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繁殖(模糊匹配)
17条记录
水稻条纹花叶病毒对介体电光叶蝉生长繁殖及取食行为的影响

昆虫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由电光叶蝉Recilia dorsalis传播的水稻条纹花叶病毒(rice stripe mosaic virus, RSMV)目前在我国华南稻区大面积发生并对水稻生产造成严重危害。本研究旨在明确RSMV对介体电光叶蝉生长繁殖及取食行为的影响。【方法】通过生物学实验测定RSMV侵染后电光叶蝉的生长和生命表参数;利用刺吸电位(electrical penetration graph, EPG)技术比较携带和未携带RSMV的电光叶蝉成虫在健康水稻上的取食行为差异;采用Y型嗅觉仪测定电光叶蝉成虫对感染和未感染RSMV水稻的寄主选择倾向性。【结果】与无毒电光叶蝉相比,携带RSMV的电光叶蝉若虫发育历期延长,而若虫存活率、成虫羽化率、雌虫繁殖力和卵孵化率下降。无毒电光叶蝉成虫倾向于选择取食RSMV侵染的水稻,而带毒电光叶蝉成虫倾向于选择取食健康水稻。与无毒电光叶蝉相比,带毒电光叶蝉成虫取食健康水稻所产生的刺探波、障碍波和唾液分泌波次数和持续时间均显著增加,被动取食波和休息波次数减少但时间均延长。【结论】与无毒电光叶蝉相比,感染RSMV使带毒电光叶蝉若虫发育历期延长且不利于其种群的繁殖。RSMV通过调控介体电光叶蝉成虫的取食和寄主选择行为而有利于自身在寄主水稻间的传播。

关键词: 电光叶蝉 水稻条纹花叶病毒 刺吸电位 繁殖 取食行为 寄主选择行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NPV)T3株对家蚕的亚致死作用测试

蚕业科学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病毒对宿主昆虫的亚致死作用是指感染病毒后未死亡的昆虫,其生长发育、生殖等生命活动能力发生了明显变化。为了探明生产上发生家蚕血液型脓病时是否存在病原物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 NPV)对家蚕的亚致死作用,以家蚕品种菁松×皓月的蚁蚕为材料,测试以低于致死中浓度(LC_(50))的Bm NPV-T3多角体悬液添食处理对存活家蚕的亚致死作用。测定Bm NPV-T3对蚁蚕的LC_(50)值为1.41×10~5m L~(-1)。以浓度为10~5~10~3m L~(-1)的Bm NPV-T3多角体悬液给蚁蚕添食后,存活幼虫的体质量显著降低;10~5m L~(-1)多角体悬液添毒试验组存活幼虫的发育历期明显延长,而对蛹期发育历期的影响不显著;10~5m L~(-1)和10~4m L~(-1)多角体悬液添毒试验组的存活幼虫发育至成虫,其产卵量显著低于对照组;10~5m L~(-1)多角体悬液添毒试验组存活幼虫的蛹体质量、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均受到一定影响,其中对雌蚕的茧层量影响显著。依据上述试验结果初步认为,以低于致死中浓度的Bm NPV悬液给蚁蚕添毒后,对蚕体的生长发育和产茧、产卵性状都具有一定的影响,Bm NPV对家蚕存在亚致死作用。

关键词: 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 亚致死 家蚕 生长 生殖 产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扦插和组织培养技术繁殖特异种质资源滇桑(Morus yunnanensis Koidz.)

蚕业科学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滇桑(Morus yunnanensis Koidz.)属于桑树特异种质资源,是研究桑属植物进化的重要桑种。解决滇桑嫁接不亲和性而不易繁殖的技术难题,对促进滇桑的科学研究和开发利用有重要意义。以云南省屏边大围山国家自然保护区采集的滇桑冬芽及枝条为材料,利用扦插和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进行无性繁殖试验,结果表明:滇桑的冬芽能够在添加3.0 mg/L 6-BA和0.5 mg/L GA3的MS培养基中萌发,其萌发的小芽在添加1.0 mg/L 6-BA和0.2 mg/L GA3的MS培养基中能正常生长并木质化,继续在添加0.5 mg/L IBA的1/2 MS培养基中培养生根后能够移栽成活,其萌发率、生根率和移栽成活率分别达到95%、55%、90%;扦插能够诱导含冬芽的滇桑枝条生根获得完整植株并移栽成活,但其扦插生根率较低,仅30%左右。试验结果提示,进一步优化组织培养和扦插条件,有望建立滇桑的无性繁殖技术体系。

关键词: 桑种质资源 滇桑 繁殖 扦插 组织培养 冬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印度小裂绵蚜的发育与繁殖特性

环境昆虫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印度小裂绵蚜Schizoneurella indica Hille Ris Lambers是在云南苹果上的一种新害虫。研究印度小裂绵蚜的发育与繁殖是为了掌握其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采用盆栽饲养观察的方法,开展了印度小裂绵蚜的发育历期、繁殖量、土壤温湿度对种群的影响研究。印度小裂绵蚜无翅孤雌蚜的发育与繁殖适宜温度在18-20℃之间,在15℃、18℃、20℃和25℃下的发育历期与繁殖量分别为21.47 d和13.82头、17.06 d和57.77头、13.82 d和41.72头、13.38 d和4.82头;发育起点温度为1.13℃±0.5℃,有效积温291.26日度。印度小裂绵蚜在鸡粪土条件下的繁殖量最高,30 d的繁殖量为9.33头/株,与其它土壤类型差异明显;其次分别为紫砂壤、红壤、粘土和砂壤,处理之间无差异;在白砂壤中的繁殖率为最低,为2.0头/株。印度小裂绵蚜无翅孤雌蚜全年寄生于苹果根部,全年发生约14世代,温度和土壤类型对印度小裂绵蚜在土壤中的定殖、生长发育与繁殖均有影响。

