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滞育(模糊匹配)
2条记录
诱导蜂王滞育与出蛰方法对短头熊蜂繁育特性的影响

昆虫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驯化本土熊蜂为农作物授粉,是现代农业与生态保护协同发展的高质量之路。本研究旨在探明诱导云南本土优势熊蜂种——短头熊蜂Bombus breviceps蜂王滞育与出蛰方法对繁育特性的影响,以优化饲养关键技术,提高繁育效率。【方法】通过对短头熊蜂蜂王不同滞育期体重及存活率变化的统计,以及饲养不同体重、不同滞育期(滞育历时30, 60, 90, 120和150 d)和不同诱导出蛰方法(未经处理对照组、5℃冷藏90 d以及CO2处理5和30 min)处理的蜂王,记录蜂群发育(蜂王产卵前期、始见工蜂历时、始见子代蜂王历时、始见雄性蜂历时、蜂群工蜂数量达到6头历时、蜂群工蜂数量达到30头历时、蜂群工蜂数量达到60头历时及建群蜂王寿命)、群势(工蜂数量和子代蜂王数量)、繁育效率[蜂王产卵率、蜂群可应用率(工蜂数量50头以上的蜂群比例)和子代蜂王生产率]等繁育特性指标,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短头熊蜂成功交尾的蜂王体重符合正态分布,范围在0.4513~1.1928 g之间,平均为(0.8969±0.1219) g,出现频率最高的体重范围是0.8733~0.9788 g,占比61.2%。滞育期蜂王存活率与体重呈极显著正相关,二者均随滞育历时的延长而下降,滞育历时超过120 d时,蜂王存活率急剧下降。蜂王滞育前体重分别与蜂王产卵前期、蜂群始见工蜂历时、始见子代蜂王历时、始见雄性蜂历时、蜂群工蜂数量达到6头历时、蜂群工蜂数量达到30头历时、蜂群工蜂数量达到60头历时、建群蜂王寿命、工蜂数量及子代蜂王数量相关性都不显著,但是中等体重(0.8733~0.9788 g)的蜂王建群后子代蜂王生产率更高;蜂王滞育前体重和滞育历时对蜂群发育和群势的影响不产生交互作用,滞育历时与蜂群产生的工蜂数量和子代蜂王数量相关性不显著,但与蜂王产卵前期、始见工蜂历时、始见子代蜂王历时、始见雄性蜂历时、蜂群工蜂数量达到6头历时、蜂群工蜂数量达到30头历时、蜂群工蜂数量达到60头历时和建群蜂王寿命呈极显著负相关,随滞育历时的延长,蜂群发育期缩短。虽然滞育90 d的蜂王产卵率与滞育60和120 d的相近,但建群后工蜂数量多,蜂群可应用率及子代蜂王生产率高于滞育60, 120和150 d的蜂王的。5℃冷藏90 d和CO2处理的蜂王产卵前期、蜂群始见工蜂历时、蜂群工蜂数量达到6头历时、蜂群工蜂数量达到30头历时和蜂群工蜂数量达到60头历时极显著短于对照组;CO2处理30 min组蜂群的工蜂数量最多(496.4±101.1头),显著高于CO2处理5 min组的(364.4±132.1头)、5℃冷藏90 d组的(398.2±117.2头)和对照组的(253.0±44.0头),蜂王产卵率(100.0%)、蜂群可应用率(86.7%)和子代蜂王生产率(86.7%)依次高于5℃冷藏90 d组和CO2处理5 min组的,对照组的最低。【结论】短头熊蜂成功交尾的蜂王必须经历滞育才能正常建群繁育后代,且滞育前体重在0.8733~0.9788 g的蜂王繁育特性较好;5℃冷藏90 d和CO2处理均能诱导蜂王出蛰产卵建群。本研究结果可为短头熊蜂的高效繁育技术集成提供参考,对于本土熊蜂的保护和授粉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短头熊蜂 滞育 CO2处理 冷藏 蜂群发育 群势 繁育效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朱砂叶螨抗炔螨特品系滞育螨的药剂敏感性

农药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采用玻片浸渍法测定炔螨特与丁醚脲对该品系害螨滞育雌成螨的室内毒力,明确朱砂叶螨抗炔螨特品系冬季滞育雌成螨的药剂敏感性。[结果]24、48 h时炔螨特对抗性正常螨的抗性分别是敏感螨的7.58、4.72倍,炔螨特对抗性滞育螨的抗性分别是敏感螨的9.55、8.34倍,是抗性正常螨的1.26、1.77倍;在24、48 h时丁醚脲对抗性正常螨的抗性分别是敏感螨的5.73、5.34倍,丁醚脲对抗性滞育螨的抗性分别是敏感螨的7.28、7.05倍,是抗性正常螨的1.27、1.32倍。[结论]朱砂叶螨抗炔螨特品系滞育雌成螨对炔螨特和丁醚脲的敏感性低于抗性正常螨,因此在光照缩短、温度降低等环境条件下防治,需适当提高药剂质量浓度,且朱砂叶螨抗炔螨特品系对丁醚脲有较高的交互抗性,使丁醚脲防效减弱,田间施用时应根据实际情况提高丁醚脲浓度或使用交互抗性低的药剂进行防治。

关键词: 朱砂叶螨 滞育 炔螨特 丁醚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