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胡椒枯萎病植株与健康植株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差异性分析
《中国热带农业 》 2025
摘要:胡椒是我国重要的热带经济作物,而枯萎病是其主要病害之一。为了深入探究云南省绿春县枯萎病频发的原因,分析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及其与土壤环境因子的关联,并揭示健康与发病状态下的胡椒根际土壤细菌群落及环境因子的差异,采集健康和患枯萎病的胡椒植株根际土壤样本,通过16s扩增子测序技术和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健康与患病样品间细菌群落多样性和组成变化,以及土壤环境因子与细菌群落的关联性。结果表明,患病植株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的丰富度和多样性高于健康植株:在门水平上,患病植株根际土壤中放线菌门的相对丰度显著高于健康植株,但绿弯菌门和酸杆菌门的相对丰度与之相反;在属水平上,健康根际土壤中的嗜酸栖热菌属、HSB_OF53-F07、酸杆菌属、JG30a-KF-32、FCPS473相对丰度显著高于患病植株,患病的土微菌属、卢得曼氏菌属、鞘氨醇单胞属的相对丰度显著高于健康植株。LEfSe算法分析结果显示,健康与患病胡椒根际土壤所富集细菌差别较大;RDA分析表明,铵态氮、有机碳和脲酶活性是影响健康与患病胡椒根际细菌群落组成的关键因子。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和环境因子与胡椒健康状态紧密相关,推测绿弯菌门和酸杆菌门等有益细菌门相对丰度显著减少和土壤酶活性的降低是导致枯萎病发生的关键因素,可为制定科学有效的防控策略提供理论基础。


4种轮作模式下长期连作烟田土壤微生态的响应特征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烤烟与不同作物轮作对长期连作植烟土壤质量调控的效果,以连作10年以上的植烟田块为对照(CK),设置大麦-烤烟(YCDM)、大蒜-烤烟(YCDS)、油菜-烤烟(YCYC)和蚕豆-烤烟(YCCD)共4种不同作物与烤烟轮作,分析不同轮作处理下土壤的理化性质、酶活性及微生物群落结构.基于相关性分析和冗余分析,解析土壤理化性质和酶活性与微生物群落结构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轮作处理的土壤容重较CK降低26.58%~30.29%,总孔隙度增加21.13%~48.26%;其中烤烟-蚕豆(YCCD)轮作模式下土壤的pH、水解氮(available nitrogen,AN)、有效磷(available phosphorus,AP)和速效钾(available potassium,AK)含量较CK显著提高 11.84%、30.57%、6.42%和41.5 1%.轮作处理的土壤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蔗糖酶(invertase,INV)、脲酶(urease,URE)和酸性磷酸酶(acid phosphatase,ACP)的活性较 CK 分别提高 16.81%~42.35%、38.09%~51.48%、7.69%~64.29%和5.82%~76.33%,蚕豆-烤烟(YCCD)轮作模式的提升效果最为显著.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轮作处理下细菌的OTUs数量显著高于CK.α多样性显示,不同轮作处理间的细菌群落丰富度和多样性差异显著;真菌群落的丰富度差异显著,而多样性差异不显著.β多样性分析显示,不同轮作处理之间土壤真菌群落差异较小,细菌群落差异较大.其中,蚕豆-烤烟(YCCD)轮作处理的细菌、真菌群落与CK差异较大.在门水平,烤烟-蚕豆(YCCD)轮作使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的相对丰度增加,子囊菌门(Ascomycota)的相对丰度减少.相关性分析和冗余分析表明,URE、AN、AK和pH是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关键因子.综上所述,烤烟与其他作物合理轮作可提高土壤速效养分含量和土壤酶活性,调节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消减烤烟连作障碍,最终达到烤烟稳产、增产的目的.
关键词: 植烟土壤 轮作 土壤理化性质 土壤酶活性 微生物群落


曲靖市烟田根区微生态障碍因子调查
《中南农业科技 》 2024
摘要:土壤对烟株健康及烟叶产质量具有重要影响.为解决云南省曲靖市烟田根区微生态障碍因子,为生产优质烟叶创造良好的土壤微生态环境,实现曲靖市烟草的可持续发展,对曲靖市各行政区域按东西南北中进行调查取样,分析烟田土壤理化性质及带菌量等,掌握烟田根区微生态情况及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相比于连作土壤,轮作土壤降低了烟草黑胫病、根腐病发病率及土壤带菌量,降低了土壤容重和土壤孔隙度,改善了土壤理化性质.不合理的栽培管理是导致土壤养分状况失衡、土传病害发生严重的主要因素,其中常年连作是主要原因.
关键词: 烤烟 根区微生态 连作障碍 土传病害 土壤带菌量 土壤理化性质 曲靖市


烟后轮作不同作物对植烟土壤的改善效果比较
《江苏农业科学 》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为探索烟后种植不同作物对植烟土壤理化性质和微生物群落组成的影响,探究出适宜云南地区的烟后轮作模式,选用云南地区旱地连作10年的烤烟土壤作为试验田,以休耕为对照,设置烟后荞麦、绿肥、白萝卜、蚕豆、大蒜、油菜、白菜、大麦8个轮作模式,对轮作后的土壤pH值、养分含量、酶活性及微生物群落组成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相比休耕,轮作作物能有效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水解性氮含量、有效磷含量、电导率、土壤容重和孔隙度,种植大麦的土壤中有效磷含量较休耕地块增加43.5%.同时,轮作作物有助于提高土壤纤维素酶、淀粉酶、脲酶的活性,尤其作物为大麦和油菜的土壤纤维素酶、淀粉酶、蔗糖酶和脲酶活性最高.不同轮作作物土壤中微生物的种群结构存在较大差异,与休耕地块相比较,除了作物为大麦的土壤中细菌群落多样性更丰富外,其他作物土壤中的细菌和所有处理土壤中的真菌种群数量均较休耕地块少.综上,在烟后旱地中轮作不同作物对植烟土壤理化性质、土壤养分含量、土壤微生物等方面的影响有明显差异,其中种植大蒜效果最差,大麦效果最佳,能提高烟田土壤质量.


云南不同海拔及利用模式下草地土壤质量分析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究云南不同海拔高度与利用模式间人工草地土壤理化性质差异,利用内梅罗综合指数法对研究区土壤进行肥力综合评定,从而针对性地对该地人工草地土壤进行改良,促进草地资源的可持续性利用。【方法】在云南省昆明市寻甸县选取两个海拔高度(2 000 m和2 400 m),每个海拔高度均以放牧和轮作的人工草地不同利用模式为处理,综合分析了土壤容重、pH值、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全磷、有效磷、全钾、速效钾各理化指标,并利用内梅罗综合指数法进行土壤肥力评价,分析不同海拔及利用模式下草地土壤质量差异。【结果】2 000 m海拔处放牧草地土壤容重、pH和全钾含量显著(P<0.05)高于轮作草地,2 400 m海拔处轮作草地的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和速效钾含量均显著(P<0.05)高于放牧草地;通过内梅罗综合指数法综合评定,轮作区土壤肥力系数高于放牧区,高海拔地区土壤肥力系数高于低海拔地区,土壤肥力等级均为中等;全钾和速效钾为影响土壤肥力的主要限制因素。【结论】在2 000~24 00 m海拔间,随着海拔梯度升高草地土壤肥力增强,同一海拔处轮作草地土壤肥力系数更高,采用“光叶紫花苕-青贮玉米-混播人工草地”的轮作模式可有效改善草地土壤肥力,促进草地可持续利用,也可以解决青干草供求矛盾,促进畜牧业的发展。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