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滇牡丹不同采种区种苗质量评价
《西南农业学报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对不同采种区的滇牡丹种子种苗质量进行评价研究,筛选出优良种质用于滇牡丹种苗生产.[方法]本研究探究了主成分分析法在评价种苗质量中的作用,并建立了滇牡丹种苗质量综合评价模型,在此基础上结合了聚类分析对不同采种区种苗质量作出了综合评价.[结果]通过主成分分析,13个性状可综合为3个主成分,其累计贡献率达88.95%.通过主成分的综合评价模型与聚类分析相结合的评价结果,综合评价模型中的猴子山、老君山种苗质量较好,在聚类分析中被聚在第Ⅲ类;G214国道、虎跳峡种苗质量次之,被聚在第Ⅳ类;丽鸣线种源归为第V类;拉井乡、冲古村、城东、达茨坝、滑雪场居群的种苗质量较差,被聚为第I类;通甸乡、羊拉乡居群的种苗最差,被聚为第Ⅱ类.[结论]主成分分析与聚类分析相结合评价种苗质量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基于SSR分子标记数据构建割手密核心种质库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92份割手密初级核心种质为研究对象,利用SSR分子标记数据,依据Jaccard、SM和Nei&Li 3种遗传相似性系数逐步进行UPGMA聚类、多次抽样构建割手密核心种质库.结果显示:92份样本在15个SSR位点上呈现出丰富的多态性,共获得331个多态性条带,平均多态性条带比例达100%;利用3种遗传相似性系数和随机取样共获得5个核心种质库;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总条带数和多态性条带数3个指标在核心种质库代表性检验中呈现出较高的检测效率,其他6个指标检测效率相对较低;5个核心库中依据SM遗传相似性系数逐步构建的核心种质库质量最优,该库由80份样本组成,Nei's多样性指数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9841和4.2598,在P<0.05概率条件下与原库(分别为0.9856和4.3583)无显著差异,而且与原库的农艺性状均值差异百分率为0(<20.00%),极差符合率为99.16%(>80.00%).研究认为,依据SM相似性系数,通过UPGMA聚类构建的80份割手密核心种质较好地代表了基础原始种质的分子水平和表型遗传多样性,可为后续割手密种质资源的精准鉴定、优异抗性基因发掘和种质资源杂交利用提供依据.
云南罗望子种质资源植物学性状比较研究
《热带作物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16份罗望子种质资源进行了植物学性状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地理来源的罗望子在植株、叶片、花、果实、种子等植物学形态特征上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性。主成分分析表明:冠幅、冠型、树势、复叶主轴粗度、小叶长、花序长度、花序宽度、花冠直径、萼片长宽比、萼筒宽度、萼筒深度、果肉厚、果实曲线长度、纤维数、纤维重为罗望子的种质资源植物学多样性的主要指标,通过筛选初步将叶长、叶宽、花序长度、花序宽度、花冠直径、单果重、果实直线长度、果实曲线长度、果肉厚度、纤维数、果肉剥离难易程度、种子数量这几个性状作为罗望子种质资源植物学描述评价的代表性状,便于罗望子种质资源的描述和评价;通过聚类分析,16份材料分为6大类群,为罗望子种质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分析、植物学性状描述规范的制定和新品种的选育奠定基础。
云南八倍体割手密资源产量和品质性状相关性和聚类分析
《西南农业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有效评价和利用八倍体割手密资源,选取采自云南的30份八倍体割手密资源,依据6个产量和3个品质相关性状数据,对其性状变异系数、性状间及与海拔纬度相关性和材料间聚类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云南八倍体割手密资源产量性状的遗传变异较品质性状丰富,其中单茎重和叶宽最为丰富;产量相关性状之间呈现明显的正相关,茎径、叶长与海拔和纬度都呈显著负相关,而单茎重仅与纬度呈负相关;品质性状之间也呈明显的正相关,但与海拔和纬度不存在明显的相关性;依据产量和品质性状的DIST遗传距离聚类结果,在产量和品质相关性状上可将所有研究材料分别聚为5个类群和4个类群,其中植株大小、蔗糖分、纤维分对类群的划分影响较大。
