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含量测定(模糊匹配)
15条记录
云南省昭阳区和马龙区苹果营养品质的比较研究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3

摘要:目的:系统性分析和对比云南2个产区所产苹果主要营养成分,为云南苹果产业发展及相关产品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昭阳区和马龙区所产红富士苹果为原料,采用国家标准方法测定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硬度、矿质元素、总糖、总酸、可溶性糖的含量,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有机酸组分及含量.结果:两地区苹果果实可溶性固形物、总糖、总酸含量相似,可溶性糖组分一致,含量无明显差异;有机酸和矿物质元素组分一致,含量有部分差异;维生素C、硬度数值有明显差异性.结论:两地区苹果营养品质、风味品质相似,果实表现稳定.

关键词: 苹果 营养品质 风味品质 含量测定 比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滇黄精与轮叶黄精多糖的组织化学及含量测定研究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对滇黄精及其习用药材轮叶黄精进行多糖组织化学和含量测定研究,明确两种药材多糖的积累和分布特征,比较两者多糖含量的差异,为滇黄精及其习用品资源的挖掘和综合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徒手切片法制作两种药材不同器官的横切片,利用组织化学定位方法对多糖进行定位分析。以醇提法提取根茎多糖,采用蒽酮-硫酸为显色剂、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多糖含量。结果在两种药材不同的器官及组织中,多糖主要分布在根、根茎的皮层薄壁细胞、黏液细胞、维管束及其鞘细胞中;茎的维管束和纤维束环中;叶肉细胞及叶脉维管束中。根茎多糖分布最多,其次是叶片,根和茎中分布则较少。两种药材多糖含量差异不大,滇黄精多糖含量略高于轮叶黄精。结论组织化学定位和蒽酮-硫酸显色法适用于研究和分析黄精类药材多糖的分布和含量测定。民间习用轮叶黄精有一定的合理性,应加强对其化学成分、安全性及疗效等方面的研究。

关键词: 滇黄精 轮叶黄精 多糖 组织化学 含量测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HPLC同时鉴别与评价多种石斛

亚太传统医药 2018

摘要:目的:建立准确、高效、方便的同时鉴别及评价多种石斛的方法。方法:以常见的六种石斛为研究对象,应用HPLC全轮廓指纹图谱技术,建立适合于大多数石斛的共有指纹图谱,结合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对石斛进行鉴别研究,对部分功能性成分进行定量分析。结果:6种石斛图谱相似度介于0.747~0.933之间,标定出25个共有峰,经对照品指认3个峰,分别为柚皮素、石斛酚、毛兰素;聚类分析结果能对石斛做出有效鉴别,主成分分析获得3个主成分,能将全部石斛鉴别开;定量结果表明四类功能性成分柚皮素、石斛酚、毛兰素和多糖的含量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可作为综合评价石斛质量的主要指标。结论:HPLC指纹图谱技术结合计量学可实现石斛种类的准确鉴别和质量评价。

关键词: 石斛鉴别 质量评价 HPLC指纹图谱 聚类分析 主成分分析 含量测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白及与2种近缘种的多糖组织化学定位及含量测定研究

中药材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对白及、小白及和黄花白及进行多糖组织化学定位和含量测定研究,明确白及与两种习用药材多糖的分布和积累特征,比较不同白及药材中多糖的含量,为白及替代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徒手切片和冰冻切片方法制作3种植物根、假鳞茎、茎和叶片横切片,利用组织化学定位方法对多糖进行定位分析.以水提醇沉法提取白及多糖,采用蒽酮-硫酸为显色剂,使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多糖含量.结果:在3种植物不同的组织中,多糖主要分布在假鳞茎、叶及根的皮层薄壁细胞、茎的维管束附近的薄壁细胞等细胞中.多糖在假鳞茎内分布最多,其次是叶片,根和茎中分布较少.不同种间多糖含量有差异,黄花白及多糖含量高于白及,小白及最低.结论:组织化学定位和蒽酮-硫酸法是一套适用于研究和分析白及与其习用品药材多糖的分布和含量测定的技术和方法,该方法具有显色稳定、结果准确、操作简单等特点.小白及与黄花白及有其习用的合理性,应对二者的安全性、药效等进行深入研究.

关键词: 白及 小白及 黄花白及 多糖 组织化学 含量测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傣药“摆埋丁别”生药学鉴别研究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18

摘要:目的:对傣药"摆埋丁别"(灯台叶、糖胶树叶)进行生药学鉴别。方法:从原植物形态、药材形状、显微特征、薄层色谱特征、紫外及红外光谱特征、HPLC含量测定等方面对傣药灯台叶进行定性和定量鉴别。结果:灯台叶原植物形态、药材形状、不同器官显微组织结构特征明显;薄层色谱分离度较好且斑点清晰;紫外可见光谱、傅里叶红外光谱吸收峰和光谱特征明显;鸭脚树叶碱、熊果酸、齐墩果酸HPLC含量测定方法准确可靠。结论:通过本实验的研究,完善了灯台叶药材的生药学鉴别方法,所建立的鉴别方法简单易行、准确可靠,为该药材的质量控制与资源评价提供了坚实的科学基础。

关键词: 傣药 灯台叶 生药学 显微鉴别 薄层鉴别 光谱 含量测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HPLC法测定鲜天麻中多指标成分的含量

