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活性氧(模糊匹配)
2条记录
Ag-SiO_2核壳型纳米粒的制备及其抗菌作用

生物加工过程 2014 CSCD

摘要:利用抗坏血酸对AgNO3进行还原,生成银纳米粒核心,并通过正硅酸四乙酯的水解与聚合反应获得SiO2介孔外壳,制备平均粒径约为92.9 nm的Ag-SiO2核-壳型纳米粒。Ag-SiO2纳米粒可以显著地抑制香石竹镰刀菌的生长,最小抑菌质量浓度为4μg/mL,并可抑制香石竹镰刀菌菌丝生长和孢子分生。Ag-SiO2纳米粒处理2~4 h后,菌丝体的过氧化氢酶、总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活力增强,提示Ag-SiO2纳米粒抗菌机制和活性氧诱导相关。

关键词: 银-二氧化硅核壳型纳米粒 抑菌 香石竹镰刀菌 活性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氮胁迫条件下稻瘟病菌分泌蛋白与水稻悬浮细胞互作中“活性氧”变化分析

西南农业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CH-63和TH-16 2个致病性差异显著的稻瘟病菌株为材料,在氮胁迫培养条件下进行液体培养,经培养2 d后,采用铵盐沉淀及透析纯化提取稻瘟病菌培养滤液中的致病性分泌蛋白。以24个IRRI水稻抗稻瘟病单基因系和普感品种丽江新团黑谷(LTH)的成熟种胚为材料,诱导愈伤组织并构建水稻悬浮细胞系。以构建成功的感病品种LTH和抗病品种IRBL-9的水稻悬浮细胞系为材料,接种稻瘟病菌致病性分泌蛋白并对活性氧浓度变化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感病与抗病品种在接种前12 h均出现活性氧迸发,且均出现2个峰值。比较稻瘟病菌株TH-16和CH-63分泌蛋白接种IRBL-9与LTH后H2O2浓度变化特征,发现分泌蛋白致病性强弱与H2O2浓度变化呈正相关,CH-63产生的强致病性分泌蛋白引起活性氧浓度的快速增加。TH-16产生的弱致病性分泌蛋白接种IRBL-9与LTH后活性氧浓度则增加不明显。上述研究对于深入了解稻瘟病菌与水稻之间的相互识别、信号传导和应答过程,阐明水稻对稻瘟病菌的抗性机制、水稻与稻瘟病菌互作的分子机理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氮胁迫 分泌蛋白 致病性 悬浮细胞系 活性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