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一带一路”背景下老挝西瓜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中国蔬菜 》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老挝西瓜产业依托中国生产技术和中国市场而发展,是"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与东盟农业合作的代表.老挝气候利于早春西瓜栽培,能较好填补中国早春西瓜供应缺口;老挝西瓜生产总成本较中国类似气候地区如海南低1200~2600元·(667 m2)-1,中老铁路的通车也为老挝西瓜运输降低了成本,缩短运输时间;老挝西瓜生产同时也存在栽培技术落后、西甜瓜产业园区较少等问题,随着中国包括人才、良种良法、资金等资源的涌入,以及"一带一路"通道建设不断向中下寮平原区发展,将建立起完善的西瓜产业链,推动老挝西瓜产业.


家蚕β-呋喃果糖苷酶基因BmSuc1表达特征及其对激素的响应
《南方农业学报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究BmSuc1基因在家蚕不同组织及不同时期的表达特征及经昆虫激素处理后的表达变化规律,明确昆虫激素对BmSuc1基因的调控作用,为深入解析BmSuc1基因的功能及其表达调控机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BmSuc1基因在家蚕发育过程中不同时期和不同组织及外源激素处理后的表达特征,并通过双链RNA(dsRNA)干扰试验检测家蚕20-羟基蜕皮素(20E)受体基因(USP)干扰效果及BmSuc1基因的表达变化。【结果】BmSuc1基因在家蚕中肠中的相对表达量最高,其次是丝腺、表皮和血淋巴,在其他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很低或几乎不表达;BmSuc1基因呈脉冲型的表达模式,在家蚕每个龄期的将眠时、五龄后期(上簇前)及预蛹时的相对表达量较高。利用外源激素[20E和保幼激素(JH)]分别处理五龄第2 d发育良好的家蚕,发现经20E处理后12和18 h,BmSuc1基因相对表达量极显著高于注射0.1%二甲基亚砜(DMSO)的对照组(Ρ<0.01,下同),但在测定时间范围内JH处理组的BmSuc1基因相对表达量与对照组间无显著差异(Ρ>0.05)。以体外转录合成USP基因的dsRNA注射五龄第3 d家蚕,注射后24和36 h,USP基因相对表达量极显著下调,即dsRNA干扰成功。利用RNAi技术干扰USP基因能阻断20E信号转导,致使BmSuc1基因表达受抑制,其相对表达量在干扰USP基因后24和36 h显著下调(Ρ<0.05)。【结论】BmSuc1基因主要在家蚕蜕皮和变态时高表达,暗示其可能参与家蚕的变态发育过程。添加外源20E可诱导BmSuc1基因转录,而阻断20E信号转导途径会抑制BmSuc1基因表达,即BmSuc1基因作为20E信号转导通路中的下游靶基因,直接或间接受到20E信号调控。
关键词: 家蚕 β-呋喃果糖苷酶 BmSuc1基因 20-羟基蜕皮素 保幼激素 表达特征


昆虫激素对家蚕ALP活性及其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
《河南农业科学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究昆虫激素对家蚕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及其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以五龄第3天家蚕(大造)幼虫为试验材料,注射外源蜕皮激素20E和保幼激素JH,分析检测家蚕血淋巴和中肠ALP基因及ALP酶活性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20E或JH处理后6 h、12 h和24 h,家蚕血淋巴ALP均明显上调表达,而中肠ALP仅在12 h和24 h上调表达.其中20E处理组,血淋巴ALP在6 h的相对表达量最高,为对照组的2.3倍;中肠ALP在12 h表达量最高,为对照组的2.8倍.JH处理组,血淋巴和中场ALP均是在24 h的相对表达量最高,分别是对照组的3.7倍和4.7倍.另外,20E和JH均能显著激活家蚕血淋巴和中肠的ALP酶活性.20E处理组,血淋巴ALP酶活性在20E处理6 h、12 h和24 h显著高于对照组;在12 h活性最高,为33.34 U/mg.中肠ALP酶活性是在12 h和24 h极显著高于对照组,其活性分别为37.68 U/mg和40.95 U/mg.JH处理组,血淋巴和中肠ALP酶活性在6 h,12 h和24 h显著高于对照组,其中血淋巴的ALP酶活性在6 h出现最高值(42.29 U/mg),而中肠ALP酶活性在12 h升至最高值(46.84 U/mg).上述结果表明,家蚕ALP基因受激素20E和JH的调控,且激素对ALP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与ALP酶活性变化规律一致.
关键词: 昆虫激素 家蚕 碱性磷酸酶 酶活性 基因表达水平 蜕皮激素 保幼激素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