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发育(模糊匹配)
4条记录
云南沃柑果实发育成熟过程中品质变化规律分析

云南农业科技 2024

摘要:探明云南沃柑果实成熟过程中品质变化规律,为云南沃柑采收期提供理论依据。以云南干热区———潞江镇(LJ)和湿热区———瑞丽市(RL)的沃柑为材料,从10月中旬至翌年4月中旬对果实品质进行测定。结果表明,LJ果园果实单果重、纵径、横径在10月中旬至12月中旬呈显著上升趋势,12月中旬后进入缓慢生长期;果实皮厚在2月中旬呈显著下降趋势;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固酸比呈上升趋势,在2月中旬分别为12.9%、18.87,2月中旬后变化趋势变缓;可滴定酸呈下降趋势,4月中旬为0.56%。RL果园果实单果重、纵径、横径在10月中旬至12月中旬呈上升趋势,随后逐渐变缓;色差指数L*和b*值在12月中旬达到峰值,此时a*和CI值从负值变为正值,果皮褪绿转黄;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固酸比呈显著上升趋势,在2月中旬分别为14.17%、28.53,以后趋于平缓;可滴定酸呈下降趋势,4月中旬为0.46%。云南沃柑在12月中旬果实膨大结束,果实进入转色期;2月中旬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达到了适宜采收值,4月中旬,果实的可滴定酸在0.46%~0.56%,果实还可以继续留树。

关键词: 云南 沃柑 发育 成熟 品质 采收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印度小裂绵蚜的发育与繁殖特性

环境昆虫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印度小裂绵蚜Schizoneurella indica Hille Ris Lambers是在云南苹果上的一种新害虫。研究印度小裂绵蚜的发育与繁殖是为了掌握其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采用盆栽饲养观察的方法,开展了印度小裂绵蚜的发育历期、繁殖量、土壤温湿度对种群的影响研究。印度小裂绵蚜无翅孤雌蚜的发育与繁殖适宜温度在18-20℃之间,在15℃、18℃、20℃和25℃下的发育历期与繁殖量分别为21.47 d和13.82头、17.06 d和57.77头、13.82 d和41.72头、13.38 d和4.82头;发育起点温度为1.13℃±0.5℃,有效积温291.26日度。印度小裂绵蚜在鸡粪土条件下的繁殖量最高,30 d的繁殖量为9.33头/株,与其它土壤类型差异明显;其次分别为紫砂壤、红壤、粘土和砂壤,处理之间无差异;在白砂壤中的繁殖率为最低,为2.0头/株。印度小裂绵蚜无翅孤雌蚜全年寄生于苹果根部,全年发生约14世代,温度和土壤类型对印度小裂绵蚜在土壤中的定殖、生长发育与繁殖均有影响。

关键词: 印度小裂绵蚜 发育 繁殖 苹果新害虫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葡萄一、二次果的花器官及果实发育比较

西南农业学报 2002 CSCD

摘要:以两年生 87-1葡萄为试材 ,比较了正常一次果与夏芽副梢二次果的花器官及果实发育之间的差异 ,并结合物候期和生态条件进行了分析 ,以期指导生产进行葡萄的反季节栽培。试验结果表明 ,二次果无论从花序大小、花朵数量及大小、子房大小、花药大小及数量、花粉粒大小及数量等方面都普遍小于一次果 ,花粉萌发率及坐果率也低于一次果。二次果的果实发育期明显短于一次果 ,果穗及果实偏小 ,但品质却优于一次果 ,特别是着色。这主要是与营养和环境状况有关

关键词: 葡萄 花器官 果实 发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寄主植物对赭色鸟喙象取食、发育和繁殖的影响

昆虫知识 200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对甘蔗赭色鸟喙象OtidognathusrubricepsChevrolat在甘蔗、玉米、竹子和类芦上的取食、发育和繁殖作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 :成虫趋向取食甘蔗、在甘蔗上产卵 ;每雌产卵量、产卵历期、成虫寿命和卵孵化率以甘蔗为最高、最长 ,然后依次为类芦、玉米、竹子。甘蔗最有利于该虫的取食、发育和繁殖。

关键词: 甘蔗赭色鸟喙象 取食 发育 繁殖 寄主植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