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基于CARAH预警系统对8种马铃薯晚疫病新型杀菌剂的防效评估
《西南农业学报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筛选马铃薯晚疫病防控新型高效绿色杀菌剂及生物农药,为科学合理使用高效杀菌剂开展马铃薯晚疫病绿色防控提供指导。【方法】在优化的马铃薯晚疫病CARAH预警系统指导下,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对6种新型杀菌剂及2种植物源农药在马铃薯主栽品种合作88上进行大春马铃薯晚疫病田间药效评估,评价不同杀菌剂对马铃薯叶部和茎部的晚疫病防效。从预测中心病株开始,晚疫病每完成一代侵染进行一次防控。【结果】预警系统预测合作88将在7月2—4日出现中心病株,田间调查显示,对照处理7月3日出现马铃薯晚疫病中心病株,优化的预警系统预测中心病株出现时间的准确率达100%;根据预警系统指导,从7月1日第一次施药至8月30日最后一次施药共开展9次防控。对马铃薯叶部和茎部晚疫病调查显示:8种杀菌剂对马铃薯叶部和茎部晚疫病的防效分别在85.50%和87.50%以上,其中31%噁酮·氟噻唑的防效最高,分别达到95.00%和96.75%;植物源杀菌剂0.3%丁子香酚的防效较高,分别达到90.50%和92.50%。预警系统指导下应用8种杀菌剂对马铃薯增产显著,增产幅度在116.29%~257.69%,对照处理的商品薯率仅为38.27%,杀菌剂防控的商品薯率为71.60%~79.94%。【结论】CARAH系统测报与田间晚疫病的实际发生高度吻合,可精准指导晚疫病防控。6种化学杀菌剂和2种植物源农药对马铃薯晚疫病均有较高防效,推荐在生产中用于晚疫病防控,尤其是植物源农药丁子香酚替代化学杀菌剂的应用可以显著减少化学杀菌剂的使用量。
关键词: 马铃薯晚疫病 化学杀菌剂 植物源农药 田间防效 CARAH预警系统


7种杀菌剂对玛咖霜霉病的田间防效
《中国植保导刊 》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霜霉病是玛咖繁种期的主要病害之一,严重时可造成玛咖种子大量减产.为筛选出有效防治玛咖霜霉病的化学药剂,以7种常规杀菌剂为供试药剂,对玛咖繁种期发生的霜霉病进行了防治试验.结果表明,以间隔期10 d在田间连续喷施3次后,10%烯酰吗啉水乳剂1 200倍液、64%噁霜·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8%甲霜·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处理对玛咖霜霉病的防效均可达到90%以上,其中以10%烯酰吗啉水乳剂的防效最佳,第3次施用后防效为97.79%.


几种生物杀菌剂对桑褐斑病的田间防效及对家蚕的安全性评价
《广西蚕业 》 2024
摘要:为了筛选对桑褐斑病防效好且对家蚕安全的生物农药,采用田间喷雾法测定几种生物农药对桑褐斑病菌田间防效和食下毒叶法测定生物农药对家蚕(3龄起蚕)的急性毒性。连续两年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几种生物农药的防效由高到低依次是250 g/L阿米西达SC、100亿CFU/g枯草芽孢杆菌WP、6%寡糖·链蛋白WP、26.9%硅鲨AS、3亿CFU/g哈茨木霉菌WP、1%香菇多糖AS、2.3%黄氏多糖AS。7种药剂对家蚕3龄起蚕毒性均为低毒,除了250 g/L阿米西达SC添食会引起家蚕中毒死亡和中毒症状外,其余药剂均无家蚕中毒和死亡现象。结合田间防效和家蚕急性毒性,250 g/L阿米西达SC、枯草芽孢杆菌WP、6%寡糖·链蛋白WP、26.9%石英AS和3亿CFU/g哈茨木霉菌WP的防效较好并具有持续性,在桑褐斑病的田间防治中可替代或轮换化学农药。
关键词: 生物农药 杀菌剂 桑褐斑病 田间防效 家蚕 安全性评价


