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红火蚁(模糊匹配)
13条记录
基于当前气候数据预测红火蚁在我国的潜在适生区

植物检疫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红火蚁是世界范围内重要入侵有害生物,预测和研究红火蚁在我国的适生区,可为红火蚁的监测和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搜集并整理红火蚁在我国区县级的发生点数据,通过计算2000—2022年间月最高气温、月最低气温和月降水量等19个生物气候变量之间的相关性,使用VIF和Pearson检验筛选获得6个最主要的气候变量,基于Biomod2的组合模型对当前红火蚁适生区进行了预测。结果显示,影响红火蚁适生区分布最重要的环境因子为气温季节性变动系数与平均气温日较差,当前时期的红火蚁高度适生区集中在海南、广东、广西、福建、浙江、贵州、云南、江西和重庆等省市,研究结果为红火蚁的监测预警和科学防控提供理论支撑。

关键词: 红火蚁 适生区预测 生态位模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元谋干热河谷区红火蚁药剂防控研究

湖南农业科学 2024

摘要:红火蚁是元谋干热河谷区一种具有重大危害的危险性入侵生物,为了筛选出适用于干热河谷区的红火蚁防治药剂,开展了 7 种杀虫剂对红火蚁的防效试验.结果表明:对蚁巢的防控效果,药后 7 d以 8%高效氯氰菊酯可湿性粉剂的最好,其次是 0.73%氟蚁腙饵剂,平均防效分别为 100.00%和 93.75%,药后 14 和 21 d时,8%高效氯氰菊酯可湿性粉剂和 2.05%氟蚁腙吡虫啉杀虫饵剂的防效均达 100.00%,其他药剂处理的防效均为 93.75%;8%高效氯氰菊酯可湿性粉剂在施药后 1 d时单个蚁巢工蚁的虫口减退率达 100.00%,且显著高于除0.1%呋虫胺饵剂处理以外的其他处理,施药后7 d供试药剂的虫口减退率均在 90%以上,但在施药后 21 d时其虫口减退率均出现下降.因此,可交替使用7 种供试药剂进行红火蚁的防控,建议先撒施 0.2%高效氯氰菊酯粉剂、0.73%氟蚁腙饵剂、2.05%氟蚁腙吡虫啉杀虫饵剂等控制红火蚁,然后用 8%高效氯氰菊酯可湿性粉剂灌巢彻底铲除红火蚁.

关键词: 干热河谷区 红火蚁 药剂 防治 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宜良不同季节红火蚁发生危害调查

植物检疫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红火蚁属于危害性很强的外来入侵物种,对农业生产和公共安全造成巨大的威胁。为了明确云南宜良不同季节红火蚁发生危害情况,本文在2018年采用目测法和称重法调查蚁巢中红火蚁数量,采用样方法调查红火蚁危害程度。结果表明:春季、夏季、秋季、冬季蚁巢体积没有显著性差异的情况下(F=0.964 3,P>0.05),不同季节蚁巢中红火蚁总数量、生殖蚁数量、职能蚁数量呈显著性差异(分别为F=50.466 5,P<0.05; F=88.231 4,P<0.05;F=48.101 5,P<0.05),夏季红火蚁总数量、生殖蚁数量和比例最高,分别为141 417头/巢、4 317头/巢、3.05%;其次是秋季。不同季节活蚁巢密度呈显著性差异(F=4.857 1,P<0.05),夏季和秋季活蚁巢密度分别为1.50个/100 m~2、1.25个/100 m~2,危害程度重。综合来看,夏秋季是红火蚁数量、活蚁巢发生的高峰期。因此防治红火蚁的关键时间在夏秋季,给当地红火蚁防控技术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宜良 红火蚁 季节 危害调查 危害等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标准化种植果园红火蚁防控方法研究

云南农业科技 2023

摘要:为筛选标准化种植果园红火蚁周年高效灭除方法.本试验通过覆防草膜、揭防草膜、无防草膜3种处理方式和覆防草膜药液滴灌给药方式,选用不同剂量饵剂全域撒施和13125 kg·hm-2药液滴灌(1500倍液)处理,评价各处理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春季连续2次用药,果园覆膜与否对饵剂短期防效影响较小;饵剂全域撒施按7.5 kg·hm-2的量能有效防控红火蚁活动工蚁,明显降低处理区的发生级别,可作为最佳使用剂量推荐使用;在进行红火蚁防控时,应向处理区外延伸施药至少5 m以上,才能确保防除彻底.

关键词: 红火蚁 防控方法 报告 标准化种植 果园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斑鸠菊精油对红火蚁的熏蒸活性研究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为探讨斑鸠菊精油化学成分及防治红火蚁的效果,采用水蒸馏法提取斑鸠菊的精油,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分析精油的化学成分,运用熏蒸法测定该精油对红火蚁的熏蒸活性及亚致死活性.结果表明:黄色透明的斑鸠菊精油具有浓郁香气,提取率为 1.23%;该精油中鉴定出了 15 种化学成分,其中β-香树脂醇和α-香树脂醇为其主要化学成分,相对质量分数分别为36.98%和 23.00%;该精油对红火蚁的灭杀活性随着处理时间和处理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当处理浓度为 200 μL/L和 100 μL/L时,分别在处理 4h和 6h后致死率达到最高(100%);当处理浓度为200 μL/L时,分别在LT5 和LT10 处理时间后挑取活蚁正常培养,活蚁分别在 6h和 5h内全部死亡.由此可见,斑鸠菊精油对红火蚁具有极高的熏蒸活性,且造成的伤害是不可逆的.

