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基于大数据的云南茶山地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现代电子技术 》 2022
摘要:针对目前大部分农业种植信息系统指标单一的问题,文中利用J2EE架构、MVC设计模式结合Spring Tool SuiteTM(STS)软件进行开发,设计一种基于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和GIS等技术的多维度、全方位的云南茶山地理信息系统.该系统架构分为业务层、应用层、应用支持层、数据层和IT基础层,最终对茶山分布、茶叶品种、产品、种质资源、土壤、病虫害分布等关键因子进行分析统计和可视化呈现.系统已经完成近50座古茶山数据录入、分析和管理,并为用户提供服务.在应用中发现,所设计系统页面简洁友好、层次清晰、可视化效果好,"一张图"囊括茶山数据,能满足管理人员对茶山数据的多方面需求,以及实现茶山的动态数据管理分析统计和科学决策的目的.
关键词: 茶山 地理信息系统 系统设计 大数据处理 分析统计 可视化呈现 精准化管理
滇南茶园适产养分临界值施肥体系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 2021 CSCD
摘要:为研究滇南茶树精准施肥量,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当季施肥量、土壤养分与茶叶产量、净产值的关系。结果表明:各试验点产量表现最好的均为N2P2K2处理;不同试验点缺肥处理产量与土壤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之间呈正相关关系,土壤养分校正系数与土壤速效养分含量间的回归方程为:yN=1.888-0.30ln(xN),yP=1.551-0.58ln(xP),yK=0.786-0.13ln(xK);根据最佳经济施肥量和茶园土壤中养分供给量,确定茶树适产养分临界值:滇南茶园适产养分临界值范围N (412.5±25.0) kg/hm2,P2O5(88.5±27.1)kg/hm2,K2O (180.2±27.7) kg/hm2。
关键词: 茶园 茶叶产量 氮磷钾 土壤养分校正系数 适产养分临界值
凤庆茶黄蓟马发生规律及农药防控技术
《江苏农业科学 》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为摸清凤庆茶黄蓟马的发生规律,开展科学农药防控研究。通过对凤庆茶黄蓟马发生规律进行全年动态监测,采用4种绿色防控处理对茶园蓟马防控效果展开研究。结果表明,凤庆茶园蓟马自6月中旬起,全年均处于较高水平,共有4个高峰期,分别为6月16日、7月22日、8月6日、9月25日,综合3次用药的防控效果以及经济效益分析,推荐最佳防控处理为处理4,即修剪+石硫合剂封园+LED灯+第1次生物农药(茶蝉净550倍液)+第2次生物农药(茶蝉净550倍液)+第3次化学农药(24%虫螨腈1 500倍液)。在该处理的防控下,3次用药校正防效最高分别可达55.25%、73.40%、59.72%,药后平均校正防效比常规防治分别增加39.25、65.67、82.64百分点。产值比常规增加2 100元/hm2,产投比为17.39。
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及生态茶园种养复合模式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筛选适宜的生态茶园种养复合模式并验证模式的可行性。【方法】以养殖业废弃物为对象,对养分进行分析检测,筛选了适宜于生态茶园的种养复合模式;以筛选的"猪-肥-茶"种养复合模式为对象,以试验小区的形式,采用检测分析、产量观测等方法,研究分析了模式的安全性、营养成分以及应用的肥力、发芽密度、产量等效果。【结果】通过对牛、羊、猪、鸡等养殖废弃物检测分析,排泄废弃物的全氮和全磷为羊>猪>牛,粪便的有机质含量为羊>猪>牛,畜禽粪便中都含有丰富养分;经模式验证,肥液的平均氮磷钾比例为2.39∶1.78∶1,较为适合乌龙茶茶园需要,特别是氮含量达1.17 g/L,土壤pH值从约3.6到3年后上升为4.3,有机质从低于10 g/kg上升为21.2 g/kg,水解性氮含量从低于200 mg/kg,上升为567 mg/kg,有效磷含量变化没有明显规律,采用浇灌肥液处理后茶园春季发芽密度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从53个/1109 cm~2增长到了71个/1109 cm~2,产量也逐年上升。【结论】在福建茶区生态茶园建设以"猪-肥-茶"种养复合模式较为适宜;通过验证显示,猪-肥-茶复合模式的生态茶园安全性有保障,养分含量较为丰富,氮磷钾比例合适,可改善土壤pH值,显著增加土壤有机质,显著提高土壤水解性氮、有效钾的含量,使春季发芽密度和全年亩产量显著提高,"猪-肥-茶"种养复合模式技术可应用于福建茶区生态茶园建设。
南昌县茶园土壤质量状况调查
《贵州农业科学 》 2018