化学农药混合矿物油乳剂对柠檬害螨的 防治效果
《农业科学研究 》 2019
摘要:探讨了2种矿物油乳剂与2种杀螨剂混合使用对3种柠檬害螨的田间防效.单一用药时,15%哒螨灵乳油1000倍液对3种柠檬害螨的田间防效最差,防治后第1 d、第3 d及第7 d田间防效均处于60%以下.混合使用时,97%法夏乐乳油50倍液+5%阿维菌素乳油1500倍液、97%法夏乐乳油50倍液+15%哒螨灵1000倍液、97%法力佳乳油200倍液+5%阿维菌素乳油1500倍液及97%法力佳乳油200倍液+5%哒螨灵乳油1000倍液防治后第3 d和第7 d田间防效可达到70%以上.因此,3种柠檬害螨已对哒螨灵产生了抗药性,矿物乳油与其他化学农药混用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
关键词: 矿物油乳剂 柑橘全爪螨 六斑始叶螨 柑橘锈壁虱 田间防效 柠檬


氯虫苯甲酰胺、阿维菌素与苏云金芽胞杆菌桶混对不同地区抗性小菜蛾的防治效果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云南通海、湖北武汉、海南海口田间小菜蛾种群对氯虫苯甲酰胺、阿维菌素、苏云金芽胞杆菌抗药性现状及其桶混的田间防治效果,为小菜蛾抗性治理策略提供参考,推进化学农药减量控害。采用叶片浸渍法和田间小区试验对以上3种杀虫剂进行抗药性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3个地区小菜蛾田间种群均对阿维菌素产生了高水平抗性,抗药性倍数为276.0~1062.0倍,对氯虫苯甲酰胺抗药性达到中等至高水平抗性,抗药性倍数为60.0~671.0倍,对苏云金芽胞杆菌表现为中等及以下水平抗性,抗药性倍数为5.1~15.2倍。田间防治效果和抗性水平呈现出一定的相关性,苏云金芽胞杆菌药后7 d均达到70%以上,而氯虫苯甲酰胺、阿维菌素单剂药后7 d防治效果均达不到60%。氯虫苯甲酰胺、阿维菌素和苏云金芽胞杆菌桶混处理的田间防治效果在以上地区分别为88.70%和81.50%,防治效果较好,桶混处理防效与各单剂相比差异极显著。因此,建议可以桶混、轮换使用苏云金芽胞杆菌,以提高对小菜蛾的持续控制效果。


90%灭多威可湿性粉剂对桑粉虱的防效及家蚕的安全性评价
《中国蚕业 》 2012
摘要:为明确90%灭多威可湿性粉剂对桑粉虱的防治效果及对家蚕的安全性评价,采用叶片浸渍法和田间常规喷施法测定了90%灭多威可湿性粉剂对桑粉虱卵、成虫的防效及施药后不同时间的桑叶对家蚕的安全性。结果表明:在试验室中稀释3 500倍液的对桑粉虱卵的孵化抑制性最强,处理后120 h的孵化率为1.78%;稀释5 000倍液的次之,120 h后的孵化率为13.46%。田间施药后7 d对桑粉虱的防治效果是3 500倍>5 000倍>10 000倍;90%灭多威可湿性粉剂对家蚕的毒性是1 250倍>2 500倍>5 000倍液,喷药后5 d的桑叶对家蚕添食的中毒率分别为61.11%、46.67%和3.33%,但药后8 d的桑叶对家蚕添食无中毒蚕现象,药后11 d的桑叶饲喂家蚕,能显著降低家蚕的全茧量、茧层量和茧层率,药后14 d的桑叶对家蚕和茧质均无影响。因此,桑园中使用90%灭多威可湿性粉剂防治桑粉虱时,可稀释3 500倍喷施,施药后14 d方可采叶饲喂家蚕。
关键词: 90%灭多威可湿性粉剂 桑粉虱 田间防效 家蚕 残毒期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