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一带一路”背景下老挝西瓜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中国蔬菜 》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老挝西瓜产业依托中国生产技术和中国市场而发展,是"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与东盟农业合作的代表.老挝气候利于早春西瓜栽培,能较好填补中国早春西瓜供应缺口;老挝西瓜生产总成本较中国类似气候地区如海南低1200~2600元·(667 m2)-1,中老铁路的通车也为老挝西瓜运输降低了成本,缩短运输时间;老挝西瓜生产同时也存在栽培技术落后、西甜瓜产业园区较少等问题,随着中国包括人才、良种良法、资金等资源的涌入,以及"一带一路"通道建设不断向中下寮平原区发展,将建立起完善的西瓜产业链,推动老挝西瓜产业.


金银花中多菌灵和吡虫啉残留基体标准样品的研制
《农药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建立金银花中多菌灵、吡虫啉残留基体标准样品的研制方法。[方法]将空白的干金银花进行喷药、阴干、粉碎、过筛、混匀、分装、水分检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外标法定量,经均匀性和稳定性检验后,3种分析方法对其联合定值,并对不确定度进行评估。[结果]通过定值和不确定度评估得到金银花中多菌灵、吡虫啉残留基体标准样品的特性值,多菌灵特性值为(1.043±0.056) mg/kg,吡虫啉特性值为(0.995±0.042) mg/kg,该基体标准样品均匀性良好,可在-18℃条件下稳定保存。[结论]通过该方法制备的基体标准样品具有良好的均匀性与稳定性,能够应用于检测过程中质量控制、分析仪器校准、检测方法确认评估等。


毛叶枣中多菌灵、吡虫啉和啶虫脒消解动态研究
《热带作物学报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研究了多菌灵、吡虫啉和啶虫脒在毛叶枣中的消解动态和最终残留量。毛叶枣样品经乙腈提取,低温冷冻液萃取后,采用正离子多反应监测模式(MRM)测定,结果表明:在0.1~10μg/L范围内,3种农药的线性关系良好,检出限为0.06μg/kg,定量限为0.20μg/kg,回收率范围为89.1%~97.0%,相对标准偏差为5.3%~6.9%。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多菌灵、吡虫啉和啶虫脒在毛叶枣中的消解半衰期分别为3.2、3.3、2.8d,最终残留试验结果表明,在毛叶枣采收期时3种农药均有低含量检出,表明3种农药在毛叶枣上的残留时期较长,喷施时需控制好喷施浓度和间隔期。


多菌灵和灭蝇胺在平菇及培养料中的残留及消解动态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 2017
摘要:目的研究多菌灵和灭蝇胺农药在平菇和培养料中的消解动态规律。方法在大棚中开展平菇及其培养料残留消解动态实验,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UPLC)检测平菇和培养料中的农药残留量。结果在培养料中低浓度(1 g/kg)和高浓度(1.5 g/kg)的多菌灵消解半衰期分别为35.4 d和40.1 d,低浓度(0.25 g/kg)和高浓度(0.375 g/kg)灭蝇胺的消解半衰期分别22.5 d和24.2 d。平菇培养料的灭菌会显著减少其中多菌灵和灭蝇胺农药的残留量,低浓度和高浓度的灭蝇胺降解率分别为17.52%和8.04%,低浓度和高浓度的多菌灵降解率分别为43.17%和62.87%。平菇在含有灭蝇胺农药的培养料中栽培,同步采集的平菇子实体中均未检测到灭蝇胺的残留量;平菇在含有多菌灵农药的培养料中栽培,同步采集的平菇子实体中多菌灵的残留量在0.394 mg/kg以上。结论平菇培养料中灭蝇胺农药残留不会向平菇子实体转移,对食用菌产品质量安全的影响较小;平菇培养料中多菌灵农药会向平菇子实体转移,且影响平菇菌丝生长,建议慎用多菌灵。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