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4种缓释肥对香石竹生长和开花的影响
《江西农业学报 》 2018
摘要:针对我国香石竹种植中普通化学肥料养分利用率较低、多次追肥费时费工等问题,以香石竹"马斯特"品种为试验苗,采用常规施肥为对照,选用4种缓释肥开展缓释肥料的香石竹生长与开花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施用美乐棵缓释肥的香石竹的株高、叶面积、花蕾、花冠和切花产量均显著高于常规施肥和其他施肥处理(P<0.05),切花产量达144.17万支/hm~2,高常规施肥3.4%,奥绿肥效果次之,其他缓释肥与常规施肥差异不显著。因此,可以以一次基施的形式施用美乐棵缓释肥代替多次追肥的常规化学肥料,以满足香石竹生长与开花的需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品种薰衣草在云南地区的生长适应性评价
《山西农业科学 》 2017
摘要:为研究香料植物薰衣草(Lavandula angustifolia Mill)在云南省的栽培适应性评价,从美国、德国、日本等地区引进表现优异的薰衣草品种12个和常规栽培品种3个,于2013—2015年在云南省昆明地区进行栽培适应性试验,并对生物学性状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筛选出2个观赏类薰衣草齿叶薰衣草和西班牙之眼,西班牙之眼为1年生草本植物,植株生长较快,播种后60 d便能开花,花蓝色,一年中可连续开花,直至冬天低温及遇雪死亡。进口品种中,狭叶薰衣草维琴察、优雅天蓝色、优雅雪白和优雅紫色的耐寒性强,全株具有甜香气味,植株香味独特,观赏性状好;适合作盆花品种迷你蓝,植株矮小,株型紧凑,每棵植株能同时抽出7~14个花序;晚花品种为莱文丝和希德,花期比同批次品种相对晚15~27 d。从狭叶薰衣草部分品种中均能提炼出精油,其中,精油含量最高达1.522%,最低为0.289%。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地区薰衣草引种栽培技术
《江苏农业科学 》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为扩大香料植物薰衣草在云南省的栽培范围,于2012年从美国、德国、日本等地区引进表现优异的薰衣草品种种子,并于2013—2014年在云南省昆明地区进行栽培适应性试验。结果表明:进口薰衣草种子出苗率高,出苗整齐一致,幼苗移栽下地前要精心管护,成活率一般,平均出苗率和成活率分别为93%、75.7%;生长发育较快,大多数品种当年开花,部分品种须经过低温处理后才能开花,适合盆栽品种为迷你蓝,株高最矮只达15 cm,开花最早品种为西班牙之眼,2.5个月左右就能开花;耐寒性和抗旱性强,当年生苗在昆明能自然越冬,能忍耐昆明地区1个多月的持续干旱气候条件。本研究初步认为,薰衣草能适应昆明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在该区具灌溉条件的地方有引种栽培的可能性,但大面积栽培有待继续试验研究。
关键词: 薰衣草 引种 移栽 出苗率 成活率 开花 性状 云南地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芸薹种作物开花相关基因BrFLC2的InDel标记
《园艺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具有不同开花习性的9份芸薹种作物为试材,根据开花相关基因BrFLC2序列设计引物进行PCR扩增,发现9份材料均获得约1 400 bp的片段。通过克隆测序分析发现9份材料存在片段大小差异,因此开发了与此相关的BrFLC2的InDel标记。通过对来自8个不同栽培种群的146份自然群体材料的基因型检测与开花时间的相关性分析发现:开花时间早晚与BrFLC2的InDel的基因型显著相关(r=0.412,P<0.01)。Del基因型材料开花时间(平均71 d)明显比In基因型(平均109 d)早。研究证明该标记与开花时间表型显著相关,可以用来进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