摘要:为南昌县茶园土壤减量、平衡施肥,提高茶叶产量和质量提供数据支撑,对南昌县50个茶园土壤状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南昌县茶园土壤pH适宜茶树生长水平(4.5~5.5)的样点仅占4%,96%的样点pH含量低于4.5,茶园土壤酸化严重;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处于中等水平,44%的样点有机质含量低于15g/kg;土壤中氮、磷、钾含量丰富,达到优良茶园肥力水平;土壤中镉、砷、铅、汞和铜含量均符合国家标准和有机茶标准,铬含量没有超过国家标准,但100%超过有机茶标准。同时针对南昌县现有茶园土壤状况,提出有机肥+机械深施、有机肥+水肥一体化、有机肥+配方肥3种培肥模式。
西双版纳州茶园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及生态风险评价
《山西农业科学 》 2017
摘要:研究西双版纳州茶园土壤重金属含量,并应用HKANSON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茶园土壤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西双版纳州茶园土壤中各个重金属的平均含量与《茶叶产地环境技术条件》、《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有机茶产地环境条件》、《无公害食品茶叶产地环境条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二级标准相比均未超标;单因子潜在生态风险指数(Eir)平均值的大小顺序依次为:Hg(51.93)>Cd(43.55)>As(8.32)>Pb(5.15)>Ni(1.83)>Cr(1.23)>Cu(0.04),只有Hg,Cd存在中等水平潜在生态风险,其他重金属均属于轻微生态风险;7种重金属综合因子潜在生态风险指数(RI)平均值为112.05,西双版纳州茶园土壤整体上存在轻微生态风险。表明在今后茶园管理中要做到科学施肥施药,最大程度地降低人为二次污染风险。
云南省景洪市茶园土壤肥力诊断与评价
《山西农业科学 》 2016
摘要:为了掌握景洪市茶园土壤养分状况,为合理施肥打好基础,采集景洪市茶园土壤表层(0~40 cm)样品,研究土壤p H、有机质、氮、磷、钾等肥力特性,并采用内梅罗指数法综合评价茶园土壤的肥力特征。结果表明,景洪市茶园土壤p H以酸性为主,96.67%的土壤p H值低于4.5。土壤养分失衡:有机质、土壤全氮含量整体水平较高,86.68%的茶园有机质达到Ⅰ级茶园肥力指标,所有茶园土壤的氮素水平达到Ⅰ级;大多数茶园土壤有效磷、有效钾含量较为缺乏,有效磷高于Ⅱ级的仅53.43%,有效钾达到Ⅱ级的不到10%,有效钙、镁、硫、铜、锌含量偏低。内梅罗综合肥力指数评价结果显示,景洪市主要茶园土壤肥力水平较低,土壤综合肥力指数为0.82,变幅为0.75~1.18,表现为土壤肥力处于贫瘠水平,在未来生产中需要增施多种肥料,加强土壤培肥,有针对性地进行土壤改良,促进肥力平衡。
勐腊县茶园土壤有机质和速效氮磷钾的分布
《山西农业科学 》 2015
摘要:土壤肥力状况对茶叶的产量和品质有直接影响,为了摸清勐腊县茶园目前的土壤肥力状况,为合理施肥提供科学依据,对勐腊县茶叶主产区采集的0~40 cm土层的31个土样进行了养分含量测定。结果表明,勐腊县大部分茶园土壤有机质处于优良水平,74.2%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在20 g/kg以上;速效氮含量较高,变化范围在0.92~3.36 g/kg,92.8%的土壤速效氮含量超过1.0 g/kg;93.5%的土壤缺乏速效磷;钾素肥力普遍较低。因此,在茶园土壤养分管理上要综合考虑土壤养分状况、茶树的养分需求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有针对性地施用有机肥、控制氮肥,适当提高磷、钾肥用量,并兼顾中、微量元素的平衡。
3种间种覆荫树对云南大叶茶品质影响分析
《西南农业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旱冬瓜、洋紫荆、云南樟3种树间种覆荫对茶叶品质的影响分析,推断适宜云南大叶种茶的间种覆荫树类型。同时采摘间种树直接覆荫一芽二叶鲜叶与同地块2.5倍间种树高距离外茶鲜叶加工成蒸青固样和晒青茶样品,对每一种间种树覆荫对茶叶品质的改变做纵向比较分析,对不同树种覆荫品质特性做横向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旱冬瓜覆荫茶叶含氮化合物咖啡碱、游离氨基酸增长明显,滋味浓厚、回甘;洋紫荆覆荫茶叶EGC、EGCG、游离氨基酸增长明显,ECG、水溶性果胶等明显下降,滋味醇浓略带有洋紫荆花香;云南樟覆荫茶叶含N化合物-咖啡碱、游离氨基酸大幅下降,EGCG增长明显,口感从苦涩突出转变为微涩协调。纵向比较3个树种覆荫茶叶的品质差异,得出覆荫茶叶含氮品质成分与该覆荫树种固氮能力相关。茶园间种树选择首先剔除有毒、有异味的树种,优先选择有固氮根瘤菌树种,间种树种应多树种配置,旱冬瓜可作为云南大叶种茶区主要的间种覆荫树。
关键词: 茶园 间种覆荫树 旱冬瓜 洋紫荆 云南樟 茶叶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