关键词: 印度小裂绵蚜 发育 繁殖 苹果新害虫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蜜蜂授粉在白菜自交不亲和系种子繁殖上的应用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应用白菜自交不亲和系材料CCR12049和CCR12081连续3年在寻甸育种基地进行蜜蜂授粉试验,研究蜜蜂授粉对白菜自交不亲和系育种产量和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200 m2育种大棚配置1箱四脾蜂最适宜,种子产量为4.89 kg。蜜蜂授粉满荚率比自然授粉、人工授粉、无蜂授粉分别提高18.16%,24.63%和84.66%,蜜蜂授粉区每荚结粒数是自然授粉、人工授粉、无蜂授粉区的1.35、1.24和4.22倍。千粒重蜜蜂授粉区是无蜂授粉区的1.36倍。蜜蜂授粉区的发芽率比无蜂授粉区提高3.36%。通过蜜蜂授粉能使种子产量提高1.8~12.2倍。利用蜜蜂为白菜自交不亲和系授粉是提高种子产量、质量的一项重要措施。

关键词: 蜜蜂 授粉 自交不亲和系 白菜 繁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常绿杂交杜鹃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研究常绿杂交杜鹃的组培快繁技术。[方法]以常绿杂交杜鹃一年生半木质化茎段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技术研究。[结果]外植体在1/2MS+1.8 mg/L ZT+0.1 mg/L IBA+30 g/L蔗糖+4 g/L琼脂,pH 5.0的培养基上诱导率可达96.67%;最佳继代培养基为1/2MS+1.2 mg/L ZT+0.1 mg/L NAA+30 g/L蔗糖+4 g/L琼脂,pH 5.0,此时芽苗生长健壮;最适生根培养基为1/2MS+1.0mg/L IBA+1.5 mg/L NAA+30 g/L蔗糖+7 g/L琼脂+3 g/L活性炭,pH 5.0,此时生根率可达95%。[结论]为常绿杂交杜鹃的快速繁殖提供技术支持。

关键词: 常绿杜鹃 组织培养 繁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文雅杜鹃组织培养研究

北方园艺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以文雅杜鹃1a生半木质化茎段作外植体,以WPM为基本培养基,研究不同激素浓度和组合对文雅杜鹃不定芽诱导和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植体在WPM+ZT 2.0mg/L(单位下略)+IAA 0.5添加蔗糖30g/L,琼脂4g/L,pH 5.0的培养基上诱导率达83.33%;最佳继代培养基为WPM+ZT 0.8+NAA 0.05+蔗糖30g/L+琼脂4g/L,pH 5.0;最适生根培养基为WPM+IBA 1.0+NAA 0.5+蔗糖30g/L+琼脂7g/L+活性炭3g/L,pH 5.0,生根率为93%。

关键词: 文雅杜鹃 组织培养 繁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切花百合品种引种试验研究

江苏农业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对从荷兰引进的3个百合品种的试验研究表明:Stargazer属东方百合杂种群,花有浓香味,花色鲜艳、纯正,花大,但生长势、抗病性稍差;Mona和Corsica属亚洲百合杂种群;Mona表现较好,生长势、抗病性均强,植株壮、花朵数多、花色纯正、花大,受市场欢迎;Corsica枝条长、叶多,抗病性较差,花较小、花色不受欢迎;Mona和Corsica的自然繁殖系数和鳞片扦插繁殖系数均高于Stargazer;营养生长期较Stargazer短;Stargazer是较好的切花和盆花品种;Mona是较好的切花品种。

关键词: 百合 植物学性状 生物学习性 繁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蔗温水脱毒种苗繁殖及配套种植技术

中国糖料 2010

摘要:在工厂化生产甘蔗温水脱毒种苗的基础上,建立无病种苗圃--三级苗圃制,温水脱毒种苗通过一级、二级、三级专用种苗圃扩繁,由三级专用种苗圃直接为大面积生产提供无病种苗。同时,配套以地膜覆盖、配方施肥、化学除草、病虫害综合防治等高产综合栽培技术,可提高甘蔗温水脱毒种苗繁殖倍数和增产效能,降低生产成本,加快推广应用。

关键词: 甘蔗 温水脱毒种苗 繁殖 配套种植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野生蓝莓乌鸦果的繁殖技术研究

云南农业科技 2008

摘要:采用乌鸦果的根茎进行埋根繁殖,用根茎不同部位、不同基质、不同药剂进行单因素试验和多因素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影响乌鸦果繁殖的主要因素是根茎部位,选择10mm以上的根茎作为繁殖材料,成活率最高;次要因素是基质,选择泥炭土作为基质能提高生根率;药剂对繁殖影响不显著。

关键词: 乌鸦果 根茎 繁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