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单基因系(模糊匹配)
4条记录
稻瘟病抗性对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生态科学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稻瘟病抗性与根际土壤微生物之间的关系,在云南宜良大田条件下对6个稻瘟病单基因系Piz、Pib、Pikh、Pi19、Pi3、Pita和受体"丽江新团黑谷"(LTH)进行了诱发鉴定,利用ITS1和16S rDNA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土壤根际真菌的ITS1序列以及细菌16S rDNA区片段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单基因系Piz、Pib、Pikh表现抗病,Pi19、Pi3、Pita和LTH表现感病;子囊菌门(Ascomycota)是真菌的优势门(73.41%),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是细菌的优势门(32.48%),7个土样在主要微生物种类组成上相似;抗、感单基因系根际土壤真菌在罗兹菌门(Rozellomycota)(分别为7.69%和14.66%,LTH为5.59%)及其下属的罗兹菌种(Rozellomycota_sp)(分别为6.97%和13.99%,LTH为5.59%)和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的伞菌纲(Agaricomycetes)(分别为1.2%和0.7%,LTH为1.7%)及伞菌目(Agaricale)(分别为1.1%和0.5%,LTH为1.6%)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细菌在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的 γ-变形菌纲未鉴定的目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相对平均丰度分别为10.02%和11.65%,受体LTH为8.55%,表明水稻抗性对根际土壤微生物丰度有影响.结果为探究稻瘟病的抗病机理和生物防治提供了线索.

关键词: 稻瘟病 单基因系 土壤真菌 土壤细菌 ITS1 16S rDNA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省稻瘟病菌无毒基因的地理分布(英文)

Journal of Resources and Ecology 2011 CSCD

摘要:了解稻瘟病菌无毒基因的出现频率及分布,有助于制定有效的合理利用持有不同抗性基因的水稻品种及在多样性种植系统中抗性基因的组合的策略。本文对在云南省11个地(州)采集的稻瘟病菌中无毒基因的出现频率及地理分布进行分析,并利用持有20个抗性基因的水稻单基因系对供试的467个稻瘟病菌株的致病型进行鉴定。结果表明,稻瘟病菌无毒基因在云南省10个地(州)的出现频率差异不显著,而无毒基因在西双纳版纳的出现频率与其它10个地(州)的出现频率之间差异显著;无毒基因Avr-Pi9、Avr-Piz 和 Avr-Pizt 在11个地(州)的稻瘟病菌中出现频率最高,它们的平均检出率在80%以上。本研究结果表明,水稻遗传多样性的组成和分布对于水稻稻瘟病菌遗传多样性的形成和保持比气候和其它环境条件更重要。通过无毒基因的平均出现频率,可将无毒基因划分为4个类群,不同类群的无毒基因出现频率差异显著,而同一类群中的无毒基因出现频率的差异不显著。本研究结果将为水稻抗性基因的评价及稻瘟病有效防控提供有用的信息。

关键词: 稻瘟病菌 无毒基因 单基因系 频率 地理分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两套鉴别品种对云南稻瘟病菌株鉴别能力的比较

中国农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比较日本鉴别品种和国际水稻研究所(IRRI)以中国普感品种丽江新团黑谷为回交亲本选育的水稻近等基因品系的鉴别能力。【方法】应用云南省3个稻作区27个县(市)采集、分离的418个稻瘟病菌分生孢子单孢菌株,分析两套水稻鉴别品种的鉴别能力,两套材料各由9个携带不同主效抗稻瘟病基因的品种组成,一套为日本鉴别品种,另一套为2个日本鉴别品种和7个以普感品种丽江新团黑谷为背景的近等基因系(IRBL鉴别品系)组成。【结果】以普感品种丽江新团黑谷为回交亲本选育的IRBL鉴别品系有较高的鉴别能力。IRBL鉴别品系可鉴定出126个小种,而日本鉴别品种鉴定出的小种数仅为95个。【结论】使用遗传背景一致,主效抗病基因不同的鉴别品种是较为理想的,有较高的鉴别能力。

关键词: 稻瘟病菌 生理小种 鉴别品种 单基因系

24个水稻抗稻瘟病单基因鉴别品系悬浮细胞系的建立

西南农业学报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IRR I-Japan 24个水稻抗稻瘟病单基因鉴别品系和对照普感品种丽江新团黑谷(LTH)的成熟种胚为材料诱导愈伤组织,诱导过程中发现不同基因型愈伤组织诱导能力差异极大,愈伤组织诱导率在14.3%~97.1%,将2,4-D浓度从3.0 mg/L提高到5.0 mg/L时,可提高愈伤组织诱导率。经诱导成功的水稻愈伤组织继代培养一段时间后,不同基因型的愈伤组织继代特性出现明显差异,选取生长状态良好的单株系愈伤组织建立了水稻悬浮细胞系,悬浮培养过程中对胚性悬浮系的细胞形态变化进行了观察,发现细胞的形状由开始的不规则、长条形逐渐转变成近椭圆形、椭圆形;细胞质由很淡、透明、具明显的大液泡逐渐转变成浓厚、不透明、较小的液泡,大多数品系的单细胞率由30%~40%提高到60%~90%。本研究通过努力,建立了14种单基因型水稻材料的稳定悬浮细胞系,构建过程中发现基因型、继代培养特性、愈伤组织类型选择是影响胚性悬浮细胞系建立的重要因素。该悬浮细胞系的建立为进一步研究稻瘟菌分泌蛋白与水稻细胞互作的生化机理奠定基础。

关键词: 愈伤组织 悬浮细胞系 单基因系 水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