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2种云南特色小米辣果实成熟过程中代谢物比较分析
《热带作物学报 》 202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辣椒及其制品以其独特的风味深受各国人民喜爱,而代谢物质的组成及其含量对辣椒风味品质有重要影响。小米辣是云南区域性特色辣椒品种,因其营养成分丰富、辣味香浓深受消费者青睐。为了探明不同栽培种云南特色小米辣果实在成熟过程中代谢产物和代谢途径的异同,本研究以绿熟期和红熟期云南本地传统小米辣(Capsicum frutescens L.)和晶翠(C. baccatum L.)小米辣果实为研究对象,借助非靶向代谢组技术揭示2种小米辣果实在不同生育期的代谢物变化和代谢途径差异。结果表明:在云南小米辣中共鉴定出12类880个代谢产物,其中脂类、有机酸类占比最高,表明云南小米辣营养物质丰富,可以作为一种潜在的功能性食品原料。差异代谢物的种类、数量因生育期、品种差异出现显著不同,但小米辣红熟果较绿熟果的营养物质更丰富;2种栽培种相比,云南本地小米辣中的黄酮类物质较丰富,而晶翠中的氨基酸数量、种类更多。从不同比较组筛选出特有差异代谢物,黄酮类、甘油磷脂类、氨基酸类等物质可作为2种栽培种在不同生育期的潜在生物标志。KEGG富集分析发现包含了常见代谢物的代谢通路(脂质、氨基酸、糖类、碳水化合物、次生代谢产物、萜类和多酮类等),小米辣在2个生育期的关键代谢通路主要富集在甘油磷脂代谢通路、黄酮和黄酮醇生物合成、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苯丙素的生物合成,并找到不同比较组特有差异代谢通路。综上,2种小米辣果实代谢物种类、数量差异显著且独具特色,本研究结果为小米辣风味品质育种及后期采收策略提供数据支持。
关键词: 小米辣 不同生育期 非靶向代谢组 差异代谢物 代谢途径


云南地方小米辣资源评价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西南农业学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为加强小米辣资源的研究利用.[方法]对调查收集的云南86份小米辣资源27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评价及聚类分析.[结果]云南小米辣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丰富,17个质量性状,叶色多样性指数最高为4.439,茎茸毛多样性指数最低为4.325;10个数量性状,单株果数变异系数最大为45.12%,果肉厚最小为13.80%;基于各种质之间的遗传差异,把86份小米辣种质聚类划分为6大类群:第Ⅰ类群32份材料,占37.21%;第Ⅱ类群16份材料,占18.60%;第Ⅲ类群28份材料,占32.56%;第Ⅳ类群6份材料,占6.98%;第Ⅴ类群2份材料,占2.33%;第Ⅵ类群2份材料,占2.33%.前6个主成分贡献率累计达88.76%,第一、二、三、四主成分分别反映产量构成因子、株型、果实性状、熟性.[结论]云南小米辣地方种质资源间变异较大,遗传多样性丰富.


云南地方小米辣资源与分布特点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查阅整理相关资料,以实地调查为主,基层农科人员座谈和走访农户为辅的方式对云南13个地州29个县市小米辣资源进行实地调查,分析云南小米辣资源分布特点、种类和民族利用现状,摸清云南小米辣分布特征及资源应用状况,保护云南小米辣遗传多样性并进一步科学开发利用.调查收集到小米辣资源86份,分属黄白壳、浅绿壳、绿壳、深绿壳、紫黑壳、金黄色6种类型,其中黄白壳、浅绿壳资源类型分布地域广泛,紫黑壳、金黄色资源类型分布区域狭窄;滇南低海拔区域小米辣资源分布种类最为集中,分布数量及种类随着海拔升高而逐渐减少;低海拔气温高的地区小米辣果形小,果味辣;随海拔的逐渐升高,果形逐渐增大,果肉增厚,辣味逐渐减少.傣族、哈尼族对小米辣资源的利用最为普遍,资源保存最为丰富,回族、傈僳族小米辣资源利用较少,资源保存较少.本研究为云南小米辣资源分类、保护与开发利用提供建议和基础数据.


引发剂对小米辣种子萌发的影响
《广东农业科学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小米辣(Capsicum frutescens L.)是半驯化小果型辣椒品种,属亚热带喜温作物。用3种引发剂KNO3、GA3、PEG对小米辣进行引发处理,结果表明引发剂不同程度的促进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其中GA3处理后的种子均能达到良种质量标准。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