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云南乌头属药用植物资源调查
《中医药导报 》 2022
摘要:目的:调查云南乌头属药用植物资源的种类、分布、利用及现状,为保护与合理利用乌头属药用植物资源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野外考察、线路调查、民间访问、查阅乌头属药用植物的文献、资料整理等调查方法,对云南乌头属药用植物资源的种类、分布地点、药用价值与资源利用现状进行研究分析。结果:云南共计分布有乌头属药用植物有69种、27变种、2变型、3原变型,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乌头属药用植物3种。云南乌头属种占全国(167种)乌头属植物种类的41.3%,功效与附子、草乌相同的品种占云南乌头属植物种的68.0%;入药部位是块根、全草、幼苗、叶;使用率为100.0%,药用功效基本相同,但治疗疾病不同;减毒方法为辨证防毒、配伍减毒、炮制减毒、药物解毒;乌头属植物分布地点以云南天然植被保护良好的高寒山地丘陵为主。结论:云南乌头属药用植物资源丰富,许多种类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值得进一步开发利用;减毒方法可为该属植物在应用研究中提供科学依据。


滇龙胆草野生资源的地理分布与生物气候特征
《应用生态学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国家标本资源共享平台提供的物种分布数据,结合野外实地调查和MaxEnt模型对滇龙胆草适宜分布区进行模拟和验证,分析滇龙胆草地理分布与气候因子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模型训练集和验证集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值均>0.90,表明模型预测精度高,预测结果较准确.滇龙胆草分布区地理坐标范围:22.2°—28.75°N,98.48°—110.59°E.适宜的海拔范围为1830~1959 m.适生区总面积约63.92×10~4 km~2;其中,高度适生区4.33×10~4 km~2,中度适生区21.42×10~4 km~2.云南、四川、贵州3省适生区面积合计约59.10×10~4 km~2,占全国适生区面积的92.46%.影响滇龙胆草地理分布的主要气候因子有3、6和8月太阳辐射,温度年较差,最暖季均温,10月和11月平均降水量及最干季降水量.偏最小二乘回归(partial least squares regression,PLSR)分析表明,分布区以北和以东的太阳辐射(3月、6月和8月)、温度年较差、10—11月平均降水量、最干季降水量是主要的限制因子;分布区以南主要限制因子是6月太阳辐射、最暖季均温、10月和11月平均降水量.限制滇龙胆草向四川盆地、广西盆地分布的主要气候因子是太阳辐射、温度年较差、最暖季均温、年生物温度和年可能蒸散量.综合分析认为,滇龙胆草的适生区主要位于云贵高原,上述地区的亚热带湿润气候最适宜滇龙胆草生长.
关键词: 滇龙胆草 药用植物资源 地理分布 生物气候特征 生态位模型


玉龙纳西族自治县药用植物资源调查与分析
《贵州农业科学 》 2019
摘要:为玉龙县药用植物资源的研究、开发利用、保护和中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通过野外考察、标本采集与鉴定、民间采访、资料搜集与考证等方法,进行6个代表性区域17个乡镇或自然保护区的41个样地药用植物资源调查。结果表明:云南省玉龙县药用植物资源共133科,403属,625种,以菊科、唇形科和禾本科为主,分别有56种、34种和31种;国家重点药用品种40科80种,占全国普查重点药材品种的22.86%,多数野生药用植物品种资源蕴藏量较小。大面积栽培的药用植物18种,栽培面积达5 187hm2。根据玉龙县药用植物资源的栽培利用现状,提出了药用植物资源的保护及合理开发利用等可行性建议。


云南药用植物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
《西南农业学报 》 2006 CSCD
摘要:系统地分析了云南药用植物资源的特点及现状,对云南药用植物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