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群落结构(模糊匹配)
11条记录
人工生草对干热河谷区芒果园杂草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的影响

草地学报 202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分析人工生草对芒果园杂草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的影响,本研究选用柱花草(Stylosanthes guianensis)、穗序木蓝(Indigofera hendecaphylla)、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红三叶(Trifolium pratense)和大翼豆(Macroptilium lathyroides)等5个豆科草种作为试验组在芒果园进行生草试验,以自然生草芒果园为对照,研究人工生草对芒果园杂草的生态位、多样性、群落结构相似性及功能群的影响。结果表明:与自然生草相比,5种人工生草模式均能降低芒果园的杂草生物量、物种数、个体数和ACE估计值(Abundance-based Coverage Estimator),提高干热河谷区的芒果园杂草多样性。人工生草影响了芒果园的杂草生态位宽度和重叠度,改变果园杂草的生态位、功能群和群落结构,增加果园的生态稳定性。在5种人工生草模式中,穗序木蓝生草芒果园具有较高的杂草多样性和较低的杂草生物量,是干热河谷区芒果园最理想的杂草管理模式。

关键词: 果园生草 芒果园 杂草多样性 群落结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山合欢和银合欢根系细菌群落特征

生态学报 202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系微生物来源于土壤微生物,其对植物的生长发育、适应性与入侵性都具有重要的影响,然而对本地豆科和外来豆科的根系内细菌群落特征的认识并不清楚。以干热河谷本地种山合欢和外来种银合欢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控制培养方法,结合高通量测序分析技术,研究山合欢和银合欢在生长过程中根系内细菌群落特征。结果表明:(1)在整个培养期间银合欢的株高和枯叶生物量显著高于山合欢,银合欢的叶片氮磷比、根瘤数量和根瘤重量在培养80天后也显著高于山合欢。(2)山合欢和银合欢根系内细菌的群落组成存在显著差异。在门水平上,山合欢和银合欢的优势菌门均为变形菌门,山合欢的厚壁菌门和髌骨细菌门显著高于银合欢,而拟杆菌门和放线菌门显著低于银合欢;在属水平上,银合欢的中慢生根瘤菌属、Pseudolabrys属、链霉菌属显著高于山合欢,但其慢生根瘤菌属、类芽胞杆菌属、新鞘脂菌属、柯克斯体属、Saccharimonadaceae属显著低于山合欢。(3)植物、时间以及两者的交互作用对根系细菌群落的α多样性指数均无显著的影响,山合欢和银合欢根系内细菌的α多样性无显著差异。(4)代谢是根内细菌群落最主要的功能,在所有处理中约占80%,在培养80天后,细胞生长和死亡、膜运输、碳水化合物代谢、萜类和酮类化合物代谢4个子功能在山合欢和银合欢根系中存在显著差异。综上,山合欢和银合欢的生长特性和根系内细菌群落特征存在显著差异,在未来的植被恢复过程中应考虑这种差异性可能带来的影响。

关键词: 植物入侵 山合欢 银合欢 根系细菌 群落结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植物覆盖对香蕉园土壤真菌多样性及群落结构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CSCD

摘要:高度集约化的农业措施致使蕉园土壤退化日趋严重,制约了中国香蕉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植物覆盖能够改善土壤理化性质,优化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是一种重要的改善农业生态系统土壤退化的耕作措施.本研究通过宽窄行种植方式,以传统的裸露土壤种植方式为对照,在宽行中人工种植大翼豆[Macroptilium atropurpureum(DC.)Urb.]和自然生杂草为植物覆盖处理,通过连续定位试验,采集土壤样品并进行高通量测序,分析蕉园在植物覆盖下的土壤真菌多样性及群落结构的差异特征,以期探索蕉园土壤可持续利用种植模式.结果表明:蕉园植物覆盖处理下真菌群落组成差异显著,并随着覆盖年限增加呈现加强的趋势.根据FUNguild功能预测,与对照相比,大翼豆覆盖处理2019年和2020年Saprotroph_Symbiotroph 真菌种群显著地(P≤0.05)增加,2020 年 Pathogen_Saprotroph 真菌种落显著(P≤0.05)降低.共线性网络分析结果表明大翼豆覆盖处理与对照相比,群落复杂性无差异,但群落稳定性更高.同时核心物种无镰刀菌属ASVs,这可能反映了大翼豆覆盖可以减少镰刀属ASVs在群落中主导力,降低土传病害香蕉枯萎病的潜在发生风险.大翼豆处理有效提高了共生有益真菌群,减少了潜在的致病真菌群,有利于保持香蕉种植中的土壤健康.宽窄行与行间覆盖植物相结合的种植技术可有效改善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有利于香蕉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覆盖作物 香蕉 土壤真菌 多样性 群落结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作物与雪茄烟轮作对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南方农业 2024

