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滇中地区(模糊匹配)
7条记录
北美冬青奥斯特在滇中地区引种的坐果特性

山西农业科学 2025

摘要:滇中地区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北美冬青种植区域.为解决当地北美冬青切枝/盆栽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为滇中地区北美冬青奥斯特的栽培措施制定及挂果期管理提供参考,以安宁种植的北美冬青奥斯特为试验材料,观察其物候期,测定其雄花的花粉活力及雌花的柱头可授性,并通过人工授粉方式观测其果实生长发育特性.结果表明,滇中地区种植的北美冬青奥斯特于 3月中旬萌发,4月上旬长梢,5月中旬开花,6月上旬至9月上旬果实膨大,9月中旬至10月上旬果实成熟;雄花新鲜花粉离体培养1 h的萌发率为8.68%,培养6 h的萌发率为25.12%;新鲜花粉授粉于雌花柱头2 d后的萌发率可达75.23%,平均花粉管长度为1 088.70 μm,且进入胚珠,结果显示,其雌/雄花育性正常;从人工授粉到果实显红大约需要100 d,到果实成熟大约需要125 d,果实生长呈先快后慢的单S生长曲线.

关键词: 北美冬青 滇中地区 物候 育性 果实生长发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18个高山杜鹃品种在滇中地区的生长适应性

西南农业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为筛选出适合于滇中地区种植的高山杜鹃品种。【方法】对引进种植5年的18个高山杜鹃品种植株高度、冠幅、分枝数、当年生枝叶簇宽度、当年生枝长度和粗度、当年生枝叶片数量及开花情况进行观测。【结果】18个引进品种的株高、冠幅和分枝长势均较好,长势最好的品种是English Roseum,株高达110 cm,冠幅达123.3 cm,分枝达86个,并且其增长量显著高于其他品种;植株当年枝长度和粗度、当年生枝叶片数、当年生枝叶簇宽度的生长表现大多数都较好,只有Blue Peter、Jun Ifeuer、Brigitte和Blue Peter等少数品种增长较为缓慢;在开花的11个品种中, Halfdanlem、Blue Peter、English Roseum等品种的开花性状表现较好。【结论】高山杜鹃适合在滇中地区栽植,其中栽植效果较好的品种是English Roseum、Halfdanlem和Jun Ifeuer。

关键词: 高山杜鹃 引种 适应性 滇中地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滇中地区一串红制种提高芽率的主要措施

现代农业科技 2014

摘要:介绍滇中地区一串红制种情况,分析影响一串红制种芽率的因素,提出"末花封顶摘心"和"采收后及时取种"2项技术,使种子芽率能提高到85%,对一串红制种产业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关键词: 一串红 制种 提高芽率 技术措施 滇中地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滇中地区春季青花菜引种观察试验初报

长江蔬菜 2010

摘要:2007年春引进40个青花菜品种,在昆明市海拔1920m的试验地安排青花菜引种观察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玉皇、优秀、捷保鲜2号、佳绿、艾伦特产量较高,抗病性较好,蕾粒表现中或细,商品性状优良,综合表现较好,适宜在滇中地区种植,可进一步参加翌年的品种比较试验。

关键词: 青花菜 引种观察试验 滇中地区 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滇中地区秋季花椰菜品种比较试验

长江蔬菜 2010

摘要:在昆明市海拔1920m的试验地安排6个花椰菜品种进行品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白阳、赛白80两个品种花球洁白,球形规正,适宜滇中地区作秋季栽培。

关键词: 花椰菜 品种比较试验 滇中地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滇中地区栽培唐菖蒲叶焦枯原因初探

西南林学院学报 2003

摘要:试验发现滴灌和园土普通棚栽培唐菖蒲“江山美人”(A2 2 2 )、“苏小娇” (A60 4 )、“嫦娥”(A436)叶焦枯病发生率比法国棚喷灌和苗土条件分别高 77%,1 8%,77%,土壤与大棚交叉试验表明 :普通棚种植唐菖蒲“江山美人”、“苏小娇”、“嫦娥”的叶焦枯发生率比法国棚高 84%,2 1 %,79%.检测发现法国棚唐菖蒲“苏小娇”叶片所含超氧歧化酶SOD比普通棚高 ,丙二醛(MDA)含量却比普通棚低 .说明土壤离子特性 (Ec值 ,pH值 )不是叶焦枯病致病的主导因子 ,高温、干燥的气候条件才是主要原因 .

关键词: 唐菖蒲 叶焦枯 云南 滇中地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滇中地区几种作物施用稀土复合肥效果研究

稀土 2000 北大核心

摘要:滇中地区的几种作物上施用含稀土复合肥比施用等养分含量的不含稀土复合肥确有显著的增产效果 ,小麦增产为 1 2~ 2 8% ,油菜增产 2 .7~ 9.8% ,水稻增产 6.8~ 1 3.2 % ,玉米增产 7.9~ 1 3.4%。稀土协调了作物产量构成因素 ,如小麦平均穗粒数提高了 0 .3~ 3.3,千粒重增加了 4~ 6.5克。施用含稀土复合肥有较显著的经济效益 ,例如小麦每亩可纯增收 1 1~ 50元。试验表明 ,施用含稀土复合肥 ,最好在前期及中期施用 ,不同的作物要根据其需肥规律加以调整才能达到最佳增产效果。

关键词: 稀土复合肥 作物 滇中地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