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民族用法(模糊匹配)
2条记录
珠子参历史沿革及民族习用考证

亚太传统医药 2024

摘要:珠子参是西南地区民族常用药,亦是珍稀濒危药材。历代本草对珠子参的记载较为简略,且存在同名异物的现象,易造成市场混乱。通过对古代本草及现代书籍梳理,对珠子参名称、产地、基原、炮制加工及功效等进行考证。结果发现,珠子参别名多以形态及产地命名,现多分布于我国西南地区,珠子参有两个来源,且二者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版等大部分药材标准中均作为竹节参的变种处理,产地加工及炮制方法在各地炮制规范中差异不明显,珠子参以补血活血、补气以及清热止痛的功效较为突出。

关键词: 珠子参 本草考证 历史沿革 民族用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精的本草考证及民族用法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黄精最早载于《名医别录》,作为药食两用中药材出现,具有较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但尚未见对其药食同源内容进行系统考证。黄精与玉竹形态相似,常被混淆使用,且"女萎"与"葳蕤"常被认为基原同为玉竹。通过整理历代本草古籍,以明晰"黄精""女萎"和"葳蕤"三者关系;从品名、采收加工、性味归经、功效主治、食药记载和使用禁忌来追溯黄精药食同源的历史沿革;并梳理黄精在少数民族医药中的应用,以期传承和发展民族医药。结果表明,古时"黄精"及其异名源于象形、功能、产地等,名称蕴含丰富的神话色彩和道家思想;"黄精""女萎"和"葳蕤"为3个物种,与前人考证不同;黄精幼苗、花、实及根茎均可食用或入药,其食用记载多于药用记载;《云南民族药志》《中国民族药志要》和《中国民族药辞典》等22本少数民族医药著作记载了26个民族对12种黄精的认识和应用;各民族因生存环境、生活方式、人文习俗等差异,形成了极具特色的医药文化。

关键词: 黄精 药食同源 食药用方 本草考证 民族用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