摘要:为明确雪茄烟与不同作物轮作对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和功能的影响,利用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雪茄烟-雪茄烟连作(C1)、雪茄烟-万寿菊轮作(C2)、雪茄烟-玉米轮作(C3)和雪茄烟-水稻轮作(C4)处理的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组成和功能特征。结果表明:1)不同轮作作物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的物种数目不同,轮作水稻处理的真菌物种数目最多(603个),轮作玉米的真菌物种数目最少(509个);2)不同作物轮作对根际土壤真菌分布有重要的影响,与连作相比,轮作万寿菊或水稻增加了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的多样性和丰富度,但轮作玉米降低了真菌群落的丰富度;3)在门水平上,不同轮作处理对根际土壤真菌优势菌群的组成影响不大,但对优势菌的相对丰度影响较大;4)属水平上,轮作处理的镰刀菌属(Fusarium)、亡革菌属(Thanatephorus)、枝孢属(Cladosporium)、被孢霉属(Mortierella)的相对丰度较连作增加;5)轮作模式影响根际土壤真菌的组成、多样性及功能。因此,在雪茄烟栽培中应结合当地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轮作模式,从而提高耕地资源利用率及雪茄烟的优质栽培技术水平。

关键词: 雪茄烟 轮作 根际土壤 真菌 群落结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香蕉枯萎病和健康植株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差异对比分析

西南农业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云南香蕉枯萎病和健康植株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组成差异,探索香蕉枯萎病发生的微生态机制,优化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为其后续生态防控提供新策略。【方法】在云南香蕉枯萎病发生的蕉园,分别采集发病和健康植株的根际土壤,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细菌群落多样性、结构和组成的差异。【结果】香蕉植株根际土壤细菌多样性存在显著性差异,香蕉枯萎病植株的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高于健康植株。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厚壁菌门(Firmicutes)、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和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等4个菌门是香蕉植株根际土壤中的优势门菌群。2种类型香蕉植株根际土壤中有厚壁菌门(Firmicutes)、棒状杆菌门(Rokubacteria)和硝化螺旋菌门(Nitrospirae)等5个门菌群差异显著。其中,厚壁菌门(Firmicutes)丰度健康植株较发病植株高,棒状杆菌门(Rokubacteria)和硝化螺旋菌门(Nitrospirae)丰度发病植株较健康植株高。属水平上,健康植株的优势属依次为芽胞杆菌属(Bacillus)、朱氏杆菌属(Chujaibacter)、芽单胞菌属(Gemmatimonadaceae)和鞘脂单胞菌属(Sphingomonas);发病植株的优势属依次为:芽胞杆菌属(Bacillus)、芽单胞菌属(Gemmatimonadaceae)、鞘脂单胞菌属(Sphingomonas)和朱氏杆菌(Chujaibacter);芽胞杆菌属(Bacillus)、朱氏杆菌属(Chujaibacter)和土壤链霉菌属(Streptomyces)等5个菌属在2种类型香蕉植株根际土壤中差异显著,其中,芽胞杆菌属、朱氏杆菌属和土壤链霉菌属的丰度健康植株明显高于枯萎病植株。【结论】香蕉枯萎病和健康植株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同源性,但部分菌群在2种类型植株根际土壤中的组成丰度有显著差异;差异菌群的功能多样性及与香蕉枯萎病病原菌的互作关系尚待明确。

关键词: 香蕉 枯萎病 土壤 细菌多样性 群落结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地表蚂蚁群落对不同类型柠檬园的物种响应及生物指示-以云南省主要柠檬产区为例

中国森林病虫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通过陷阱法调查云南省主要柠檬产区9种类型柠檬园地表蚂蚁群落.采集地表蚂蚁52种2 641头,地表蚂蚁群落结构划分为5组.不同类型柠檬园地表蚂蚁特有种不同,柠檬园BC、BB及LE无特有种,柠檬园BA有1种,其余柠檬园有2~10种.6种以上柠檬园中均出现的物种在不同类型柠檬园中的多度变化明显.对群落结构相似性贡献率≥5%的特征物种分析显示,9种类型柠檬园间地表蚂蚁特征物种明显不同;柠檬园LE、BB及RI的指示物种各有1种,分别为宽结大头蚁Pheidole noda、黑头酸臭蚁Tapinoma melanocephalum及印度大头蚁P.indica.蚂蚁的生物学特性与样地特征相关联,地表蚂蚁通过物种组成及多度变化对不同类型柠檬园做出了响应.9种类型柠檬生产方式不利于地表蚂蚁群落的保护,建议柠檬生产中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一定程度提高植被复杂程度,降低人为干扰,增加柠檬绿色生产技术的投入.

