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种子活力(模糊匹配)
9条记录
基于多光谱成像的颜色特征在水稻种子活力检测上的应用

杂交水稻 202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水稻是全球一半以上人口的主要粮食作物,而水稻种子活力对种子质量和稻谷产量有至关重要的影响。现有的种子活力检测方法以发芽试验为主,属于破坏性的方法。为了弥补现有检测方法的不足,以6个水稻品种为材料,通过人工加速老化处理0、5、10和20 d,以获得不同活力梯度的种子,利用多光谱成像系统采集水稻种子多光谱图像和颜色特征数据,研究基于多光谱成像中颜色特征和nCDA(归一化典型判别分析)图像中的CIELab色空间值,用于评估水稻种子活力的可行性。结果表明,老化处理后,6个水稻品种的种子发芽时间整体延长,种子活力整体下降;6个品种的多光谱成像中CIELab值变化均不明显,且与种子活力指标间的相关性不显著;多光谱图像经nCDA转化后,nCDA能够将不同老化时间的种子进行区分,且nCDA图像中的CIELab a*、CIELab b*与4个活力指标呈极显著负相关,其中CIELab a*与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的相关性最高,相关系数分别为-0.659 3、-0.651 5、-0.661 7,表明基于多光谱图像的CIELab色空间颜色特征值在种子活力检测中具有应用潜力。

关键词: 水稻 种子活力 多光谱图像 颜色特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TTC染色的水稻种子活力定量分析

种子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揭示种子活力与TTC染色之间的定量关系,本研究以水稻种子CY-150为试验材料,经人工加速老化处理和TTC染色后,利用体视镜获取种子胚部纵切面的RGB图像,并用农业农村部植物新品种测试(昆明)分中心建立的图像分析软件分析图像的CIELab值,计算单位面积染色强度。结果表明,发芽率、TTC染色率和活力指数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其中,发芽率和活力指数、发芽率和染色率、染色率和活力指数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97 6、0.971 8和0.963 1。此外,CIELab值与发芽率、染色率和活力指数之间显著相关,其中,L*和a*分别呈负相关和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74 9、-0.976 1、-0.972 1、0.973 7、0.991 5和0.967 8。利用种子活力指数与CIELab值建立了种子活力方程。通过随机选取4个水稻品种对方程进行验证,结果显示,4个品种的活力指数真实值略高于预测值。研究表明,TTC染色不仅可用于水稻种子活力快速定性分析,而且通过种胚RGB图像可以实现种子活力的定量分析,为进一步普及水稻种子活力快速检测提供参考。

关键词: 水稻 种子活力 TTC染色 定量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两种水稻种子处理悬浮剂对旱直播水稻生长的影响

农药学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究水稻种子处理悬浮剂(FS)对旱直播水稻生长的影响,本研究采用11%的氟唑环菌胺·咯菌腈·精甲霜灵FS和18%的噻虫胺FS对三系籼型杂交稻广8优1973进行包衣,通过标准发芽试验、Q2测定、田间农艺性状调查、考种及测产,比较研究了两种FS在旱直播条件下对种子活力、水稻田间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实验室条件下,采用11%氟唑环菌胺·咯菌腈·精甲霜灵FS和18%噻虫胺FS以药浆体积与种子质量比(药种比)为1:50的比例(即1 mL药剂处理50 g种子)将药剂稀释后进行拌种,处理后的标准发芽势、发芽率及萌发启动时间(IMT)均与对照无显著差异,但其理论萌发时间(RGT)相较于空白对照(CK)显著缩短,且氧气消耗速率(OMR)相较于CK每小时分别提高了1.33%和1.38%,呈显著性差异,说明经过FS处理的种子可以促进水稻种子呼吸,能够有效提升水稻种子活力,其中经过18%噻虫胺FS处理的水稻种子IMT、RGT及OMR值的表现均优于11%氟唑环菌胺·咯菌腈·精甲霜灵FS处理;在旱直播条件下,水稻种子按药种比1:50经过两种FS处理后,其田间表现均优于CK,其中:成秧率提升27.60%~33.20%,80 d时水稻基蘖数每公顷增加71.14~97.82万个,株高增高4.90~6.80 cm,千粒重增加7.27%~9.09%,有效穗数每公顷增加9.45~13.42万穗,单位面积产量分别提高了529.85 kg/hm~2和580.70 kg/hm~2,且均具有显著性差异。本研究结果表明:采用11%氟唑环菌胺·咯菌腈·精甲霜灵FS和18%噻虫胺FS按药种比1:50对水稻种子进行包衣能够有效促进水稻种子呼吸,提升旱直播水稻在田间的表现和产量。

