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异色瓢虫(模糊匹配)
2条记录
异色瓢虫对绣线菊蚜捕食功能研究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异色瓢虫对绣线菊蚜的捕食能力,在室内初步研究异色瓢虫成虫对绣线菊蚜的捕食功能,采用Holling-Ⅱ型方程对异色瓢虫捕食绣线菊蚜的作用进行拟合.结果表明,异色瓢虫成虫对绣线菊蚜的捕食功能符合Holling-Ⅱ模型,其瞬时攻击率为1.65,处置时间为0.004.通过Hassell和Valley的干扰效应模型,异色瓢虫自身密度增加会导致种内干扰影响,干扰参数为0.86,其对绣线菊蚜的寻找效应随蚜虫密度上升而下降,最佳寻找密度为68.68头.异色瓢虫对绣线菊蚜有很强捕食能力,室内试验成虫24 h最大捕食量为144头.

关键词: 捕食功能 异色瓢虫 绣线菊蚜 干扰效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异色瓢虫的发生及其对苹果绵蚜的控制作用

西南农业学报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异色瓢虫是苹果绵蚜的主要捕食性天敌昆虫,其在苹果园的初发期在2~3月,高峰期在3~4月。异色瓢虫在生草园的初发生期与高峰期均比清耕园提前了半个月至1个月,且活动时间延长。研究表明,异色瓢虫成虫Harm onias axyridis(Pallas)对苹果绵蚜成虫Eriosoma lanigerum(Hausmann)的捕食功能反应符合HollingⅡ型,其模型是Na=1.3868N/(1+0.01922N),捕食量随苹果绵蚜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异色瓢虫的日最大捕食量和最佳寻找密度分别为55.9头和22.5头,异色瓢虫干扰反应的数学模型为E=37.2P-0.1683。异色瓢虫的捕食量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关键词: 异色瓢虫 苹果绵蚜 发生 捕食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