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系统选育(模糊匹配)
9条记录
叶用莴苣新品种云油麦1号的选育

中国蔬菜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云油麦1号是从地方品种龙岩绿叶莴苣的混杂群体中经单株系统选育而成的叶用莴苣新品种。植株生长势强,株高31~35 cm,开展度40~45 cm;叶片披针形,绿色,叶面光滑,口感脆香,品质好;单株叶片数37~40片,单株质量270~300 g,每667 m2产量2 400 kg左右,高抗霜霉病,耐抽薹,适合云南省滇中地区全年栽培,夏、秋保护地栽培定植至采收50~55 d(天),冬、春保护地栽培定植至采收60~65 d(天)。

关键词: 叶用莴苣 云油麦1号 系统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优异绿子叶豌豆新品种云豌36号的选育

中国种业 2023

摘要:云豌36号是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选育的绿子叶抗病豌豆新品种,以引自法国的资源L0313为母本,以中国台湾的优异种质材料L0318为父本,采用有性杂交和系谱选择法培育而成。在2012-2014年多点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110.1kg/667m~2,较对照品种中豌6号增产30.9%;株高88.0cm,分枝数3.1,生育期186d,单株荚数17.8,单荚粒数4.15;营养成分蛋白质含量23.1%,淀粉含量48.59%,糖分含量4.79%,单宁含量0.568%。云豌36号对白粉病和锈病分别表现抗(R)和中抗(MR),适宜在海拔1100~2300m的西南秋播豌豆产区推广种植。

关键词: 豌豆 云豌36号 系统选育 抗病 绿子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3个长根菇新品种的选育报告

中国食用菌 2023

摘要:云鸡(土从)1号(YJZ01)、云鸡(土从)4号(YJZ04)和云鸡(土从)5号(YJZ05)是由野生长根菇菌株经组织分离、初筛、复筛,系统选育获得的新品种。品种特征差异显著,稳定性好,出菇期短,产量比对照露水鸡(土从)分别增产28.28%、33.10%及36.21%,是品质较优的中高温型抗性品种。YJZ01、YJZ05分别来源于大理州鸡足山、普洱市锦屏镇,抗逆性和适应性强,适于在海拔2 000 m以下地区栽培;YJZ04来源于保山市潞江坝,耐热性和抗性好,适宜在海拔1 700 m以下地区栽培。

关键词: 长根菇 系统选育 品种 中高温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木耳'高原云耳2号'的选育

菌物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高原云耳2号’由采自云南省普洱市景东县哀牢山的一株野生黑木耳多次分离和反复驯化,通过连续6年的系统选育、评价筛选而育成。该品种为中早熟、广温广适型新品种。子实体多单生,小口出耳单片率高,耳片厚、大小适中、边缘圆整、质地硬脆,背面青灰至灰黑色、腹面黑色、有光泽,耳脉少,平均产量55–65g/袋,商品性佳,抗性强。适于1 500–2 200m高海拔地区立体袋栽。

关键词: 黑木耳 品种 系统选育 高海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菜用豌豆尖专用品种云豌1号的选育

中国蔬菜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云豌1号是以食荚90-17(无须蔓生品种)为母本,以食荚大菜豌(矮生品种)为父本进行杂交,经系统选育而成的矮生无须菜用豌豆新品种.植株直立矮生,株高50~60 cm,复叶无须(即卷须退化),营养体发达,叶片肥厚,嫩梢纤维少,幼苗质地柔软,食用品质佳,VC含量34.9 mg·kg-1,总黄酮含量3290 mg·kg-1.一般每667 m2可产嫩尖850~1200 kg,适宜云南省海拔1100~2400 m的豌豆产区或南方生境相似的秋播豌豆产区种植.

关键词: 菜用豌豆 云豌1号 系统选育 豌豆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个灯盏细辛新品种的选育

中草药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获得产量高、有效成分量高、性状稳定的灯盏细辛品种。方法采用集团选育和单株系统选育法,对选育品种田间测评和AFLP指纹分析。结果新品种"艾瑞杰1号"平均产量为3 780 kg/hm2,灯盏乙素量为1.84%,总咖啡酸酯量为1.79%;"艾瑞杰17号"平均产量为3 075 kg/hm2,灯盏乙素量为1.71%,总咖啡酸酯量为1.50%。与经一年驯化的当地野生种(对照)相比,2个新品种经济性状更优、一致性和稳定性更高,且具有独特的AFLP指纹。结论 2个灯盏细辛新品种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关键词: 灯盏细辛 品种 集团选育 系统选育 AFLP指纹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优质啤酒大麦澳选3号系统选育及配套技术推广

农业科技通讯 2010

摘要:澳选3号是国际公认的优质高档啤酒大麦"Schooner"品种,经系统选育而成的优质啤酒大麦新品种;2006年3月28日通过云南省种子管理站组织同行专家鉴定,即滇鉴200604号。2007~2009年在云南省累计示范推广3.7万公顷,一般每公顷5.25吨,比港啤一号增产27.5%,深受云南乃至中国啤酒麦芽厂的欢迎。

关键词: 澳选3号 系统选育 配套技术 啤酒大麦

高产优质茶树新品种76-38号选育

云南热作科技 2001

摘要:茶树新品种76-38号是云南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以南糯大叶茶群体后代为原始材料,经系统选育而成的无性系良种。该品种产量高,品质较好,适应性强。

关键词: 茶树 76-38号 系统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省篦麻育种工作的探讨

云南农业科技 1998

关键词: 蓖麻 育种 系统选育 杂种优势利用 抗病育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