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加工兼鲜食型优质甘薯品种"徐紫3号"山地栽培密度试验
《云南农业科技 》 2025
摘要:为筛选出甘薯品种“徐紫3号”在建水山地适宜的种植密度,设计了66675株/hm2、50010株/hm2、40005株/hm2和33330株/hm24种不同的种植密度,并调查了甘薯的生育时期、形态特征、地上部鲜重、薯块产量和商品薯率等指标。结果表明,不同种植密度对“徐紫3号”的生育期无影响;但种植密度过大(66675株/hm2)会造成分枝数减少,商品薯率降低,小薯率增加;而种植密度过小(33330株/hm2)会造成主蔓长增加,根冠比降低,产量损失严重;只有密度在40005株/hm2与50010株/hm2时,田间产量较高,折合单产分别为35217 kg/hm2和35661 kg/hm2,且能保持较高的商品薯率。综上所述,建水县山区坡耕地种植“徐紫3号”的密度应在40005~50010株/hm2为宜。


中国水稻微核心种质不同生育时期耐冷性鉴定及其相关分析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204份中国水稻微核心种质为试验材料,进行了水稻发芽期、芽期、幼苗期、孕穗期等耐冷性鉴定及其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水稻各生育时期耐冷性在籼粳亚种间、各种质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粳稻种质的耐冷性明显强于籼稻种质,但籼稻种质中也存在耐冷性较强的种质。高阳淀稻大红芒、肥东塘稻、木樨球、卫国、兴国、山酒谷、中花8号等粳稻种质和包选21号、红米三担白、寸谷糯、红谷等籼稻种质在水稻各生育时期均表现较强的耐冷性,在水稻耐冷性育种及耐冷基因发掘研究中应加以利用。自然低温和冷水胁迫下水稻结实率与低温下发芽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而与死苗率呈显著负相关,即低温下发芽期耐冷性和芽期耐冷性强的水稻种质一般表现为较强的孕穗期耐冷性。认为低温下发芽率和芽期低温处理后的死苗率可以作为孕穗期耐冷性早期鉴定的间接指标。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