山东科学 2017

摘要: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测定鲜天麻中天麻素、对羟基苯甲醇、对羟基苯甲醛、腺苷、巴利森苷A、4,4'-二羟基二苄基醚6种成分含量的方法。采用Agilent 1120高效液相系统,YMC-PEAK ODS-A column(250 mm×4.6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0.1%甲酸水溶液(A)-甲醇溶液(B),梯度洗脱:0~5 min,5%B;5~65 min,5%~40%B;65~80 min,40%~100%B;分析时间80 mins;流速1 m L/min;柱温25℃;进样量50μL。其中天麻素、对羟基苯甲醇、对羟基苯甲醛、腺苷、巴利森苷A、4,4'-二羟基二苄基醚6种成分在线性范围内均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2);平均回收率在94.20%~99.68%,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96%。在不同品种的鲜天麻中,6种成分的量存在差异,红天麻各成分含量稍高于乌天麻。同一品种天麻中,巴利森苷类成分含量较高,腺苷和4,4'-二羟基二苄基醚含量均较低,且鲜天麻中提取的天麻素等6种成分在8 h内稳定。该方法分离效果与重复性好、快速、简便,能够为客观、全面地研究天麻药材提供参考。

关键词: 天麻 天麻素 对羟基苯甲醇 巴利森苷A 含量测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HPLC-ESI-TOF/MS法分析测定乌天麻和红天麻中化学成分的研究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建立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飞行时间质谱(HPLC-ESI-TOF/MS)联用技术用于指认乌天麻和红天麻中的化学成分,并对天麻素、对羟基苯甲醇、对羟基苯甲醛、腺苷、巴利森苷A、4,4'-二羟基二苄基醚6种成分进行含量测定。采用Agilent 1120高效液相系统,YMC-PEAK ODS-A column(250 mm×4.6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0.1%甲酸水溶液(A)-甲醇溶液(B),梯度洗脱:0~5 min,5%B;5~65 min,5%~40%B;65~80 min,40%~100%B;分析时间80 min;体积流量1 m L/min;柱温25℃;进样量50μL。最终指认了天麻提取物中的15种成分,其中天麻素、对羟基苯甲醇、对羟基苯甲醛、腺苷、巴利森苷A、4,4'-二羟基二苄基醚6种成分在线性范围内均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1);平均回收率在94.90%~99.81%之间,RSD<2.40%。在不同品种的天麻饮片中,6种成分的量存在差异,红天麻各成分含量稍高于乌天麻,一级乌天麻各成分含量高于二级乌天麻。同一品种天麻中,巴利森苷类成分含量较高,腺苷和4,4'-二羟基二苄基醚含量均较低。建立的HPLC测定方法分离效果与重复性好、快速、简便,为天麻饮片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关键词: 天麻 HPLC-ESI-TOF/MS 天麻素 对羟基苯甲醇 巴利森苷A 含量测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等级昭通乌天麻与其他产地天麻的天麻素含量测定及比较

中国现代中药 2015

摘要:目的:测定不同等级、不同产地天麻中天麻素的含量。方法:采用HPLC测定天麻中天麻素含量。Inert Sustain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0.05%磷酸(3∶97);流速:1.0 m L·min-1;检测波长:220 nm;柱温为室温。结果:不同等级的乌天麻中,天麻等级越高天麻素含量越高。一等乌天麻中天麻素含量为0.82%,而四等乌天麻含量仅为0.32%。而不同产地同一等级的红天麻中天麻素含量差异较大。其中,安徽大别山天麻中天麻素含量最高,为0.94%;湖北宜昌、陕西洋县两个产地天麻中天麻素含量分别为0.66%、0.60%,云南丽江和大姚天麻中天麻素含量较低,仅为0.45%和0.44%。结论:不同的等级和不同的产地对天麻中天麻素的含量均有影响。

关键词: 天麻 天麻素 HPLC法 含量测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栽培滇龙胆的化学成分研究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2010

摘要:目的:研究栽培滇龙胆(Gentiana rigescens Franch.)的化学成分,比较栽培品和野生品化学成分的异同,评价栽培滇龙胆药材品质。方法:用色谱法分离化学成分,根据波谱分析鉴定化学结构;用薄层色谱(TLC)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进行化学成分的比较分析。结果:从栽培滇龙胆药材中分离鉴定了19个成分;栽培品的TLC及HPLC谱图和野生品一致,龙胆苦苷的含量分别为4.31%(栽培品)和4.71%(野生品)。结论:首次研究了栽培滇龙胆的化学成分,并明确其所含化学成分类型、主要有效成分和野生滇龙胆一致;滇龙胆栽培品和野生品中龙胆苦苷含量相当且均高于法定标准;滇龙胆人工栽培是成功的,应大力发展规模种植。

关键词: 滇龙胆 栽培 化学成分 含量测定 品质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产地滇龙胆中龙胆苦苷的含量测定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2008

摘要:目的:测定滇龙胆中龙胆苦苷的含量,提供其种质资源及药材质量评价、种植区划规划的依据。方法:用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测定不同产地滇龙胆中龙胆苦苷的含量,并根据测定结果进行品质评价。结果:不同产地46个滇龙胆样品中龙胆苦苷的含量在2.11%~8.24%之间,平均含量4.77%.结论:滇龙胆有效成分含量高,是我省品质优良的道地药材;滇龙胆种植规划应优先考虑昆明、红河、文山、楚雄、玉溪、临沧等地。

关键词: 滇龙胆 龙胆苦苷 含量测定 资源评价 种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