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氮磷钾配比对组培滇龙胆生长及有效成分的影响
《耕作与栽培 》 2024
摘要:为了分析培养基中不同氮、磷、钾营养水平对滇龙胆组培苗生长及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本研究以滇龙胆组培苗为材料,采用 L9(33)正交设计,研究培养基中氮、磷、钾不同用量与配比对滇龙胆生长指标及主要有效成分龙胆苦苷、獐芽菜苦苷、当药苷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不同氮、磷、钾配方培养的滇龙胆组培苗在生长性状及有效成分含量的方面均表现出显著差异性,3 种营养元素中,氮元素对滇龙胆组培苗的茎粗、根长、生根数、分支数及折干率影响最为明显,磷元素对根粗、单株鲜重及龙胆苦苷和当药苷含量影响最明显,钾元素对茎长、叶片数獐芽菜苦苷含量影响最显著.在滇龙胆组织培养过程中,可根据组培苗用途对培养基中的氮、磷、钾进行调整,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干热河谷植物化学计量特征与生物量之间的关系
《植物生态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了解植物化学计量学特征对生物量变化的响应机制对预测全球变化下植物生产力以及生态系统功能具有重要意义。为了了解干热河谷地区植物化学计量学塑性变化与植物生物量变化的关系,该研究以当地的典型燥红土为基质,观察水分、养分以及二者的交互作用对6种植物的生长的促进作用,并分析这种作用与植物化学计量学特征变化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水分、养分、物种及其二元交互作用对植物生长具有显著的作用。养分添加处理增加了32.55%的生物量,高频次水分处理增加了31.35%的生物量,水分与养分复合处理下生物量增加了110.60%。植物化学计量学特征的变化与植物生物量对处理的响应具有显著相关性。其中,植物总体K:Ca、K:Mg、K:Mn、K:Zn、Mg:Mn的变化与植物生物量的变化呈正相关关系,表明水分和养分处理对植物生长的促进作用影响了植物养分的平衡,主要的变化趋势是高含量元素与低含量元素的计量比随着生物量的增加而不断增加。此外,相对于植物生物量变化,处理类型和物种因素对多数化学计量学特征变化无显著影响,表明水分和养分处理对化学计量学的影响具有相同的驱动机制,即通过生物量变化最终影响化学计量学变化。植物生物量对水分和养分的响应可对植物化学计量学特征以及生态系统功能产生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 生态化学计量学 微量元素 大量元素 可塑性 生物量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