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不同紫外线照射参数对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的灭活效果研究
《应用昆虫学报 》 202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旨在探索紫外线照射对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ombyx mori nuclear polyhedrosis virus,Bm NPV)的灭活方法及效果验证。【方法】比较筛选不同功率、不同照射距离和时间的紫外线照射方法,以照射后病毒感染家蚕的存活率评估灭活效果;结合长链PCR技术对病毒结构糖蛋白P40基因的灭活效果进行分子检测,并通过扫描电镜观察灭活病毒粒子的结构形态;最后评价紫外线直接照射家蚕的安全性。【结果】生物学实验结果初步表明,病毒在60 W紫外线距离40 cm处照射60 min,感染家蚕5 d后的存活率为63.33%,显著高于病毒对照组家蚕存活率45%(P=0.014 2)。相同照射距离,15和30 W紫外线照射时间大于120 min时,存活率高于63.33%。照射距离大于100 cm时,家蚕存活率明显下降,180 min照射组与病毒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8 8)。长链PCR检测显示,5×10~6个/mL低浓度病毒在15 W紫外线距离40 cm照射60 min后,无明显条带出现,而5×10~8个/mL高浓度病毒在相同条件下照射480 min无明显条带出现,后者的病毒粒子形态与正常病毒无明显差别。紫外线直接照射家蚕的安全性实验表明,有薄膜覆盖的家蚕无明显影响,无薄膜覆盖的家蚕在距离40 cm照射10 min和距离100 cm照射30 min,体色开始出现黑化,经过眠期蜕皮后,体色恢复正常并可正常结茧。【结论】紫外线照射Bm NPV的灭活效果与紫外灯功率、照射距离和时间以及病毒浓度有关,随着照射时间增加,灭活病毒感染家蚕的存活率增加,病毒核酸破坏程度越完全。在紫外线照射距离40 cm以上,至少需要照射60 min才能有效灭活低浓度Bm NPV,且对家蚕具有安全性保障。


“一带一路”背景下老挝西瓜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中国蔬菜 》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老挝西瓜产业依托中国生产技术和中国市场而发展,是"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与东盟农业合作的代表.老挝气候利于早春西瓜栽培,能较好填补中国早春西瓜供应缺口;老挝西瓜生产总成本较中国类似气候地区如海南低1200~2600元·(667 m2)-1,中老铁路的通车也为老挝西瓜运输降低了成本,缩短运输时间;老挝西瓜生产同时也存在栽培技术落后、西甜瓜产业园区较少等问题,随着中国包括人才、良种良法、资金等资源的涌入,以及"一带一路"通道建设不断向中下寮平原区发展,将建立起完善的西瓜产业链,推动老挝西瓜产业.


不同消毒方法对家蚕微粒子的存活和侵染力影响
《环境昆虫学报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家蚕微粒子病是家蚕Bombyx mori的重要病害,探索其消毒杀灭方法对蚕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微粒子染色法和添食家蚕侵染法测试了温度、紫外线和消毒剂处理108个/mL家蚕微粒子后对家蚕微粒子的消杀作用,结果表明:温度对家蚕微粒子虫灭活温度为60℃处理30 min以上;使用20 wx功率紫外灯距离50 cm照射12 min及以上时,微粒子死亡率为47.70%,对家蚕侵染率为0;三氯异氰脲酸800 mg/L及以上浓度处理6 min以上家蚕微粒子死亡率为100%,对家蚕的侵染率为0;戊二醛癸甲溴铵200 mg/L及以上浓度处理6 min以上家蚕微粒子死亡率为100%,对家蚕的侵染率为0.3种消毒方法中温度法主要用于小型蚕具消杀微粒子;紫外线用于蚕业辅助设施的表面微粒子的消杀;三氯异氰脲酸和戊二醛癸甲溴铵均表现出较好的消杀效果,其中戊二醛癸甲溴铵较含氯的消毒剂三氯异氰脲酸稳定性强,刺激性小,对养蚕的金属腐蚀性小,可作为含氯消毒剂的部分替代使用.本研究结果可为蚕业生产中消杀微粒子提供参考.
关键词: 温度 紫外线 三氯异氰脲酸 戊二醛癸甲溴铵 消毒 家蚕微粒子


外源水杨酸诱导桑叶响应紫外线胁迫的转录组变化分析
《蚕业科学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紫外线胁迫对植物发育具有重要的影响。为进一步揭示外源水杨酸在植物响应紫外线胁迫中的作用,用外源水杨酸处理桑叶,并用含二甲基亚砜(DMSO)的水溶液处理的桑叶为对照,分析桑叶在紫外线胁迫下的转录组表达变化。测序结果得到17.41 Gb clean data,组装得到105 622条转录本(transcript)和75 034条UniGene,共获得42 642条UniGene的注释结果。对605个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分析,发现桑树中的3个代谢通路(植物激素信号转导途径、苯丙素生物合成途径、类黄酮生物合成途径)对紫外线胁迫有明显的响应。随机选取10个差异表达基因验证转录组数据,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基因表达量与转录组数据具有较一致的表达趋势。此外,发现参与维生素B6光防护的基因c54220表达量显著上调,与类黄酮合成有关的基因c42518表达量显著下调。上述结果初步揭示了外源水杨酸诱导桑叶响应紫外线胁迫的转录组水平变化。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