利用分子标记数据逐步聚类取样构建甘蔗杂交品种核心种质库
《作物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甘蔗杂交品种是商业品种选育的重要亲本资源,为有效管理和评价这类资源,本研究使用SSR分子标记数据,依据不同相似性系数,采用逐步UPGMA聚类法对161份甘蔗杂交品种(136份来自前期构建的初级核心种质库和25份为新引入国家甘蔗种质资源圃的材料)构建核心种质库,以随机取样方法为对照。在核心种质库质量检测中,用Nei’s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总条带数、多态性条带数、多态性条带比例、变异系数符合率、极差符合率、方差差异百分率和均值差异百分率评价分析。结果表明,161份材料在20个SSR位点上具有丰富的多态性,获得294个条带,其中290个为多态性条带,平均多态性条带比例达98.64%;依据3种相似性系数(Jaccard、SM、Dice)和2种取样方法获得8个核心种质库,在核心种质库质量检测中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总条带数、多态性条带数表现出较高的检测效率,而其他指标相对较低,8个库中依据Jaccard或Dice相似性系数构建的核心种质库质量最优,该库由107份材料组成,Nei’s多样性指数(0.9785)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4.1854)在P<0.05概率条件下与原库(分别为0.9801和4.4074)无显著差异,而且与原库的均值差异百分率为0(<20.00%),极差符合率为94.32%(>80.00%),对原库分子和农艺性状遗传多样性都具有较好的代表性,可为后续甘蔗杂交品种资源的准确评价、优异基因发掘和开发利用提供重要的前期基础。
关键词: 甘蔗杂交品种 分子标记 核心种质库 聚类 多样性指数
基于形态性状的菊属与亚菊属植物亲缘关系研究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依据菊花DUS测试指南中性状观测和分级的方法,记录了菊属、亚菊属31个物种叶片和花序的8个定性多态性状,测量了各物种叶片的14个形态指标,并将其转换为7个数量多态性状,分别基于定性多态性状代码和叶片数量多态性状数值利用聚类分析研究其亲缘关系,将2次聚类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基于定性多态性状和叶片数量多态性状的聚类结果均可对菊花近缘属植物进行亲缘关系分析,并与前人利用分子标记的亲缘关系研究及植物学传统分类的研究结果一致,能够较准确地反映种间亲缘关系。而利用菊花DUS测试相关定性多态性状的信息进行亲缘关系研究,具有准确度高、采样简便、工作量小的优点。
关键词: 菊属 定性多态性状 数量性状 聚类 亲缘关系 DUS测试
十和田近等基因系糙米五种矿质元素含量变异及分布分析
《核农学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测定了十和田×(十和田和丽粳2号BC4F5)BC5F6近等基因系糙米中Ca、P、K、Mg和S5种元素含量,并对5种元素进行了相关性、线性回归和聚类分析,旨在揭示群体中5种元素含量的分布规律。结果显示:(1)近等基因系群体中P元素含量变异系数最大(16.52%),K元素最小(11.20%),除S外其余元素含量都符合正态分布;(2)5种元素间为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其中K与Mg元素相关性最大,Ca与S元素最小;(3)Ca与P、K元素,以及S与K元素间的相关性受其他元素影响较大;(4)除S与Ca外,其余元素都符合线性回归分布,相对而言群体中低S元素含量株系较多;(5)5种元素被聚成3类,K、Mg和P为一类(Ⅰ类),Ca为一类(Ⅱ类),S为一类(Ⅲ类),Ⅰ类和Ⅱ类关系较近,与Ⅲ类关系较远。
关键词: 近等基因系 糙米 矿质元素 相关性 线性回归 聚类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