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叶片形态(模糊匹配)
2条记录
不同光强对高山杜鹃生长及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分子植物育种 202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2个高山杜鹃园艺品种‘XXL’(Rhododendron‘XXL’)、‘粉千金’(Rhododendron‘Scintillation’)和1个高山杜鹃野生种马缨杜鹃(R. delavayi)为材料,设置了4个光强处理(CK:100%自然光强, L1:72.2%自然光强, L2:51.5%自然光强, L3:31.4%自然光强),探讨了不同光强对高山杜鹃生长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100%自然光强不利于高山杜鹃生长,发生强光胁迫,使其株高降低,叶片数减少,叶面积减少;在处理光强范围内,叶片SOD活性、MDA、游离脯氨酸、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表现为随光照强度减弱而降低;在31.4%全光照条件下,高山杜鹃生长表现最好。因此,昆明地区30%左右全光照是高山杜鹃生长的较适光环境。此外,3种高山杜鹃对光环境的生长和生理反应有所差异,隶属函数综合评价结果显示,‘XXL’的光强适应性最好,更适合在昆明地区推广应用。

关键词: 高山杜鹃 强光胁迫 叶片形态 生理生化特性 综合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横断山区珠子参不同居群叶片形态变异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江苏农业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为探讨珠子参多样性及生态适应性,在横断山区选取具有代表性的24个珠子参自然居群,对其叶片的叶长、叶宽、长宽比、正面和背面表皮毛密度及气孔密度等指标进行研究,结果显示:珠子参叶片形态变异显著,变异系数大小顺序为正面表皮毛密度>背面表皮毛密度>气孔密度>叶长宽比>叶长>叶宽;地理距离邻近的居群间指标差异不显著,较远的居群间指标差异显著;叶长与遮阴度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达0.51;背面表皮毛密度与经度和年均气温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50和0.51,与纬度和遮阴度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45和-0.54,说明叶长及背面表皮毛密度相对于其他指标对环境因子的影响变化更敏感;聚类分析将24个居群分为3类,地理距离相对较近的或表皮毛和气孔密度相近的一般聚为一类。珠子参通过改变叶形态及叶片大小,增加或减少表皮毛和气孔数量来适应环境的变化。本研究结果为珠子参对环境变化的适应与响应机制提供了基础,也对研究其生态适应性及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表皮毛 气孔 生态适应性 珠子参 叶片形态 环境因子 相关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