关键词: 地表蚂蚁 群落结构 特征物种 指示物种 柠檬园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老挝丰沙里省小粒咖啡园杂草发生情况及其群落结构

杂草学报 2019

摘要:为探究老挝丰沙里省小粒咖啡园杂草的发生危害情况,笔者于2016—2017年采用倒"W"形9点取样法对老挝丰沙里省6县小粒咖啡园进行调查研究。确定了该地区小粒咖啡园杂草有79种,隶属于23科66属,其中相对多度在10%以上的有11种杂草。白茅、粽叶芦、飞机草、胜红蓟、马唐、蕨、牛筋草、鬼针草、小飞蓬、藜和铺地黍是构成老挝丰沙里省小粒咖啡园杂草群落的优势杂草。研究结果将为老挝丰沙里省小粒咖啡园的杂草防控提供重要参考。

关键词: 咖啡 杂草 发生情况 群落结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16SrDNA基因高通量测序分析植烟土壤的细菌群落结构

分子植物育种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钾是影响烤烟品质的重要元素之一,为研究不同烤烟品质植烟区土壤的细菌群落,以期为提高烤烟品质提供依据,本研究通过对采取烤烟高钾植烟区的土样、烤烟低钾植烟区的土样,并通过宏基因组16SrDNA基因高通量测序,分析不同植烟区土壤细菌的群落结构,结果表明,高钾地区获得较多的有效序列。Shannon指数及Simpson指数共同表明高钾地区土样具有的细菌群落多样性最高。ACE指数与Chao1指数具有相同的趋势,都表明高钾地区土样具有的细菌群落丰富度最高。不同土壤样品细菌属水平的聚类分析显示把低钾地区的样品聚在一起,这些样品菌群分布比较相似。功能基因预测分析研究表明,高钾地区样品具有最多功能基因数量。

关键词: 土壤宏基因组 16SrDNA 植烟土壤 细菌 群落结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元谋干热河谷Savanna草地优势植物的种间关系

草业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逆境群落植物种间关系进行剖析是理解群落组配规则及物种适应性与逆境环境条件间相互关系的重要基础。采用方差比率(VR)法、χ~2检验结合Jaccard指数法以及Spearman秩相关系数法对元谋干热河谷Savanna草地18个优势植物的种间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元谋干热河谷Savanna草地植物整体的种间关系主要呈现显著的负关联,优势物种间存在较高的资源竞争或生态关系的相互排斥;2)18个优势物种间联结性较弱,在同一样方中18个优势物种间共同出现的频率较低,具有独立分布的特点;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由18个优势物种组成的153个种对中显著相关的种对31对,呈极显著相关的种对18对,分别占总种对数的20.3%和11.8%,主要呈现正相关关系;3)18个优势种划分为4个生态种组,优势种橘草、拟金茅、孔颖草及广布种扭黄茅是干热河谷Savanna草地种间关系维持的关键种。该结论提示干热河谷Savanna草地物种间存在较高的资源竞争或生态关系的相互排斥,具有明显的独立分布特征,因而群落易受到环境或人为因素的影响。该区域植被恢复宜优先恢复扭黄茅等关键种,而功能性植被重建应按群落的功能需求恢复及保护相适应的生态种组物种。

关键词: 干旱 逆境 群落结构 生态种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树杜鹃群落结构特征研究

浙江林业科技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2014年,在云南省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分布的大树杜鹃(Rhododendron protistum var.giganteum)群落设置8块标准样地进行调查,分析群落的物种组成和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大树杜鹃群落可分为4层,包括乔木上层、乔木下层、灌木层和草本层。其中乔木层共有植物14科,23属,30种;灌木层共有植物16科,22属,25种;草本层共有植物14科,21属,21种。大树杜鹃所在群落多样性较高,从群落不同层次的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多样性指数、Margalef多样性指数来看,其多样性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灌木层和草本层之间则互有交叉。乔木层平均高、平均胸径的变化与Margalef多样性指数变化一致,但平均高、平均胸径达到一定数值时,Margalef多样性指数不再上升而呈下降趋势。

关键词: 大树杜鹃 群落结构 物种组成 物种多样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