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切花非洲菊新品种‘秋日’
《园艺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秋日’是由母本‘Sombero’和父本‘Dongri’杂交培育而成的标准型切花非洲菊新品种。花序正面橘红色,黑心,半重瓣,花径10~12cm。花梗长50~55cm,花梗直径0.55~0.65cm。高产,土壤栽培单株年产量20~22支,无土栽培单株年产量23~25支。抗疫病,耐储运。适宜保护地栽培。瓶插期12~15d。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非洲菊杂交F_1代瓶插寿命遗传变异研究
《江西农业学报 》 2008
摘要:以6个非洲菊流行品种5个组合5个F1代为供试材料,在自然条件下对其进行瓶插试验。结果表明,不仅亲本和子代间的瓶插寿命差异明显,而且同一子代不同单株间的瓶插寿命也十分复杂。皇冠第Ⅰ时期的瓶插寿命最长,为18.1 d。不同采摘时期对非洲菊的瓶插寿命影响较大,皇冠瓶插寿命对采摘时期非常敏感,而温馨对采摘时期则要求不严。总体来说,第Ⅰ采摘时期比第Ⅱ采摘时期的瓶插寿命要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切花采后品质检测与瓶插寿命相关性研究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百合切花进行采后叶绿素SPAD值的检测,经保鲜剂处理后叶绿素SPAD值会有所提高,保鲜剂对瓶插过程中叶绿素的保护以及瓶插后期降解的延缓起到重要作用;通过用荷兰可利鲜RVB保鲜剂处理,月季和非洲菊切花的细菌含量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细菌菌落级别4级),没有再增加,从而提高了花朵的瓶插寿命;用保鲜剂预处理后,对乙烯敏感的切花香石竹和百合花头中检测出银离子含量.通过对细菌含量、银离子含量的检测,可间接地反映出切花是否做过保鲜剂预处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切花型宿根福禄考在昆明的引种栽培研究初报
《西南农业学报 》 2004 CSCD
摘要:从荷兰引进7个宿根福禄考品种在昆明地区试种,对其物候期、扦插繁殖、宿根培养、GA3的影响及采后保鲜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宿根福禄考易于繁殖、适应性强、切花品质较好,在昆明一年可进行两次切花生产,采用GA3处理能有效提高切花的长度,在昆明可推广种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