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北美冬青奥斯特在滇中地区引种的坐果特性
《山西农业科学 》 2025
摘要:滇中地区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北美冬青种植区域.为解决当地北美冬青切枝/盆栽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为滇中地区北美冬青奥斯特的栽培措施制定及挂果期管理提供参考,以安宁种植的北美冬青奥斯特为试验材料,观察其物候期,测定其雄花的花粉活力及雌花的柱头可授性,并通过人工授粉方式观测其果实生长发育特性.结果表明,滇中地区种植的北美冬青奥斯特于 3月中旬萌发,4月上旬长梢,5月中旬开花,6月上旬至9月上旬果实膨大,9月中旬至10月上旬果实成熟;雄花新鲜花粉离体培养1 h的萌发率为8.68%,培养6 h的萌发率为25.12%;新鲜花粉授粉于雌花柱头2 d后的萌发率可达75.23%,平均花粉管长度为1 088.70 μm,且进入胚珠,结果显示,其雌/雄花育性正常;从人工授粉到果实显红大约需要100 d,到果实成熟大约需要125 d,果实生长呈先快后慢的单S生长曲线.


云南立体气候条件下软米光温敏核不育系云粳202S的育性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云粳202S是云南省育成的第一个具有软米背景的高原粳型光温敏核不育系。研究云粳202S的育性,筛选适宜制种和繁种的最佳条件,这对促进软米两系杂交稻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方法】利用云南独特的立体气候优势,在不同海拔条件下采用多点分期播种的试验方法。【结果】海拔、播种日期以及两者互作对云粳202S的育性均有极显著的影响(P<0.01)。【结论】从云粳202S育性转换的规律可知,在低海拔条件下稳定不育期可以生产杂交种子,在中海拔条件下对该核不育系进行繁种可调节海拔和播种日期选择最佳繁殖条件,在相对低的海拔下可适当推迟播种,而在相对高的海拔条件下可适当提前播种。
关键词: 云粳202S 软米光温敏核不育系 海拔 播种日期 育性


外源GA_3对魔芋成花效应及育性的探讨
《西南农业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外源GA3诱导魔芋开花,采用联苯胺-过氧化氢法测定柱头可授性、花粉离体萌发试验和田间试验、形态观察相结合的方法对诱导花的育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GA3可诱导营养生长期魔芋球茎开花,诱导率随处理浓度增高而升高;诱导花主要生物学特性与正常花一致,花魔芋诱导花的花期推迟约70 d,白魔芋诱导花的花期推迟约30 d;诱导花的雌、雄花均可育,并随GA3处理浓度升高表现为育性降低;田间授粉结果表明,以诱导花为亲本的杂交组合可获得杂交种子。


栽培稻种间近等基因系杂种育性遗传及其基因定位
《中国水稻科学 》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用粳型亚洲栽培稻品种 WAB56- 1 0 4与来自种间回交组合 WAB56- 1 0 4 /CG1 4∥ WAB56- 1 0 4 ///WAB56- 1 0 4的3个栽培稻种间近等基因系杂交、回交 ,对 3个 BC1F1群体的花粉及小穗育性遗传研究表明 ,育性遗传符合单位点孢子体 -配子体互作模型 ,来自非洲栽培稻的不育基因在与相同位点的亚洲栽培稻等位基因互作时 ,导致携带亚洲栽培稻等位基因的雌雄配子败育 ,而形成花粉及小穗的半不育 ,但本研究的 3个组合中 ,并未导致所有携带亚洲栽培稻等位基因的雌配子完全败育 ,其作用介于配子消除与花粉灭杀之间。用微卫星标记对这 3个群体的育性基因定位表明 ,它们都位于第 6染色体短臂末端 ,但 WAB450 - 2、WAB450 - 8携带的不育位点与紧密连锁的微卫星标记 RM1 90、RM1 33共分离 ,且很可能与 S1等位 ,而WAB450 - 7的不育基因则与位于相邻区间的 RM2 53呈松散连锁 ,可能与 WAB450 - 2、WAB450 - 8的育性位点不同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