关键词: 斑鸠菊 精油 化学成分 红火蚁 熏蒸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滇中红火蚁蚁群结构及发生动态

中国农学通报 2023 CSCD

摘要:为明确红火蚁蚁群结构及发生动态,2016年采用计数法和称重法对昆明宜良县红火蚁的蚁群结构及发生动态进行调查.结果表明,2016年蚁巢地上部分,职能蚁和生殖蚁的数量分别为98.15%、1.85%,职能蚁以工蚁和兵蚁成虫的数量最多为83.38%,生殖蚁以卵、幼虫和蛹的数量最多为52.15%.2016年红火蚁发生高峰期在6-9月,8月数量最多,以职能蚁为主;生殖蚁发生高峰期在6-8月,成虫发生高峰期在6月,卵、幼虫和蛹发生高峰期在8月,因此红火蚁防治的关键时期在5-9月.2016-2017年冬春季红火蚁蚁群中职能蚁数量最大为99.34%,生殖蚁数量为0.66%;蚁巢地下部分红火蚁的数量高于地上部分的数量,地下部分红火蚁数量占59.19%,地上红火蚁数量占40.81%.研究结果可为当地红火蚁防控技术提供依据.

关键词: 滇中 红火蚁 蚁群结构 发生动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滇中温带地区红火蚁防治方法及效果评价

植物检疫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为筛选滇中温带高海拔地区红火蚁Solenopsis invicta Buren)的最佳防治方法,本研究选用不同剂型的3种药剂,分别使用“惊扰撒施”法、药液“辅助喷淋灌巢”法与普通撒施法和喷淋灌巢法进行比较,探索不同方法对红火蚁工蚁减退率的影响和对蚁巢的灭除效果。结果表明:饵剂、粉剂使用“惊扰撒施”法和药液“辅助喷淋灌巢”法,对工蚁减退率和蚁巢的灭除效果均高于普通撒施法和喷淋灌巢法;药后3 d、10 d,饵剂“惊扰撒施”法和药液“辅助喷淋灌巢”法灭除效果最好,工蚁减退率和蚁巢防效均为100%;粉剂普通撒施法灭除效果最差,工蚁减退率和蚁巢防效分别为65.67%、59.62%和25.00%、25.00%。药液“辅助喷淋灌巢”法和饵剂“惊扰撒施”法对红火蚁的灭除效果较为彻底,值得推广应用,粉剂普通撒施法效果较差,不建议使用,其他方法可作备选方法轮换使用。

关键词: 红火蚁 药剂剂型 施用方法 防治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红火蚁入侵云南10年的发生状况与防控策略探析

环境昆虫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重大危险性入侵害虫红火蚁Solenopsis invicta Buren在云南已发生10年了,本文基于2013年12月至2022年6月云南省植保植检站统计报表统计数据,分析了红火蚁在云南的分布情况、发生现状,总结了防控成效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期对云南省红火蚁的防控提供参考.

关键词: 红火蚁 入侵 现状 防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几种杀虫剂对热带雨林生态区红火蚁蚁巢和工蚁的灭杀效果

环境昆虫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筛选出适用于云南热带雨林生态区的红火蚁Solenopsis invicta Buren防治药剂,通过7种杀虫剂对红火蚁蚁巢田间灭除效果试验测定.结果表明,20%多杀霉素悬浮剂(SC)、30%螺虫·噻虫嗪悬浮剂(SC)、7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WP)、10%溴虫氟苯双酰胺悬浮剂(SC)和1%联苯·噻虫嗪颗粒剂(GR)对红火蚁蚁巢处理效果较好,药后1 d和10 d虫口减退率分别在95%和90%以上.其中10%溴虫氟苯双酰胺SC和1%联苯·噻虫嗪GR可作为红火蚁巢点处置的首选药剂;0.05%茚虫威饵剂(EB)速效性差,但药后10 d虫口减退率上升到86.8%.1.8%阿维菌素乳油(EC)药后1 d和10 d虫口减退率分别为89.3%和81%.这2种药剂可与前5种药剂交替使用.

关键词: 红火蚁 杀虫剂 蚁巢和工蚁 防治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曲靖市沾益区红火蚁发生规律研究

环境昆虫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红火蚁Solenopsis invicta Buren是国际最具危险性的入侵性物种之一,传播扩散速度快、适生能力强.云南由于其独特的地理和气候环境,给红火蚁的入侵和发生提供了丰富的栖息环境和食物.本研究对云南高海拔冷凉区域人工草坪条件下红火蚁婚飞有翅蚁、工蚁活动规律,以及蚁巢变化规律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在人工草坪条件下,红火蚁婚飞活动主要发生在每年的5-8月,6月初和8月初为婚飞生殖蚁发生高峰期,婚飞生殖蚁数量分别达到390.33头/1000 m2和523.33头/1000 m2,分别占到全年婚飞生殖蚁总量的25.19%和33.77%;诱集工蚁数量在6月下旬-7月上旬、8月下旬-9月下旬达到两个高峰,合计诱集数量分别为634.66头/1000 m2和1636.00头/1000 m2,分别占到全年诱集工蚁总量的44.59%和17.30%;新增蚁巢数量在6月1日-7月1日、8月16日、9月15日-12月16日、次年3月14日-4月15日为4个增长阶段,新增蚁巢数量分别为9.66个/1000 m2、4.33个/1000 m2、5.67个/1000 m2、2.00个/1000 m2、分别占到全年新增蚁巢总数的44.62%、20.00%、26.15%、9.23%.综合婚飞年度规律、全年诱集工蚁数量、活动蚁巢数量和新增蚁巢数量方面的结果,人工草坪条件下,6-9月为红火蚁的活动发生高峰期,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建议每年的4-6月和8-9月采用毒饵与粉剂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防治,在12月份采用低毒农药灌巢进行防治.

关键词: 红火蚁 婚飞 生殖蚁 工蚁 蚁巢 发生规律 沾益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