优势、劣势、机遇与威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云南生物农业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加强宏观协调指导,制定生物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强化科技创新,建立跨越式发展的科技支撑体系;推进生物农业产业链发展,建立生物农业产业孵化基地;实施人才发展战略,营造吸引人才集聚的政策环境;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建立促进生物农业发展的投融资机制。


云南高产优质两系杂交粳稻的选育及产业化开发
《杂交水稻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两系杂交粳稻由于遗传相对简单,配组自由,不受恢保关系限制而成为现今杂交稻研究和应用的热点之一,必将成为杂交水稻育种与生产的又一亮点。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杂交水稻两系课题组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两系杂交水稻的育种研究与利用,首先通过外引不育系与云南丰富的稻种资源广泛测配,复测,选育了云光8号、云光9号、云光12号等两系杂交粳稻新组合,在云南生产上得到了应用。进入21世纪,随着云南高原两系杂交粳稻光温敏核不育系云粳202S、云粳204S等的成功选育,与自育强优恢复系配组选育了高产优质的大穗型新组合云光101、104、106、107、108、109等,并进行了生态适应性试验示范,其中云光101、云光104已通过云南省区试,正在申请云南省审定,云光107、云光109正在进行第2年的云南省区试。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种子产业化发展探微
《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 》 2009
摘要:发展种子产业化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是实现农作物优质高产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促进农业科研与农业生产相结合的主要桥梁。本文阐述了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走种子产业化发展道路的现实意义;分析了实现种子产业化发展的可行性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