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不同水肥供应量及施用方式对菠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灌溉排水学报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针对蔬菜生产中水肥过量供应造成水肥利用率过低且污染环境的问题,以菠菜为材料,研究使用太阳辐射量灌溉控制仪进行水肥管理时,不同水肥供应量对菠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以期为高效生产优质叶菜类蔬菜的水肥供应方式及供应量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撑。【方法】试验使用太阳辐射量灌溉控制仪进行水肥管理,当太阳辐射量累积值达到设定阈值时会进行定量灌溉,通过该仪器设置4个处理(W1处理低水肥、W2处理中水肥、W3处理高水肥、W4处理中水无肥)和对照W5处理(传统栽培)共5个处理,研究不同水肥量及水肥施用方式对菠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W5处理的株高和产量都低于W2处理和W3处理,硝酸盐量、栽培后土壤中NO3--N量和土壤EC值在所有处理中最高。W1处理和W4处理的株高及产量在所有处理中最低,其中W4处理的硝酸盐量、栽培后土壤中NO3--N量和土壤EC值在所有处理中最低。W2处理和W3处理的株高和产量都是所有处理中最高的,W2处理和W3处理之间的株高和产量差异不显著,而W3处理的水肥供应量是W2处理的1.4倍,且W3处理叶片内硝酸盐量是W2处理的1.4倍且差异显著。【结论】使用太阳辐射量灌溉控制仪进行菠菜栽培时,水肥供应方案以W2处理为宜。
干热河谷不同滴灌模式对鲜食大豆生物量分配、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江西农业学报 》 2020
摘要:为了优化干热河谷鲜食大豆滴灌模式,以鲜食大豆(G1005)为试验材料,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不覆膜充分滴灌(T1)、膜下充分滴灌(T2)和膜下控墒滴灌(T3)3种滴灌模式对鲜食大豆生物量及分配、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滴灌模式对鲜食大豆生物量及其分配比例产生显著影响,与T2相比,T1处理显著降低了鲜食大豆荚果生物量及其分配比例,T3处理显著增加鲜食大豆荚果生物量及其分配比例.(2)不同灌溉处理对鲜食大豆各部分生物量异速生长指数产生影响,与T2相比,T1处理荚果-根、荚果-茎、荚果-叶异速生长指数均增大,荚果生物量增长程度大于营养器官生物量增长量;T3处理叶-茎、叶-根、茎-根异速生长指数接近1,改变了根、茎和叶生长轨迹,促进鲜食大豆营养器官间生物量均衡分配.(3)不同灌溉处理对鲜食大豆产量产生影响,与T2相比,T1处理显著降低了鲜食大豆豆荚产量和灌溉水利用效率,T3处理豆荚产量变化不明显,但灌溉水利用效率明显提高.这表明T3处理通过增加生物量,平衡营养器官间生物量分配,增加了荚果生物量分配,进而提高荚果产量,提高灌溉水利用效率.
关键词: 干热河谷 鲜食大豆 灌溉方式 生物量分配 水分利用效率
干热河谷不同灌溉方式对甜玉米农田土壤水分分布和水分生产率的影响
《灌溉排水学报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优化元谋干热河谷膜下滴灌灌溉制度,通过大田灌溉试验,定位监测不同灌溉方式下甜玉米0~60 cm土层土壤水分分布,并分析了水分生产率的变化。结果表明,整个生育期内,单次灌水量378.45 m~3/hm~2+灌水周期5 d的灌溉处理下,20~60 cm土层土壤水分超过土壤田间持水率,0~40 cm土层土壤水分变化幅度较大,40~60 cm土层土壤含水率基本保持稳定,玉米产量最高,但是水分生产率最低。单次灌水量378.45 m~3/hm~2+灌水周期10 d的灌溉处理下,0~50 cm土层土壤含水率均低于土壤田间持水率,0~60 cm土层土壤水分变化幅度较大,比当地传统灌溉节水45.58%,产量没有显著差异,水分生产率最高。单次灌水量216.75 m~3/hm~2+灌水周期5 d的灌溉处理下,0~60 cm土层土壤水分均低于田间持水率,且变化幅度较大,水分生产率较低。当地甜玉米适宜灌水量为378.45m~3/hm~2,灌水周期为10 d。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