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玉米产量(模糊匹配)
2条记录
长期不同绿肥-玉米轮作对玉米产量和养分吸收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2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探讨长期施用不同绿肥条件下对土壤肥力和玉米产量的影响,为西南地区的绿肥选种提供参考依据。依托7年长期定位试验,选择3种绿肥品种,设置4个处理,冬闲+常规施肥(CK)、光叶紫花苕+常规施肥(CV)、肥田萝卜+常规施肥(CR)、黑麦草+常规施肥(CL),分析比较不同绿肥处理玉米产量、玉米养分吸收量、土壤养分含量的差异。不同绿肥处理下,2018—2023年6年的平均产量表现为CV>CR>CL>CK,且各处理之间差异显著。与CK相比,不同绿肥处理2年玉米籽粒平均氮、磷含量CV处理表现得最高,籽粒平均钾含量CL处理最高。秸秆平均氮含量CV处理较CK提升了约36.5%,秸秆平均磷含量CL处理比CK提升了约75%,秸秆平均钾含量CV处理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从2年均值可以看出,CV、CR、CL处理均不同程度地提升了玉米的籽粒氮、钾含量和秸秆氮、磷、钾含量。与CK相比,各处理2年的平均籽粒氮吸收量提高了1.3%~20.0%,籽粒钾吸收量提高了5.2%~47.9%,籽粒氮吸收效率从2年均值可得出提高了1.5%~20.4%、钾吸收效率2年均值提高了5.0%~52.9%,玉米籽粒吸收量和吸收效率均值表现为CV>CL>CR>CK。综合来看,不同绿肥处理均提升了土壤养分含量,其中光叶紫花苕对全氮和碱解氮含量的提升效果最明显,肥田萝卜和黑麦草均不同程度提升了土壤的磷、钾含量。因此,在西南地区绿肥选种种植中,选择光叶紫花苕可维持提升玉米产量,且能提高土壤生产力、促进玉米籽粒和秸秆氮、磷、钾养分吸收量、改善土壤肥力。

关键词: 绿肥品种 长期轮作 土壤肥力 玉米产量 养分吸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蓝花子不同翻压时期对耕地土壤肥力及后续作物产量的影响

云南农业科技 2014

摘要:为了明确蓝花子作为耕地绿肥利用的最佳翻压时期,通过田间试验,研究蓝花子不同翻压时期配合常规施肥对耕地土壤肥力、玉米作物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盛花期翻压蓝花子,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分别比常规施肥、盛花期前和盛花期后翻压蓝花子提高12.5%、5.7%、1.6%,玉米产量达到11 304 kg/hm2,比常规施肥、盛花期前和盛花期后翻压蓝花子分别提高10.42%、2.1%、1.28%。盛花期是翻压蓝花子的最佳时期。

关键词: 蓝花子 翻压时期 土壤有机质 玉米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