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云南高原粳稻品种(系)产量结构的变化分析
《西南农业学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2001~2008年云南省粳稻区域试验数据,分析了云南省粳稻新品系产量及其结构与对照品种产量及其结构差异变化。分析显示,云南省新育成品系产量总的趋势是增加,但与对照比,产量增加幅度不大,产量差异中部在359.25~850.95 kg/hm2,中北部在141.7~927.5 kg/hm2,影响其产量差异的主要结构因素是总颖花数、结实率和千粒重,其次是群体结构。千粒重不易受环境条件影响,比较稳定,变异小,遗传性强,提高千粒重是提高产量的一条有效途径。相关性分析也显示,产量与总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成显著正相关,单位面积穗数确定后,穗粒数成了产量构成中的决定因素。本研究为进一步提高单产育种和培育突破性品种提供了理论依据。
亚热带和温带生态条件下粳稻品种产量潜力评价
《生态环境学报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2001—2002年滇超2号、滇超4号、云粳436、云光8号、云光9号五个中国和Hwadong、Nongan、Jinmi、Sangju、Singeumo五个韩国粳稻(Oryzasativa)品种为材料,在亚热带生态环境下的云南省宾川县和温带环境下的韩国水原进行试验,结果表明:亚热带生态条件下实际产量和产量潜力分别比温带条件下高2.46t·hm-2和4.04t·hm-2,达极显著水平。亚热带生态下具有较高的产量潜力的主要原因是具有较多的颖花量,每平方米比温带生态条件下多19200朵,同时收获指数和生物产量较高,两种生态条件下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对产量构成因子进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亚热带生态条件下对产量的影响顺序是:穗粒数>有效穗>结实率>千粒质量,温带生态条件下对产量的影响顺序是:结实率>穗粒数>千粒质量>有效穗。因而,在亚热带生态条件下,增产的途径是在稳定穗粒数的基础上,适当降低有效穗而大力增加结实率;而温带生态条件下应在稳定结实率的基础上,适当降低穗粒数而大力增加有效穗。
从合系品种(系)的特性看云南粳稻的发展趋势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1998
摘要:通过对1985—1995年云南省农科院中日合作课题新育成的42个粳稻品种(系)农艺性状及适应性的分析表明,云南粳稻育成品种的发展中部地区与中北部地区基本一致,都表现为 1000粒重增加、结实率提高、有效穗略有增加,最终使产量得以大大提高.合系品种(系)除高产外,还具有抗病、抗寒和优质等优点.今后云南的粳稻育种应向增加每穗实粒数、提高 1000粒重并适当增加有效穗以提高产量、增强抗病、抗寒性.提高米质的方向发展.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