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智墒在云南省农业用水效率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节水灌溉 》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为分析智墒在云南省土壤墒情监测中的适用性,推广智墒监测技术在云南省用水定额和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中的应用,在云南元谋作物需水试验区,采用烘干法对试验小区的土壤水分进行实测,并与智墒同步监测的土壤含水量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分析智墒的主要功能。研究表明智墒适用于云南省土壤墒情的监测,其误差的绝对值均小于±3.5%。智墒能够实时监测土壤含水量连续变化,自动计算作物逐天的实际耗水量Et和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ET0、能够动态反映出土壤中的有效储水量和蓄水潜力、识别当前作物的虚拟根系深度和分层计算逐天逐层耗水量及耗水比例、准确计算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等。研究结果能够为智能精确灌溉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智墒 土壤含水量 YH土壤水分模型 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 云南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金沙江干热河谷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土壤水分特征
《安徽农业科学 》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研究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含水量的变化特征,为干热区脆弱生态环境的生态恢复、物种选择提供依据。[方法]以金沙江干热河谷典型区云南省元谋县的6种土地利用类型为例,采用TRIME-PICO-IPHTDR每月定期测定土壤水分,每个样地设3个重复,定期分别测定0~20、20~40、40~60、60~80、80~100cm处的土壤含水量。[结果]罗望子纯林土壤含水量相对稳定,且含水量较高;银合欢间伐林土壤含水量高于银合欢与其他物种组合的人工林;在草本植物较多的人工林内,土壤含水量均较低。土壤0~20cm含水量变异系数最大,40~60和60~80cm处变异系数旱季比雨季略大。不同林分组合对土壤水分影响明显,Ⅱ和Ⅵ为代表的用地类型土壤含水量较高,Ⅳ和Ⅴ中的20~60cm土壤含水量均下降,Ⅰ和Ⅲ中的80~100cm深度范围内土壤含水量均有小幅下降。[结论]土壤含水量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增加,雨季含水量明显高于旱季,雨季土壤含水量变化速率高于旱季,植被郁闭度、草本层盖度是影响土壤含水量的主要因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土壤含水量对白菜根肿病发生的影响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 2004 CSCD
摘要:为探讨十字花科蔬菜根肿病发生与土壤含水量的相关性,进行了土壤含水量对白菜根肿病发生的影响试验研究。其结果表明:土壤含水量与根肿病发生有明显的相关性。当土壤含水量为40%、50%、60%、70%时,其平均发病株率分别为40 2%61 2%、55 2%、46 8%,病情指数分别为10 5、28 6、26 9、19 8。土壤含水量与白菜根肿病发病株率回归方程为y=-4 9583x2+5 4744x-0 9526,R2=0 9441;土壤含水量与白菜根肿病病情指数回归方程为y=-2 525x2+2 7454x-0 5116,R2=0 7526。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