关键词: 水稻种子 种子处理悬浮剂 Q2技术 旱直播 种子活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PEG引发对陈年野菜种子活力的影响

西南农业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用不同浓度PEG处理陈年野菜种子后对其活力测定。结果表明,用PEG处理后,可明显提高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可溶性糖,减低绝对电导率,极大改善了陈年种子的活力,PEG不失为一种改善陈年种子活力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 种子引发 陈年种子 种子活力 野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人工老化诱导的油菜种子活力和抗氧化酶活性变化的研究

云南农业科技 2012

摘要:将油菜(Brassica napus L).种子置于温度45℃、相对湿度100%的条件下进行人工加速老化,通过测定其活力、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质膜的完整性(测定种子滤出液的电导率)及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变化,以阐明油菜种子活力衰退的机制。结果表明,种子的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发芽率、发芽速率、质膜的完整性及POD、SOD和CAT的活性随老化时间延长而明显降低,而MDA含量随老化时间增加显著增加。说明人工加速老化期间油菜种子活力的衰退与各种过氧化物清除酶活性的降低、脂质过氧化和质膜结构的破坏紧密相关。

关键词: 油菜(Brassica napus L). 人工加速老化 种子活力 脂质过氧化 过氧化物清除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引发剂对小米辣种子萌发的影响

广东农业科学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小米辣(Capsicum frutescens L.)是半驯化小果型辣椒品种,属亚热带喜温作物。用3种引发剂KNO3、GA3、PEG对小米辣进行引发处理,结果表明引发剂不同程度的促进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其中GA3处理后的种子均能达到良种质量标准。

关键词: 种子引发 小米辣 种子活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热胁迫对油菜种子活力和幼苗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江苏农业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测定热胁迫下胜利油菜种子活力、幼苗质膜损伤指数、丙二醛(MDA)含量及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变化,探讨热胁迫对油菜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种子活力和CAT活性随胁迫温度的升高而降低,质膜损伤指数和MDA含量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POD和SOD活性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但温度达50℃时,活力较次高温时有所下降。

关键词: 油菜 热胁迫 种子活力 质膜损伤 MDA 抗氧化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铅胁迫对油菜生理的影响

西南农业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测定铅(Pb)胁迫下胜利油菜种子活力、幼苗质膜的渗透性、脯氨酸和丙二醛(MDA)含量及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变化,探讨铅胁迫对油菜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种子活力随铅浓度的提高而降低,质膜透性、脯氨酸含量和MDA含量则与之相反;在一定限度内,POD和SOD的活性随铅浓度的提高而提高。

关键词: 油菜 铅胁迫 种子活力 抗氧化剂 脯氨酸 丙二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初始发芽率水平贮藏10年后的云南稻麦种质种子活力变化

西南农业学报 2004 CSCD

摘要:检测了云南作物种质低温中期库保存10年后的278份云南稻种和153份小麦的发芽率,分析了检测材料总体平均、物种、生态种植区来源和不同发芽率起始水平的平均活力变化。结果表明被检测的稻种和小麦总体平均活力下降极显著,但34 5%的稻种和26 8%的小麦活力有上升趋势;不同物种包括亚种、生态型和变型,生态种植区来源和起始发芽率水平间种子活力下降程度存在较大差异;部分检测材料活力升高的主要因素来自种子本身的休眠和贮藏等遗传特性;就检测材料而言,籼粳交错区的云南地方稻种及早熟和中早熟麦区的小麦较其他稻区和麦区种质更容易贮藏。

关键词: 稻麦 种质 贮藏 种子活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