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半夏(模糊匹配)
2条记录
中国半夏主产地软腐病致病菌分离、鉴定及比较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明确中国半夏主产区软腐病病原菌种类及其致病力强弱,为半夏生产和病害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全国半夏主产区软腐病危害情况进行调查,根据柯赫氏法则对全国半夏主产区软腐病病原菌进行分离、鉴定、致病性检测以及生物学特性研究,并通过离体叶片和离体块茎回接对分离鉴定得到的3种软腐病优势病原菌进行致病力比较分析,采用抑菌圈法对3种软腐病优势致病菌进行室内药剂筛选.[结果]中国半夏软腐病主要由果胶杆菌属(Pectobacterium)的胡萝卜软腐果胶杆菌(P.carotovorum,P.aroidearum)以及狄克氏菌属(Dickeya)的 D.fangzhongdai 引起,其中 P.carotovorum 和 P.aroidearum 分布较广,在全国4个半夏主产区中均可检测到,而D.fangzhongdai仅存在于湖北天门半夏产区.菌株致病力强弱为P.carotovorum>D.fangzhongdai>P.aroidearum,且 P.carotovorum、D.fangzhongdai 和 P.aroidearum 更容易从半夏叶片背面进行侵染.在不同条件下培养3种软腐病菌株,结果表明最适生长温度为28~30℃,最适pH为8.0.室内药剂筛选结果表明,26种不同类型杀菌剂中化学杀菌剂噻霉酮、二氯异氰尿酸钠和植物源杀菌剂乙蒜素对3种半夏软腐病优势致病菌株有显著抑制效果,EC50值均小于50μg/mL.[结论]半夏软腐病主要致病菌有P.carotovorum、P.aroidearumn和D.fan.gzhongdai,且P.carotovorum菌株致病力最强,噻霉酮、二氯异氰尿酸钠和乙蒜素对3种半夏软腐病有显著抑制效果.

关键词: 半夏 软腐病 病害调查 病原鉴定 致病力比较 药剂筛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温度对半夏倒苗的影响

云南农业科技 2021

摘要:通过观察和记录不同温度半夏种苗和组培苗的倒苗情况,以期确定半夏倒苗的环境温度临界值,为实际生产中防止或减少倒苗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半夏种苗倒苗的临界温度约为30℃,而半夏组培苗的倒苗的临界温度约为32℃。生产中宜选择温度范围适宜的区域,结合适当的综合栽培技术措施,使环境温度维持在30℃以下,以延缓或防止倒苗,延长生长周期。另一方面,采用抗逆性强的组培苗或脱毒苗进行栽培,可减少或防止倒苗,提高半夏产量。

关键词: 半夏 温度 倒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