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农业学报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滇南中蜂的周年状况及气候的相关性,探明各压力因素间与蜜蜂群势的联系,为滇南中蜂保种提供依据,于2018年1-12月每隔15 d用测子框测定90群蜜蜂群势,并以气候仪观察气象变化,分析蜜蜂的幼虫数、蛹数、工蜂量与蜜粉存储量的相关性,并探讨危及蜜蜂健康的各类潜在因素.结果表明:蜂群在冬、春季增殖激烈,全年中群势呈波澜起伏状;全年气候表现为冬春季降雨量少,温度波动较大,夏秋季节炎热湿润;主成分分析表明,温度是构成蜂群变化的最主要的成分(a=0.977);蜂群内部蜜粉存储量与工蜂量(r=0.580)及卵/幼虫量(r=0.386)呈显著的正相关性,与温度(r=-0.248)呈显著的负相关.在周年变化中,滇南中蜂群势受蜂群外部因素和蜂群内部因素影响,外部因素具有季节性,内部因素由蜂群管理方式决定.
关键词:
滇南中蜂
气候
群势
季节性
蜂群管理
《蜜蜂杂志
》
2020
摘要:滇南中蜂是在横断山脉南麓生态条件下,经长期自然选择而形成的中华蜜蜂的一个类型.该蜂种耐高温、高湿.工蜂喙短,采集半径小,蜂群群势小,对当地丰富的蜜源资源和高热、高湿环境适应性强,是滇南适应性较强的中蜂类型,蒙自地区是其主要分布区之一.经过近几年养蜂实践,对滇南中蜂的快速繁殖探索一种新方法,采用2种箱体交替使用,有效地解决了蜂群在气温低时繁殖慢的弊端,达到快速繁殖蜂群的目的.
关键词:
滇南中蜂
快速繁殖
分蜂
方法
《中国蜂业
》
2020
摘要:云南是我国蜜粉源植物最丰富的地区,也是我国蜂种资源最丰富的区域,蜜蜂属九大蜂种中在云南分布的就有6种.其中滇南中蜂是在横断山脉南麓生态条件下,经过长期自然选择而形成的一个类型.摸清滇南中蜂分布区域内的蜜粉源植物种类以及开花泌蜜规律,可以更好地了解滇南中蜂的蜂群增长规律,对养蜂生产有一定的指导作用.通过调查,滇南中蜂分布区域内共有62种蜜粉源植物,其中23种为主要蜜粉源植物,39种为辅助蜜粉源植物,这些植物大部分是栽培作物,少部分是野生植物.
关键词:
滇南中蜂
蜜粉源植物
中华蜜蜂
《蜜蜂杂志
》
2016
摘要:为研究补充饲喂云南本地产橡胶蜜对中蜂蜂群春繁的影响,以位于北回归线附近的国家蜂产业体系红河综合试验站示范蜂场为试验点,选取滇南中蜂蜂群10群,以橡胶蜜和蔗糖为食物,进行补充饲喂试验。5 cm×5 cm方格网框统计的方法,每21 d测定1次蜂群内卵、幼虫和蛹及工蜂数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饲喂橡胶蜜组蜂群内卵、幼虫和蛹的数量多于饲喂蔗糖溶液组的蜂群,且饲喂橡胶蜜组蜂群内工蜂数量一直为正增长。在缺少蜜粉源的春繁期,给滇南中蜂蜂群补充饲喂橡胶蜜更有利于促进蜂群繁殖。
关键词:
橡胶蜜
滇南中蜂
春繁
卵虫
蛹
工蜂
《中国蜂业
》
2014
摘要:为了研究云贵高原中蜂与滇南中蜂在形态学上的差异,对云南省各地的中蜂样本进行了形态测定分析。38个形态特征的测定结果表明滇南中蜂比云贵高原中蜂颜色较浅,体型相对较小;聚类分析得出:北回归线以南地区主要是滇南中蜂的分布区,北回归线以北地区主要是云贵高原中蜂的分布区。由此可知,北回归线对滇南中蜂和云贵高原中蜂划分具有重要的地理分隔意义,为深入系统的研究两个地方品种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云贵高原中蜂
滇南中蜂
形态学
北回归线
划分标准
《黑龙江畜牧兽医
》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解育种过程中不同条件对滇南中蜂蜂王初生重的影响,优化滇南中蜂蜂王的选育方法,试验比较了蜂群内自然繁殖的蜂王与人工培育的蜂王的出生率和初生重。结果表明:不同组间幼虫成活率相同时,蜂王的出生率无明显差异;自然蜂王的初生重为(0.159 1±0.020 3)g,人工蜂王的初生重为(0.126 1±0.008 7)g,自然蜂王的初生重与人工蜂王的初生重相比高26%,且差异显著(P<0.05)。
关键词:
滇南中蜂
初生重
自然育王
人工育王
《中国农学通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摸清云南蒙自地区整个中蜂场春繁季节中蜂囊状幼虫病病毒(CSBV)的感染及其病毒株分化情况。运用RT-PCR对57群滇南中蜂进行CSBV带毒率检测和遗传变异分析。结果表明:该蜂场有26群滇南中蜂感染CSBV,感染率为45.6%,其中隐性感染为31.57%,显性感染为14.04%。所选用的2对引物均能较好地对滇南中蜂CSBV进行分子识别鉴定,其中第二对引物更适合;种群间RNA序列变异分析表明:云南种群与重庆种群聚为一个分支,遗传距离为0.014。说明春繁季节是云南蒙自地区滇南中蜂CSBV发生的重要时段,应提早采取预防措施;CSBV病毒株在不同地区存在分化现象,云南种群与重庆种群遗传关系较近,推测CSBV地理距离与遗传距离可能有关系。
关键词:
滇南中蜂
中蜂囊状幼虫病病毒
春繁季节
感染率
遗传距离
《蜜蜂杂志
》
2012
摘要:为了观察滇南中蜂无王群的内部行为和采取相应的饲养管理技术,经过3个月对中蜂无王群从失王到全群灭亡过程的内部行为观察并对其他失王群采取相应的饲养管理技术试验,结果表明:中蜂群失王后2~5 d改造王台,当王台被清除后20~24 d工蜂开始产卵,3个月后蜂群全部死亡。对中蜂失王群采取相应的饲养管理技术后,蜂群发展良好,并可达到采集主要蜜源野藿香的理想群势。可对养蜂人员在失王时作出相应的饲养管理措施,确保蜂群的正常生活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
滇南中蜂
无王群
内部行为
饲养管理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